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

时间:2022-05-13 11:00:08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分析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间本院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200例,选择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CT进行检测,观察组实施MRI检测,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检出率及漏诊率、误诊率。 结果 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检出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2.00%(2例)、误诊率为3.00%(3例);对照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12.00%(12例)、误诊率为13.00%(13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MRI应用于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具有较多优势,值得研究。

[关键词] MRI;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CT;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18-00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sacral fracture and sacral nerve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June 2017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examining with C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ing MRI test,with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dete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and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misdiagnosis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was 95.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0%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was 2.00% (2 cases) and misdiagnosis rate was 3.00%(3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was 12.00%(12 cases) and misdiagnosis rate was 13.00%(1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t is valuable to apply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and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anwhile, it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is worth studying.

[Key words] MRI;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CT;Clinical application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經损伤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不及时对其采取正确的治疗及诊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骶骨为人体骨盆后方骨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一般情况下,骶骨骨折常伴有骶神经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衰退、大小便失禁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对于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方式较多,其中以CT、MRI较为多见[2-3]。因此,本文对2016~2017年收取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间本院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伴有骶骨马鞍区麻木刺痛、骶骨距离疼痛、患处皮下瘀血等临床症状,伤及骶骨神经的患者还伴有脂肪栓塞、休克及大小便失禁等现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均完整且配合度较高者。④无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者。⑤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分组原则。排除标准:①临床症状不符合我国骶骨骨折的诊断标准。②配合度较差且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③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者。④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⑤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意识不清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31~56岁,平均(43.56±1.85)岁;男女比例80/20,受伤因素:重物砸伤33例、挤压17例、交通事故损伤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56岁,平均(44.34±1.25)岁;男女比例81/19,受伤因素:重物砸伤32例、挤压18例、交通事故损伤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主要内容: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作为本次操作仪器,仪器生产公司为美国GE公司所产。首先取患者平躺仰卧位实施扫描操作,扫描层厚:5 cm;扫描重建间距:1.25 mm[4-5]。对患者上下椎体的间隙以及受傷椎体的上下一椎体部位进行扫描。待扫描图像显出后,将其送入相关科室进行影像重建。

CT检查影像学资料:实施L5-骶骨的CT检查,CT提示患者骶管不同断面存在左右不对称及紊乱现象,且骶骨外侧出现向上后移位现象,且伴有骶骨向中央突入现象。后实施脊髓造影检查可见,患侧长度相比对侧较短,未见腰椎断裂及间隙病变情况。见封三图12。

观察组患者采取MRI进行检查,具体措施:采用MRI扫描仪作为本次操作仪器(生产公司为飞利浦公司所产),以患者骶骨冠状位、斜冠状位、矢状位作为扫描范围,最后以S3为依据,对患者神经根损伤的低位和高位做出成像辨识[6-7]。采用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3.0T)对其腰骶部实施常规扫描及序列扫描(SPACE-STIR)。采用Sense spine 15线圈,取患者仰卧位作为操作体位,对患者盆腔以及LI上缘部位作为扫描范围。①平扫:矢状面(T1WⅠ、T2WⅠ),扫描参数为——TR 3500/620 ms,TE92/9.8 ms,读取视野为320,相位视野为100%,层厚为3.5 mm、层间隔为0.9,平均次数2,矩阵:512×256,扫描时间为2 min 1 s。②SPACE-STIR序列扫描:采用冠状位实施扫描,扫描参数为:TR 3800 ms、TE304 ms,反转时间为220 ms,读取视野为320,相位视野为100%,层厚在1 mm,间隔因子20%,平均次数为2次,块层厚60 mm,扫描时间为6 min 22 s。

MRI检查影像学资料:采用体线圈,以S3、S4作为中心点,在脊柱失状正中位层面,垂体骶骨长轴呈轴位像,而后以梨状肌和股骨头中心连接并与轴位像相结合得出骶骨斜冠状位像,结果可见高位,即S1-S3神经根损伤,低位,即S3以下神经根损伤。见封三图13。

Denis骶骨骨折分区情况:骶骨翼骨折为Ⅰ区,腰5神经从前方经过,骨折可见损伤神经根现象,从而引起相应症状;经神经孔骨折为Ⅱ区,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对坐骨神经造成损伤,但通常不会出现膀胱功能障碍;骶管区中央型骨折为Ⅲ区,骶管骨折移位可见马尾损伤,其表现为肛门会阴部位、括约肌以及骶区功能障碍[8-9]。

扫描判断标准:将两组检查的断层成像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扫描后的检出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检出率、漏诊及误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软件作为评价本次研究结果的方法,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检出率为95.00%(阳性95例、阴性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阳性75例、阴性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漏诊率、误诊率比较

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2.00%、误诊率为3.00%;对照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12.00%、误诊率为13.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和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导致我国骶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0]。骶骨骨折常伴有复合型骨折,部分患者可发生单独骨折,而该骨折最为常见的合并症状为骨盆损伤,若患者损伤较为严重,则可导致其骶骨神经损伤,由于其具有隐蔽性进而出现误诊或漏诊的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患者发生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时,易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不良症状,如侧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运动功能损伤等[11-12]。研究资料显示,由于患者腰部骶骨神经过度牵拉,易导致患者形成神经性缺血,最终导致其骶神经受损。因此,对骶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尽快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骶神经损伤,从而进行早期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目前临床上对于骶骨骨折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螺旋CT扫描、MRI、X线平片等。其中X线平片不能对骨折线进行准确判断,且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骶骨骨折受伤后常伴有肌力减退、运动功能受损、水肿等现象,无法完成扫描要求的体位;螺旋CT能够进行影像重建,且对患者骨头移位方向以及骨折线清晰的观察,但由于骶骨骨折患者骨折情况较为特殊,具有髂骨翼重叠表现,而螺旋CT仅能将其骨折横断面图像显示出来。MRI为目前诊断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最为有效的检测方式之一,该项检查方式能够对患者骨折冠状面、骨折矢状面、骨折横断面、骨折斜面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能降低伪影的发生,且MRI检测在实施操作时不需要向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机体功能不会造成损伤[13-14]。MRI不仅能对患者骶骨断裂情况、骨折碎片大小和位移程度、骨折细节、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还能够对患者骶管、股骨头以及骶神经管进行辨认,从而判断患者有无骶神经损伤。MRI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患者病情能够起到判断作用。从本文研究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测检出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CT进行检测75.00%,由此可见,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MRI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有效降低误诊及漏诊率[15-16]。

氢原子核质子为磁共振最为常见的核,其原因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信号,且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核磁共振现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成像诊断中,对于颅脑诊断效果最佳,其次为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髂、软组织、盆腔及脊髓等,该技术与其他影像学技术不同,信息量較大,且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多优势。该技术能够将疾病的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显示出来,如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等,不会产生CT检测中出现的伪影,无需对患者注射造影剂,将机体损伤降到最低,同时无电离辐射,对机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临床资料显示,CT检测相比X线检测更为清晰,尤其对于骨折移位方面以及骨折线方面诊断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于骨折周围软组织的观察,MRI则比CT和X线更为清晰。MRI能够获得原生三维断面层像,无需进行重建即可获得多方位的图像,且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对膀胱、关节、直肠以及神经系统等检查均优于CT。从本文研究数据可见,将MRI应用于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中效果十分显著。临床研究资料显示,CT和X线对骨折诊断情况较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由于骶骨属于人体较为特殊的一个位置,且该部位先天性处于髂骨翼重叠和弯曲,从而导致CT难以看清,虽然可以大致看清骶骨骨折线、神经管以及骶后孔等损失,但CT检查仅能将横断面的图像显示出来,对于合并神经损伤以及程度难以确认。而MRI不仅能将骶骨骨折位置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发现骶骨的弓状线中断、骨碎片大小、骨折细节、整体形态和移位程度、详细分析骨折类型等,且采用MRI还能有效辨认骶丛神经加权像,与断层解剖分析相结合还能将骶神经管、股骨头外侧以及骶管等部位进行辨认。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检出率为95.00%(阳性95例、阴性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阳性75例、阴性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2.00%、误诊率为3.00%;对照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漏诊率为12.00%、误诊率为1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还能降低误诊率以及漏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许道洲,罗树彬,夏好成,等.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1(7):545-549.

[2]孙乃坤,苏华宁.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8):40-41.

[3]郑刚.双斜位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4.

[4]许道洲,罗树彬,夏好成,等. 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45-549.

[5]石伟辉,贾洪顺,张伟恒,等.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7(9):64-65,68.

[6]杜云峰,王红星,杨小超,等.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6,(4):84-85.

[7]郑联合,王育才,于哲,等.前后联合人路微创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不稳定骶骨骨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 12(8):1479-1481.

[8]田征,白靖平,锡林宝勒日,等.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2(9):1096-1099.

[9]刘坤,王翠萍.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方式及疗效分析[J]. 临床研究,2017,25(10):44-46.

[10]邱凯涛,王志龙,黄智棠,等.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 1(21):95-96.

[11]秦丽军,李万婷,武志芳,等.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中的增益价值[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7,41(3):173-177.

[12]豆永升,毕俊英,秦涛,等.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心理医生,2017,23(18):191-192.

[13]白靖平.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D].北京大学,2015.

[14]陈红卫,吴立军,王继松,等.第二代数字化人体骶骨纵形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6, 26(6):494-501,520.

[15]李显敏,王阁,胡伟,等.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盆腔不全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10(9):1095-1097.

[16]徐文坚,徐爱德,Sebastian-Lange,等.骶骨衰竭骨折MRI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21(11):1172-1175.

(收稿日期:2017-12-28)

推荐访问: 骶骨 骨折 损伤 合并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