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专业导向下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建构初探

专业导向下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建构初探

时间:2022-03-21 09:37:35 浏览次数:

摘要:研究了高职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并对新课程的总体思想、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专业导向;计算机数学;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9-02

数学学科与计算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数学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缺少不了数学学科的理论推动,计算机学科的运算原理中处处渗透了数学学科的思想;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数学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数学》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但是,正如整个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摸索向前的过程一样,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还是主要以高等数学基本内容为框架,思想方法上以函数极限思想为主;存在数学实验开展不足,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跟上计算机专业发展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专业导向下的《计算机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建构的依据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同时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现实产品等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这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设定。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胜任各类计算机专业岗位,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计算机数学》课程面临的现实背景

(一)课时缩减

高职工学结合的开展,实践课时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课程的实际授课时间。

(二)课程内容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目前,《计算机数学》课程内容大部分是以微积分为主,再补充一些离散数学的基本模块,如“数制的转换”、“逻辑代数”、“图论中的树与路径”等。从每个模块的组织结构来看,基本上遵循以实例引出问题、介绍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式子运算与变换、数学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样的逻辑结构。虽然前面与后面都有应用的部分,但讲授的重点及时间分布绝大部分还是在基础数学知识的计算、转换等技巧性的练习上,在实际案例中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背景的数学问题还太少。

笔者认为,要把计算机数学的教学改革落在实处,应该在主要思想建构的基础上建立较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的指导方针。专业导向下的《计算机数学》教学改革思想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来的。

通过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在以下的篇幅里介绍了一种课程构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以专业为导向进行《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

(一)概念

专业导向下的课程改革是指基础课程改革应切实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理解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及目标建立上应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为导向,有序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及融和。

(二)专业导向下的《计算机数学》课程的具体改革方向

第一,从课程功能上,《计算机数学》课程应将课程单一的基础性服务功能拓展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服务性功能。

第二,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计算机数学》课程内容要求应从强调数学内容的系统化要求转向满足专业后续学习“必需、够用”的基本要求。应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同时淡化模块之间的严格逻辑关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背景,以生动实际的专业案例引入,强调建构性的课程内容与目标。

第三,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上,《计算机数学》课程目标应由知识内容的高层次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要在基础课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事物的对比能力、数据的简单分析能力、发展趋势的观察能力、软件应用能力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计算机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建构

(一)《计算机数学》课程教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与本质,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从数学知识中抽象而来,也是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数学教育的价值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种智力的火花,它的亮光将影响着他对待所见、所读东西的态度,甚至影响着他对下一代学习方面的态度”。

在《计算机数学》这门课程中,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应是以算法和程序性思想为主线,比较多地结合N-S流程图,直观、形象地突出数学思想的计算机应用。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特别是算法设计与编程实践。同时注重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

(二)《计算机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设想(见表1)

(三)计算机数学的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一:利用matlab进行算法设计的程序实现,数制间相互转换的程序实现,绘制基本的函数图像并进行着色。

实验二:利用matlab求极限、导数、微分及函数的极值、定积分及微分方程运算。

实验三:利用matlab进行数据描述,如制作频数表、直方图、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并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正态分布概率的计算。

实验四:利用matlab进行矩阵的表示、加减乘、转置运算,并介绍求行列式的值及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四)计算机数学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以课堂内讲授、配合实验室做实验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建构理论为指导”的特点,采用案例引导、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数形结合等方法,依据模块章节的特点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的积极性。

(五)《计算机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综合的评价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70%。

过程考核主要分为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素质表现三部分,各项分数所占比例为4∶4∶2。其中,理论考核主要以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及重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核,如考查学生的听课过程及提问、回答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完成作业及报告的能力,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动手、探索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规范化表现,学生的实验成果等。素质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按时完成任务等。

期末考核主要分为上机实践考核及卷面考核两部分,各项分数所占比例为2∶8。以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得出真实的成绩,以便更客观地对其学习成效做出评价

课程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计算机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短期看,要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从长期看,数学学习应该对学生一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学习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在高职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教育课题,愿以本文抛砖引玉,盼望更多的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讨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信峰.计算机数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5(1).

[3]李英平,史秀芳,周选亮.高职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1).

[4]陈希,陈艳平.计算机专业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1).

[5]李章.高职计算机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朱仁先.试论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的建设[J].高等数学研究,2006,9(4).

作者简介:

吴晓红(1976—),女,江苏赣榆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与基础数学。

推荐访问: 建构 初探 高职 导向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