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12例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

12例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

时间:2022-05-19 09:55:04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12例,就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2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力衰竭而死亡,其余10例治愈后出院。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评分均高于手术前。术后1年生存9例,3年生存5例。 结论 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情况选择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或袖状切除的手术方案,切除病变组织并对肺门及纵膈的淋巴结进行清扫,经治疗临床疗效和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4-208-0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绝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有约80%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以及分期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本研究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同侧肺多结节非小细胞肺癌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9~67岁。术前CT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位于同一侧胸部。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5例,Ⅲa期6例,Ⅳ期6例。

1.2 治疗方法[2]

所有患者经静脉复合麻醉后,行双腔气管插管,剖开胸腔后探明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与相邻组织或淋巴结的浸润及粘连情况,根据病理类型以及分期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2例行袖状切除术,7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行全肺切除术。病变组织切除后,对肺门及纵膈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吸净主气道内的分泌物,拔出气管插管。所有患者留置自控式微量止痛泵。监测体温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静滴抗生素进行术后抗炎,同时静滴氨溴索注射液进行祛痰,结合雾化吸入的方法促进排痰。患者脱离危险期后逐渐采用腹式深呼吸、吹气球等方式锻炼呼吸功能。6例患者术后接受了放疗,其中4例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又进行了化疗。4例患者术后直接进行化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参照FATC-G生活质量评分量表[3],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躯体状况、家庭生活状况、情感及情绪状况、功能状况、社会交往能力5个方面共计27个条目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以100分计。

1.3.2 对患者术前术后的体力状况进行评分 参照ECOG标准[4]对患者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进行评分。活动能力与起病前相比无差异计5分;可以自由走动和进行一般家务等轻体力活动计4分;生活可以自理不可以工作计3分;部分生活可以自理,需要卧床或坐轮椅计2分;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计1分;死亡计0分。

1.3.3 术后随访情况 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1~3年的随访,对术后1年存活情况及3年存活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记录患者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评分结果,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12例患者手术耗时100~125 min,平均用时(113.2±11.8)min,术中出血约300~600 mL。2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力衰竭而死亡。其余10例治愈后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5±2.8)d。

2.2 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评分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得到明显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评分比较(,分)

2.3 术后随访情况

患者治疗后经1~3年的随访观察,术后1年生存9例,3年生存5例。

3 讨论

肺癌[5]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肺癌的控制和治疗,但是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肺癌患者中有80%为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较慢,较晚出现转移和扩散的特点,因此非小细胞肺癌经积极地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仅采用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目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配合以放化疗、中医中药进行调理的综合治疗模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模式。

为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加以注意:(1)术前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准确的分期,通过对术前的CT或PET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全面研究、准确评估,在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了过度治疗。(2)根据分期结果选择规范的手术模式,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手术模式为Ⅰ期、Ⅱ期、Ⅲa肿瘤低容量期适合手进行术治疗,Ⅲa肿瘤高容量期以及,Ⅲb期肿瘤需先经过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降期后放可进行手术治疗。(3)手术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不完全切除,即在保留正常的肺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并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进行清扫,以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

研究表明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后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0%,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肺癌尽早发现、尽早诊断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前提。在我国肺癌早期诊断率仅为20%,今后工作中应加大普及肺癌基础知识的力度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以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5-16.

[2] 万东民,赵斌,闫俊明,等,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治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2):137-138.

[3] 白明贵.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9,22(7):79-81.

[4] 王雪涛,张丽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时注重ECOG评分的重要性探讨[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12):1088-1089.

[5] 嘉安,范江.我国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现状与展望[J].肿瘤,2008,3(28):195-197.

(收稿日期:2012-05-21)

推荐访问: 结节 肺癌 外科 细胞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