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

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

时间:2022-03-06 10:41:08 浏览次数:

摘要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从“新课引入 、 课堂创设、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料、教学情感”等多角度地作了深入的阐述,力求创设妙趣横生的地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情感 教学方式 地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Improving Geography Class Efficiency by Transfer

Concept and Inspiring Interests

WEI Yongqiang

(Qingxi Middle School, Dongguan, Guangdong 523600)

AbstractFor all kinds of reason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is on a low level about Geography learning.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 this article analyzed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from new course introduction, class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emotion and so on. It tries to make a interesting Geography class to inspire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s and improve class efficiency.

Key wordsclass teaching; emotion; teaching methods; map

1 新课引入要有“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光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因此,在地理课堂的新课引入时,如果能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这样必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盘活”地理课堂的教学。

在讲气旋、反气旋、气团和锋面活动时,结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观云看天的谚语和天气预报及当地的天气变化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2 课堂创设要妙趣横生

2.1 新课导语要巧妙新颖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导语的形式可以设疑、讲故事、听歌曲、朗诵诗词、观赏图片与视频等。

2.2 课堂活动开展宜百花争妍

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对地理活动参与有极大的欲望。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体验、参与类的活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辩论会、情景剧、正大综艺、演艺竞技场等形式。

2.3 问题设疑应诱发好奇心

在地理教学中,精心设疑,利用地理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地把问题引入教学,给教学内容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产生好奇心,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心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学效果非同一般。

2.4 巧借古诗、歌诀教学

地理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顺口溜,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如:学习“中国的四端”时,编成歌诀“头顶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嘴喝两江水,尾摆帕米尔高原”。学习“中国的邻国”时,编成歌诀“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度,尼不缅老越”。

在讲我国占世界首位的八种矿产资源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我的心太烦,烦得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谐音为:吾(钨)心(锌)太(钛)烦(钒),目(钼)泣(锡)稀(稀土)涕(锑)。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矿产资源。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巧借古诗、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极易生趣,而且加强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学习“气候”时,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3 教学方法手段要常新

长时间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减退,降低学习效果。求新图变,有意识地追求新法的新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教学中,采用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质疑法、诗歌谜语游戏法,并注意不同的教法相互配合,互相渗透,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手段要常新。地图是地理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用一张中国地图教遍“中国”,日久天长令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我把地图翻新,制作成活动多用的拼板图,使死图变“活图”,并充分运用地理挂图和模型、实物,地理图片、图表、幻灯片和教学磁带等多种直观、新颖的教具,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地理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制作“政区拼板图”、“地理扑克”、“地理棋”,收集“中国之最”和“山水名胜”等,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4 教学过程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5 教学资料要巧引用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得越多,知识掌握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搜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

在讲第五章生态平衡时,引用三类事实资料,一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数量变化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实例,如棉花、蚜虫、蜻蜓与瓢虫的关系;第二类是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实例,如澳大利亚引进专食牛粪的屎克螂,把压在草原上的牛粪推进土洞,使草原重新茂盛,促进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第三类列举国内外破坏生态平衡而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的事实资料,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人吃了被污染的鱼,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这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本身,可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6 教学情感要合理满足

教材是教与学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身边的地理密切联系,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当代科学教育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内容的原因之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能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教学中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在同一个班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致。学生都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表现出“我行”,这是学生也是每个人的精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多起点、多层次地进行地理教学,既让基础好的同学“吃饱吃好”,在听课过程中不等待,又要使基础差的同学学得轻松、学有所获,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收获。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设计,设计的活动要针对每个学生,包括成绩极差的学生,既要有适当的难度,又要能完成。这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学习“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时,先让全体学生找到相关的河流及其流向,再让差生上台指出来,中等生分析河流流向的原因,优生指出其它大洲的河流流向及其原因。如:学习“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时,就从当地的农业入手,分析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再让学生给自家的土地规划,选择适当的农业生产。

总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是新世纪对我们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独具匠心,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异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迎来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刘淑梅,孙家镇编.地理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4]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0).

推荐访问: 实效 激发 转变观念 课堂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