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美国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美国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时间:2022-05-15 13:55:03 浏览次数: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一直缺位,致使青年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在挫折面前暴虐生命,“生命教育”进课堂已刻不容缓。美国的生命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可以借鉴其经验,吸取其精华,改革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弥补生命教育的缺失,复归教育本真,绽放生命智慧。

[关键词]美国;生命教育;成功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04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19 [本刊网址]http:∥

一、美国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中小学生命教育已经全面普及,时至今日已较为成熟和完善。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二战后,美国为了促进政治经济发展,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片面强化科学、数学等科目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生命教育,为了解决美国社会出现的自杀、吸毒、艾滋病等不良现象,美国开始了生命教育。

一方面,生命教育深受美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他们通过议会立法立规来保障生命教育课程在学校顺利开设。自上世纪六年代至今,美国共进行了五次教育领域的大规模改革,每次都极其重视生命教育。另一方面,美国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保障生命教育的顺利实行。美国各级政府是生命教育实施的主体,在政府的干预下,有效利用各种行政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机构的积极性,高效调节社会各机构的联动作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开展生命教育。

(二)开设死亡教育课程

20世纪50年代末,死亡教育在美国生兴起,到自20世纪60年代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最初是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后来逐渐由大学扩展到中小学,再由学校进入社会,成为普及化的一种教育。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谈生。其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死亡事件时,孩子们能正视它,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开展耐受挫折教育

美国教育领域的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漠视生命的念头不会突然间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人在本能上是十分珍惜生命的,往往现实生活中祸不单行的是一个又一个打击最终摧毁了人活下去的信念。于是,美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炼人的意志,让学生认识到痛苦和苦难是人生命中的不可缺少一部分,只有经历苦难的磨砺,在战胜苦难中生命才会更有生机和趣味。在“挫折教育”中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从而使孩子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四)整合力量、多元参与,推动人格教育

为了全面推进生命教育,美国创造性地在学校开设“情绪教育”课程,实施“情商扫盲”,有效预防了校园暴力、酗酒、吸毒等诸多问题。不仅如此,从1994年起,美国政府每年在白宫召开人格教育会议,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帮助学校开展人格教育,培养塑造孩子们完整人格。通过人格教育,孩子们的人格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孩子更懂得调控自我,尊重他人,敬畏生命。

二、我国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在挫折面前暴虐生命事件频繁发生。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件”,2010年西安大学“药家鑫案件”,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的阴霾刚刚散去,2016年8月,山东大学生徐玉玉、广东大学生蔡淑妍等,却因遭电信诈骗而殒命,不幸事件再次让人们陷入梦魇。生命之花每一次凋零,都让人心痛不已。痛定思痛,究其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因素。那么,我国生命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教育目的被异化

泰戈尔说:“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她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在功利主义的推动下,人们的心灵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的改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太功利化,而对人性中精神情感的诉求越来越少。学校作为社会一部分,也很难保持一方净土,教育不再是培养具有理想和信仰的人,而是疲惫应付现实世界。学校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基础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教育的组织者及相关领导为求“政绩”,树“面子工程”,对“应试教育”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教师为追求高升学率,拼命“填鸭子式”的灌输知识,而忽视诸如生存常识、心理健康、生命价值、人际交往等内容;学生为求高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去死记考试技能和答题技巧,硬背考题答案,而很少去体验和感悟生命存在的多彩多姿;家长为让孩子“成龙”、“成风”,上名牌学校,不惜花费一切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智力投资,而不顾其他;社会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唯文凭论”的状况很是普遍,文凭被视为“敲门砖”,是一条硬杠杠,不达标一切免谈。在高等院校,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关注的都是生存问题。学校为了求生存,相互间PK的是就业率,为了追求高就业率,高校传授的内容仅是市场上能赚钱的冰冷的知识和生产技能,而缺少富有生命气息的人文关怀。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是拿个文凭,找份工作。

由此不难看出,受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的教育理念都被扭曲,追求的都是见物不见人的教育,是人之“物化”的“失真”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何以为生”的浅显本领,却忘记了对“为何而生”的深层次思考。

(二)死亡教育的缺位

黑格尔说:“生命中包含着死亡的种子,在人的生命里,生与死既是对立的两极,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荀子在《礼论》中提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生与死是人一生中面临的最大矛盾体。思考清楚这个问题,理顺了其中的关系,人生中就少了很多挣扎和困惑。然而中华民族却有着“未知生,焉知死”讳言死亡的文化传统,说到“死亡”,中国人总觉得“不吉利”而加以回避。对死的禁忌堵塞了人们科学获取死亡知识、构建正确生死观的渠道。如果不能建构起科学的死亡观,必然会引发人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而使人的生命质量大大降低。同时,也必然会使人因无知生命的珍贵而漠视和践踏生命。

(三)人格教育的缺陷

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灵性、人性和思维,塑造完整的人格——保留爱心、处世乐观、胸怀坦诚、积极努力、勇敢应对、充满希望。完整人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千锤百炼磨砺出来的。然而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人们接受教育所追求的不再是人格的完美和生命意义的提升,而是“高分数”换来的当下所谓的“物质”享受。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升学理念依旧根深蒂固,使得大家的眼睛里只有分数,并且视分数为“命根子”。在家里,“一切为了孩子”的父母,一方面,凡事大包大揽,“冲锋陷阵”为孩子抵挡一切“风雨”,把孩子们浸在“蜜罐”里,泡在“爱河”中,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们体验人生挫折的机会,孩子们很难正确认识挫折,在挫折面前唯唯诺诺,甘拜下风。另一方面,高人一等,“光宗耀祖”的传统教育理念,使父母对孩子的分数要求无限升高,而孩子的成绩一旦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很多家长都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棍棒”方式殴打、辱骂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好坏使学生陷入“天堂”与“地狱”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成绩好的学生被老师视为“眼珠子”,而往往又是“一好遮百丑”,一切皆好。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略,躲在被爱遗忘的角落里,不受待见。就这样,孩子们在分数“魔杖”的挥舞下,不断领略着分数“变脸”的非凡“魅力”,饱尝了平等和尊重缺失的痛苦,致使富有情感的人格“小溪”因无真爱滋润而干涸,“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生命之花因人性化教育迷失而枯萎凋谢。

(四)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众所周知,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应当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之相应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体系。但在当下,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行政组织形式的固化,使得无视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家长专制、高压指标、划框框、求形式的管理手段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功利主义的趋势日盛不衰,“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学法则仍占主流,使得我国的教育评价标准简单化,仅仅是以“分数”、“升学率”、“就业率”的高低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好坏,而忽略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评价标准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结果是全人教育成为口号,师生由全面发展的人沦落为失去生命气息的教学“机器”。

三、美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通过上文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生命教育缺失问题还很突出,这与21世纪的时代全人教育的需求相差甚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吸取其精华,完善中国的教育体系,弥补生命教育的缺失。

(一)政府主导,转变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改革,创新评价机制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出现教育价值取向迷失,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阵痛。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阵痛将会成为无法根治的顽疾。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保证生命的自由全面成长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忘初心,回归教育本真,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而正确理念的确立和贯彻执行需要政府主导,高瞻远瞩,顶层设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陈旧教育体制,创新多元评价机制。我国发布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把生命教育提升为国家教育战略主题,标志着我国的生命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生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界人士一起转变思想观念,共同践行,才能完成教育使命。

(二)开展“死亡教育”,绽放生命智慧

缺少对死亡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死亡教育”是不可落下的人生必修課。人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对“死亡”的洞悉,“未知死,焉知生”,只有洞悉“死亡”,才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向死而生。“当我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将它视为是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面貌时。”才能更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地获得生的价值。

“死亡教育”是人类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包括生与死的内在关系、死亡的心理、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感受,而且还关注自杀、安乐死、脑死亡、器官移植、死亡尊严、临终关怀、丧亲体验等方面。通过“死亡教育”的学习与实践,既能让学生对死亡有全面、客观和理性的认识,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是人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从而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又能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短暂且只有一次,弥足珍贵,要倍加珍惜。

(三)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育理念的扭曲和教育导向的错位,造成挫折教育的缺失,致使“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生活圈子狭窄,社会经验缺乏,独立性和适应能力差,心理脆弱。遭遇挫折后,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理性的思考,只能在错愕、悲愤和绝望中过日子,当心头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时,他们就会暴虐生命。无数的悲剧告诉我们,“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教育的本质东西不是制约,而是解放!让孩子们走出“温室”,回归自然,“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百味人生,才能百炼成钢,才能培养出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格,也才能更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更能彰显生命的坚强和魅力。

(四)注重人文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教育的本真“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应当是充满人性和温情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能唤醒沉睡的生命,只要我们用温情浇灌,就能填补生命的鸿沟。注重人文教育,用关怀消除情感障碍,用欣赏塑造健全人格,从而使人们珍惜生命,关爱世界。

四、结语

21世纪的教育应以“生命”为基石,让众生“生得清楚,死得明白”,既能体验“生如夏花之灿烂”的深邃,又能感悟“死如秋叶之静美”的魅力,这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责任,更是教育的责任。生命不应在我国的教育中缺失,但愿教育本真早日回归,让生命之根扎于教育,让生命之花在教育中绽放,让教育因生命而更加精彩。

推荐访问: 美国 成功经验 启示 生命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