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将“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的初步探索

将“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的初步探索

时间:2022-03-10 08:08:01 浏览次数: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上提出了新要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本文对“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学科教育相结合,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意在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有自我防范意识和健康的人生观。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还有向社会宣传预防HIV感染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课程思政;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融合;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 R44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b)-0186-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专业教学融会贯通,没有有效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近几年,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的概念是在201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意在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2]。而在医学院校,医学生未来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具备医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因此在基础医学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该文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对“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思考。

1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现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复合型基础必修课,是衔接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及免疫学基础3个部分构成。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程知识的讲授,很少在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引导,忽略了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是相互渗透的,没有将价值引领融入到基础课教育中。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长久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高校有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而作为基础学科教师,传授课程知识才是其自身职责,教育理念上缺乏“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可见,新时代新形势下,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致病微生物。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HI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以及防治原则等四方面进行讲解。而这一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3条,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调查数据表明在2009年之前,中国被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大多是因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还有一些“未知”因素,但现在性行为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新感染病例的重要途径。专家在中国“第5届艾滋病学术大会”上披露,仅2018年第2季度,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患者40104例,其中性传播占93.1%。而曾经看似两个毫无关系的词汇——“艾滋病”与“象牙塔”,近些年已经被急剧攀升的一系列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事实表明高校已沦为“艾滋病重灾区”。基于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授课对象又恰好是高校青年学生,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以HIV的传播途径处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首先导入“课程思政”案例——2017年4月24日上午,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举行了“高校疫情通报和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会议指出,高校云集的岳麓区疫情严重:截止到2017年4月6日,报告现居地为岳麓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603人。而岳麓区辖区内云集了众多高校,青年学生人口密集,至2017年4月21日已发现报告为学生的感染者106人。调查结果显示,该次106名学生感染HIV,其最大的来源就是通过性行为传播[4]。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艾滋”离我们并不远,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同龄人中进行传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艾滋”之所以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过于开放,性安全知识缺乏,警示学生青春要设防,要洁身自好,时刻懂得自尊自爱自保。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还有向社会宣传预防HIV感染的责任和义务。

3  挖掘基础医学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

通过HIV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可以看到在基础医学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可使学生收获专业知识,更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真正的触及到学生内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基础课教师,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与时俱进,更新育人理念,潜心思考,转变教学过程中重智轻德现象。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要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润物无声地嵌入育人要素,将专业教育与育人要求巧妙地融为一体,把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政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領,培养有情怀、有温度、有专业技能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  张冬冬,李如占.医学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分析[J].高教论坛,2018(10):112-114.

[4]  湖南106名学生染艾滋大学生成感染“重灾区”.http://edu.sina.com.cn/l/2017-04-25/doc-ifyepsec0986901.shtml新浪网,2017-04-25.

[5]  何康.专业课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J].科教导刊,2015(11):88-90.

推荐访问: 免疫学 病原 生物学 引入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