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肺孤立性结节患者100例,女48例,男52例;年龄24~52岁,平均(38.4±14.2)岁。
方法:低剂量CT扫描参数一般维持在电压100~120kV,螺距1~2,管电流20~40mA,层厚5~10mm。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各个征象的出现率以及CT征象出现数量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中的差异性。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8.0統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利用t检测计数资料,χ2检测计量资料,(x±s)表示所有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诊断中各个征象的出现率情况进行比较:通过低剂量肺部CT扫描,结果发现分叶征56例,其中良性结节的分叶征出现率22例(39.29%),恶性结节的分叶征出现率34例(60.71%),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对诊断中各个征象的出现率情况进行比较:在诊断中,结节内发现钙化征22例,良性与恶性发生率分别为77.27%、22.73%;支气管充气征25例,良性与恶性发生率分别为84.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肺孤立性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并无球形肺不张、肺部炎症以及其他疾病。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筛查肺癌探究的深入,相关医疗设备筛查出越来越多的肺孤立性结节。特别是那些直径小而良恶性影像征象模糊的结节,在鉴别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良性与恶性时,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评价是受到影响的。利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手段检出肺孤立性结节患者概率为X线平片的8~10倍。在筛查肺孤立性结节并鉴别良性与恶性时,CT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剂量CT同常规CT一样能满足图像诊断需要,低剂量CT与常规CT定性诊断肺孤立性结节患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别,故初次提出了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概念,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减少单次检查或是多次随访检查的辐射剂量,在控制辐射剂量下,保证诊断图像质量。国际放射委员会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设定了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准则,进而增强X射线应用管理水平,通过正确的步骤在确保诊断需求的同时,确保最小的辐射剂量。经研究表明,一次常规胸部CT检查有效辐射量2~25mSv,当患者再次进行追踪性复查,它的辐射剂量可能逐次增加[4]。对流行疾症学数据进行探究,观察到如果辐射剂量比100mGy大时,患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由于肺部具有较低的吸收X线率,肺实质组织与纵隔之间存在较高的天然对比度,患者肺部组织经X线吸收后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肺部实行低剂量CT扫描是非常适宜的[5]。经探究表明,通过低剂量肺CT扫描,结果发现分叶征56例,其中良性结节的分叶征出现率39.29%,恶性结节的分叶征出现率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中,结节内发现钙化征22例,良性与恶性发生率分别为77.27%、22.73%;支气管充气征25例,良性与恶性发生率分别为84.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数据提示了低剂量CT可以充分显示出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内外部结构形态学变化,它可以帮助医疗工作者有效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性质。由于低剂量CT扫描对诊断肺结节敏感性较高,所以在筛查早期肺癌的检查中越来越受欢迎。
综上所述,肺部低剂量螺旋CT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单次检查与多次随访检查的辐射剂量,还能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乃姗,唐光健,蒋学祥,等胸部增强CT扫描鉴别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17(4):244-246.
[2]赖宝艺,孙华平.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2274-2277.
[3]刘卫金,张冬,杨春艳,等.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MS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0(19):1845-1848.
[4]李琳,李峻.薄层扫描对高分辨率CT诊断肺结节的意义[J].西部医学,2014,26(12):1686-1688.
[5]齐晨晖,慕建成,胡瑞霞,等.孤立性肺结节64排螺旋CT征象良恶性鉴别诊断Logistic回归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22(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