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肝胆管结石诊治研究进展

肝胆管结石诊治研究进展

时间:2022-04-04 09:54:06 浏览次数:

[摘要]肝胆管结石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胆道疾病,该病症发病人群广泛,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对发病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具有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后期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出现晚期肝损害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法和发病情况进行探究,以提高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文着重从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探究,并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诊治;研究进展

1.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是亚洲区域常见的胆道疾病,在韩国、日本和中国大部分区域都会常见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且发病机制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说法,但主要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相关,很多患者出现肝胆管结石后就会产生胆管炎,加上未及时进行结石病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门静脉高血压和胆汁性肝硬化,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癌变。

2.发病率与发病特点

肝胆管结石多发于中年人群中,我国是常见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国家,且在胆道疾病中肝胆管结石发病率可答80%,甚至会更高。肝胆管结石发病机制复杂,病变广泛、复发率高,且伴有极高的并发症,肝胆管结石患者晚期会出现肝损害和肝硬化,肝胆管结石是非肿瘤性疾病死亡率较高的病症。因此,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对肝胆管结石进行探究与分析。

3.诊断与临床表现

3.1临床表现

肝胆管结石主要从临床上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等类型,且肝内胆管结石约占25%,病理与秉承不同,早期肝胆管结石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发生于肝内胆管中的某段区域,后期患者病症会存在于肝内胆管系统中,出现肝萎缩、肝硬化和肝脓肿等晚期现象,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肝胆管结石急性期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联征,大多数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发病约占50%-86%,主要是继发性结石,也就是胆囊和肝内胆管所致,极少数是由肝外的原发性结石。结石胆管会产生刺激和阻塞,导致胆管壁水肿、充血和纤维化等现象,一旦产生急性炎症势必会导致完全梗阻,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2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肝胆管结石主要包括超声诊断与x线腹部平片检查、MRI、CT和静脉胆系造影等方式,也可以进行有创检查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技术。

超声诊断:肝胆管结石通过超声诊断不熟肠道气体的影响,且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诊断正确率可达80%,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无创伤且没有射线辐射的影响,视为首选诊断法。

x线腹部平片语静脉胆道造影:该方法对肝胆管结石进行诊断需要较高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水平,随着现在CT和MRCP和超声技术的发展,x线诊断逐步被取代。

CT诊断的图像空间分辨率高于超声诊断,通过CT诊断还可以明确结石的区域和数目。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l操作简捷、能快速显示图像,无创伤,且能明确结石的大小和数目,诊断率较高。

4.治疗

中华医学会研究组制定的《肝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对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总结,提出了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的治疗原则,对于肝胆管结石中伴有I型及II b型结石的则需要进行切除术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胆道探查手术治疗。

4.1手术治疗

对于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来切除病灶区域,解除狭窄,通畅引流等,主要方法为T管引流术、肝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为了更好的降低残石存在的可能性可以采用左半肝切除法治疗。对于患者肝门部胆管没有出现明显的狭窄,就可采用T管引流与肝外胆管切开探查治疗,肝内结石主要依靠肝外胆管切开后进行清洗并且将结石去除。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结石残留,故治疗前需要诊断明确结石存在的数目和大小区域等。对于不能完全取石的患者需要进行肝叶(段)部分切除术,进行肝段或者肝叶切除。

4.2微创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治疗方法,其中腹腔镜肝切除术,应用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该疾病可以保留原有的肝脏组织,但容易存在残留,操作较为复杂。而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目前手术具有较大风险,手术器械并不完备,因此需要加强改进和优化,适应于病灶纤维化萎缩和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狭窄等疾病,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步向胆道造影方向发展,且可以清晰观察到病灶中走向和相互关系。随着介入器械的发展与应用,肝胆管结石可采用介入治疗,大多采用ERCP和LCBDE、胆道镜取石治疗,三镜联合是未来该疾病的治疗主力,适应于年老体弱和非传统手术患者。

推荐访问: 研究进展 肝胆 诊治 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