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治研究近况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治研究近况

时间:2022-03-13 08:31:12 浏览次数:

摘要 近年小儿脑瘫已成为多学科关注,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带给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因素等,致使脑瘫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脑瘫防治和康复就成为社会、医学、教育和残疾人工作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小儿脑瘫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病因 治疗 综述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sly,CP以下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出现一名脑瘫患儿,就可能牵连着两个家庭三代人,关系到社会和谐,影响到人生的发展。

1 发病率及病因探讨

因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脊髓灰质炎、脑炎等疾患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我国的围产医学也得到了发展,但脑瘫的发病率而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的脑瘫发生率约为1‰~4‰,多数集中在2‰~3‰之间,我国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根据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另有资料报道,目前我国约有77万~175万脑瘫患儿。林氏等做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苏州地区的脑瘫患病率约为1.6‰,居高不下发病率给患儿、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脑瘫的治疗至今仍为世界性医学难题。

脑瘫的主要病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产前因素:①宫内感染;②宫内发育迟缓;③妊娠期外伤;④多胎妊娠。(2)产时因素:①早产;②窒息;③难产。(3)产后因素:①高胆红素血症;②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③颅脑损伤及癫痫抽搐,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④未成熟儿的呼吸道梗阻;⑤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所致脑缺氧。(4)遗传性因素,据研究显示近亲结婚出生的幼儿中脑瘫的发生率增高。其中新生儿窒息(包括宫内窒息)、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和核黄疸被认为是3大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发达国家CP的病因多以产前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产时和产后病因多见。如今脑瘫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出生前、出生时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胚胎发育中的异常很可能就是致瘫基础”,贴近人们生活的房屋装饰后释放的甲醛、氮、苯等以及手机辐射产生的热效应,非热效应;微波炉、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家用电器造成的电磁污染;孕前期的过量饮酒、吸毒、服用了某种有致畸副作用的药物、不良的嗜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孕妇缺锌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等原因对人体的伤害现已得到广泛的重视。

2 综合治疗与康复

脑瘫的治疗,国内外各家有其所长,早期干预、功能训练、综合治疗、全面康复是脑瘫的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的最有效途径。

2.1 贵在三早 对疑有脑损伤因素的高危儿应细致观察,争取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随着对脑瘫研究的深入,脑瘫儿童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各有特点,在临床检查时可综合运用,做到早诊断、早干预。这些诊断检查主要有:①头颅CT检查;②脑超声检查;③脑电图检查;④神经诱发电位检查;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上述检查应在发现脑瘫的早期症状后尽快进行,这些症状主要是指患儿在出生后6~9个月内表现出来的脑性症状,常有:①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哺乳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缓慢;②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③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④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⑤痉挛发作;⑥大运动发育滞后,出现手握拳、斜视等。诊断时应将上述症状和检查结合起来进行。早治疗取决于早期(0~9个月),超早期(0~3个月)的诊断,大量实验资料可以证实,尤其是以6个月以内的患儿,如能早期诊治,效果极佳,有的患儿甚至可达到正常水平。

2.2 贵在综合 脑瘫的治疗,仅靠某些药物或单一训练很难奏效,只有尽早诊断,由临床医师和康复治疗师优化制定适合个体的综合治疗方案,坚持规范实施,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治疗方法:①运动疗法:抑制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运动的出现,常用的方法有:Bobath技术、Vojta法、上田法等,皆是通过控制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异常的张力和异常协同方式来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②作业治疗:包括上肢粗大运动能力训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高级手部精细功能训练、感觉整合治疗、ADL训练、娱乐活动等,旨在增强患儿手的灵活性、眼手协调、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③言语治疗:包括早期语言发育刺激、言语、构音器官训练、代替言语的交流方法等;④支具和辅助具的应用: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⑤感觉统合治疗:通过此训练使患儿的前庭、本体感觉和固有感觉得到康复,平衡性、协调性等得到提高;⑥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相关药物,如脑神经营养药,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脑神经细胞营养药,以利于患儿神经机能的恢复;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肉毒杆菌毒素等降低肌张力,对手足徐动型可配合使用安坦、左旋多巴等多巴胺类药物;如患儿有癫痫发作,则应使用抗惊厥药物等;⑦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改善患儿解剖异常来消除功能障碍,一般均在年龄稍大的患儿合并有关节挛缩畸形时,采用矫形手术,如肌腱延长术、肌切断,神经肌支的切断等,下肢肌张力特别高的患儿,可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PR术)等;⑧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中医药对脑瘫康复有一定的疗效,如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方法;⑨物理治疗:主要有高压氧治疗及经络导平治疗、水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 结语

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治愈脑瘫的特效药物或方法,脑瘫病理基础的复杂性催生了治疗手段的综合性。只有遵循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建立医疗、教育、社区、家庭相结合的康复模式,才是目前最好的康复治疗方法。同时对脑瘫患儿的心理治疗也要重视,使患儿在生理上、心理上同时得到康复,以便在配合治疗的基础上,以争取今后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进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推荐访问: 诊治 近况 瘫痪 小儿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