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信息作用与学习能力

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信息作用与学习能力

时间:2022-03-09 08:06:07 浏览次数:

摘要 学习能力是人才竞争的核心素质,但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如何形成的,更进一步,什么是力?只有在研究信息及其相互作用基础上揭示力的本质,给出信息力的科学定义,进而才能在物质力与信息力的统一机制中给出学习能力的科学概念,由此才能研究学习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习能力;信息力;信息力学;教育动力学;教育过程的信息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01-04

毫无疑问,学习能力是人才竞争的基本要素。但究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却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困惑。在文章之一中,笔者已经初步讨论了有关学习能力的问题,指出学习能力是一种内在的信息力。但信息力是如何定义的,学习能力如何成为内在的信息力,本文将进行深入研究。

1 信息势与信息力溯源

在某些场合,俗语常常将“势”与“力”合称为“势力”,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对于市场和环境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实际上“势”与“力”是不一样的,有力的时候必有势,有势的时候却不一定有力。

教育和学习过程,即人才成长过程是一个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是世界万物的真正的终极的原因。而迄今为止,在任何一种能成为科学的学科领域中,其相互作用都是用力来表达的,所以“力”已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自然科学在没有研究物质相互作用之前叫做自然哲学,因为它自己说不清楚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只好依靠哲学的思辨来为自己护航。今天,自然科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而发展的得心应手,就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了四种物质作用力,即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从而在根本上揭示了物质作用的内在规律,使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而社会科学之所以停留在描述和想象,也在于社会科学没有逻辑的定义和研究人们之间的信息作用力。这当然有其历史的原因。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信息稀薄,信息相互作用不能凸显,因而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不可能、也没必要研究信息相互作用,传统教育是传承的,传统管理是经验的,社会结构是简单的,人以及组织的成长和社会的运行是平衡的线性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经典,学什么用什么,用一辈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辈子,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既是教育和管理对人的终极教诲,又是社会倡导的文化时尚。所以应用描述和想象的手段已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现实。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工细化,商品交换频繁,信息作用日益强化,多因素、大势差的信息作用使教育、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运行成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的成长、组织的发展、社会的运行呈现出一派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的就是小孩的“集约性”成长和组织的“跨越式”发展。本来知识爆炸使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学生成长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十来岁的小孩考上大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超过老师的比比皆是,十几岁小孩有关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可以给专家上课,少年文学家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所有名家作品的总和;在企业方面,店铺的迅速改门换面,公司的频繁兼并易主,一些企业组织迅速倒闭的同时一些企业组织却异军突起、跨越式发展,过去管理和教育中强调的“积淀”和“经验”,却往往成了“积淀越深负担越重,经验越多误导越大”,在企业的竞争中,“以小搏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甚至无中生有”成了博弈的常态;而在思想意识层面,焦虑、惶恐及抑郁正在挑战着信息人的基本生存。所有这些信息化催生的非线性非平衡机制都使得社会科学、管理学、教育学必须真正研究信息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揭示教育及管理的内在规律,也才有希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科学。由此,研究信息力刻不容缓。

由于只有“力”才能真正表达相互作用的逻辑机制,所以,以往处于描述性和想象的教育学和管理学也在不少场合使用了力的概念,诸如“学习力”、“领导力”、“执行力”、“竞争力”以及“环境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还有“创新能力”、“抽象能力”、“工作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在此,相对于自然科学中“物质力”的概念,当下的研究将以上所有力统称为“社会力”。但当仔细关注这些“社会力”的时候,特别是当面对某课题组提出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和控制力”以及“公信力、智谋力、亲和力、协同力、变革力”的时候,难道不会感到很奇怪吗?究竟什么是“力”,连一个逻辑的定义都没有,就可以投入如此多的“人力”和“财力”(笔者此时这样应用“力”的概念也同样应该被嘲笑)来描述和想象地用“力”来大做文章。当然,当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如此的时候,也就没必要去指责一个小小的课题组。

实际上,要逻辑的阐述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提出的以上种种“社会力”的概念,必须更加广义的探讨“力”的内涵。所谓“力”就是主体能够使客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的一种作用,即可以改变对象原有状态的一种作用。在实证科学中,力是推动物质状态或运动变化的原因,在文化视域中,信息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原因或作用。种种“社会力”概念的提出,旨在从实证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用一个统一的“力”阐述宇宙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共同规律,这就必须在更加广泛、更加抽象的层次上彻底揭示“力”的本质,才能将物质力与社会力统一起来,将宇宙运动与社会运动统一起来,而这就需要在势科学理论基础上研究信息势与信息力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改变状态或运动的根本原因即产生力的必要条件是“势”或信息势。

2 信息力与信息力学

在物质世界,是由于物质作用产生了物质力;在信息人社会,是由于信息交流产生了信息力。在物质空间,有几个维度的作用就产生几个方向的力,在信息空间,有几种交流方式(几种作用方式)就可能产生几个向度的力。仔细考察信息人社会人们的基本交流方式(基本作用方式),无非就是前面所述的六维信息人的六个方面。首先,“钱”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最为普遍的市场经济关系,就是将“钱”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建立起来的;其次,“权”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人们在社会中普遍的职位和地位关系,就是将“权”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建立的;第三,知识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基础上,人们被分成了各种职业和专业,才有了现代的分工社会;第四,情感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基础上,有了家庭和宗教以及现代管理和教育;第五,艺术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人们可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可以欣赏共同的音乐、舞蹈和绘画,艺术将全人类真正的联系起来;第六,虚拟抽象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众所周知的网络世界正是建立在这种交流方式之上的。

研究信息力学,首先要阐明作为基本的交流方式的信息是不是力,其次要分析信息在什么场合下产生力。

我国哲学家黎鸣指出:“力其实就是信息”,但根据势科学理论的研究,这个定义显然值得商榷。

最早逻辑化的给出“力”的科学定义的是自然科学的鼻祖牛顿。也就是人人都熟知的牛顿定律:

即 F=ma (1)

其中,m是物体质量,质量越大越难以运动,所以,m的本质意义是阻尼,即粘性,一种阻碍运动的粘性。a是加速度,即速度的导数,而在势科学的研究中,导数即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即势,即信息(“即”表达剔除现象差别推进到本质联系的极限过程)。这就是说,一种阻尼或粘性m,乘以一种“势”或“信息”,就是“力”。由此可见,在势科学的抽象层次上,牛顿定律本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信息力,而不是物质力。

然而,信息环境是不确定的,所以,真正的信息力表达还必须考虑到环境要素。为此,设f为环境系数,表达环境的不确定性,f值越大环境越不确定。由此可以给出完整的信息力定义:

F=F(f,m,a)=fma (2)

环境作用系数f,可看作环境的风险指数,当环境是完全确定的时候,f=1,信息力退化到物质力,信息阻尼退化到物质阻尼(物体质量),信息势退化到物质势(物质加速度)。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人们的心理危机感越强,在同样的信息势和信息阻尼条件下,感受到的信息作用力越大,越容易发生运动状态(生活状态)的改变(在黑暗中有一点亮光就会行动)。

公式(2)从数学上表达了信息作用与物质作用规律的内在统一性,物质作用中的牛顿力只不过是普遍的信息作用力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完全确定的物质环境中作用系数f=1的情况。正像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力学也是普遍的势科学视域中信息力学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也又一次证明了势科学理论的包容性、普适性及其科学内涵。

由(2)式可以分析,常言说“势力”,其实,有力必有势,但有势不一定有力。势或信息要成为力,还需要一种阻尼,即一种对该信息的粘性。例如,人们常说“有钱有势”(越有钱与别人的差别越大,别人还越想找你与你联系的越紧,势越大),但并不一定“有钱有力”。钱是一种信息,钱要对某一对象产生力,该对象必须对钱有粘性,产生阻尼,想象一个完全不爱钱的人,他对钱是完全“光滑的”,没有粘性,不产生阻尼,钱就无法对他发生作用,就不产生力。同样人们也说“有权有势”,但也不一定有权有力,权是一种信息的占有量(官越大汇报的人越多),但权再大,遇到不属该权力管的人,对该权力不产生粘性,没有阻尼,该权力就无法对他发生作用,因而就不产生力。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信息,必须有一种对于该信息的粘性或阻尼存在,该信息才能产生力。

有关“粘性”一词,也是经济学的常用语,其意义与这里的意义一致,例如,职业证券投资人、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丁志国在《大道至简》一书中,谈到人们对于某类商品的依赖性时指出:“袜子显然是价格粘性商品,也就是说不管价格高还是低,人们都必须消费的商品”。对于信息人来说,信息就是粘性商品,不管价格高低,必须消费信息,只不过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少消费,价格低的时候可以多消费。

正像在物质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绝对没有粘性的理想流体和绝对光滑而没有阻尼的平面,在信息空间中,也没有绝对不爱钱的人和绝对不受权力控制的人。所以,正像在物质世界中,物质力支配了物质空间,在人类社会,信息力支配了信息空间。在一个越来越以代谢信息为基本营养的信息人社会,人类的基本生活正在从物质生活上升到信息生活,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作用,也正在从人与自然的物质作用上升到人与人的信息作用。人们常常感到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不是别的力,正是由于人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具有情感阻尼而产生的信息力。适度的信息力是个人进步的推动力,而过大的信息力则可能导致焦虑、惶恐和抑郁。所以,在势科学的视角下,面对普遍的、客观的、个人无力改变的信息势场的作用,减小信息力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消减个体对信息势的阻尼。实际上,心理咨询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减文化阻尼和情感阻尼。通俗地讲,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钱、权、环境以及情感的压力时常常所说的“想开点”。

在公式(2)基础上,全面研究信息相互作用机制的科学叫做信息力学,可以抽象出信息力学的6个定律,由此将建立一种涵盖牛顿定律、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等共同机制的研究框架。最终目标是要证明物质力学只不过是信息力学的一种狭义表达。

3 学习能力与信息力

在信息人社会,人才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学习的素质。学习素质的具体表现是学习能力。人才和组织的学习能力是个人和组织在复杂社会竞争中成功的根本保证。学习能力有时也叫做“学习力”。有关学习能力的论著已有不少,但基本上停留在各位作者的个人感悟,没有一个学习能力的逻辑定义,就无法明确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因而就无法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势科学的视域中,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个人或组织具有的内在信息力”。实际上,人们对于不同的问题,其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一些人对于这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很强,一些人则对另一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很好。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问题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对于不同的问题的敏感性和喜欢程度不一样。所以,在文章之一中就指出: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其一,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的有序结构;其二,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一个人对有关问题的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越高,对有关问题的知识越有兴趣,对该种问题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这虽然与人们的日常学习经验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当势科学理论将教育作为科学研究而不是文化研究之时,就不能停留在这种经验的感悟之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样两个要素就能构成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公式(2)就是学习能力的逻辑化科学化的表达。学习能力是个体和组织的一种内在的“信息力”。

由公式(2)可知,人们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结构越有序,即原有知识差别越大联系越紧,即a越大,信息力F越大,学习能力越好。人们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越感兴趣,即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的粘性越大,即阻尼m越大,信息力F越大,学习能力越好。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即环境系数,F越大,信息力也越大,学习能力也就越好。这恰恰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因为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人们工作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小,人们越感到迷茫和困惑,就越需要通过学习消减不确定性,增加成功的几率,所以就越渴望得到对于某种问题的知识,对于该种知识的学习能力就越好。

从公式(2)可知,提高学习能力只有三种途径:其一,提高a值,即随时整合个体原有的知识,使其有序化,不断地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知识有序化的根本路径;其二,增加m值,即保持对事物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敏感性,广泛地利用现代媒体阅读真正具有信息量的、内容差别大又联系紧的读物或视频,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其三,增加f值,即增加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看起来与一般教育学及社会学理论都在研究如何消除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背道而驰,然而却恰恰是势科学理论揭示的人才成长的根本机制。实际上,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在一个“张嘴吃饭、伸手穿衣”的确定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肯定无法参与社会竞争。不确定性能够成为推动人才成长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不确定性的本质是环境信息量大于主体信息量,从而形成对于主体成长的信息势而推动主体成长。增加环境不确定性的根本路径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大风大浪中,在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挑战的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催生求知的欲望,由此而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逻辑定义给出了提高学习能力的科学的可操作途径:除了不断培养个体或组织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或组织具有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民主氛围和当下接受的教育信息势),个体或组织要经常注意整理已有的知识,特别是要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来统摄原有的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形成一个具有逻辑结构的“框架”,这种框架结构也许具有不少“空缺”(既具有差别又联系紧密),但正是这种“空缺”的功能,使实际的学习过程具有一种“微缩海绵”的效用,一遇到水分(知识)就立刻吸收,而且吸入的成分是按照需要嵌入到合适的知识结构位置上,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有序,进一步强化了学习能力,形成正反馈式的良性循环。而传统教育奉行的“知识基础要求扎实”的教育理念,则与科学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恰恰相反。如果知识基础扎实再扎实到“铁板一块”,那将是“刀枪不入”,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也就无法继续了。在扎实的“天衣无缝”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学习,只能是“强行塞入”,与自动吸入的结果完全相反,自动吸入的知识会“各就各位”,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有序,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能力,而强行塞入的知识则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混乱无序,从而进一步损伤了学习能力。杨振宁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他在谈到美国的学习经历时指出,盖尔曼与他是同学,开始他总觉得盖尔曼缺少许多应有的知识,似乎美国的教育太差,但最后人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三夸克理论的创立者正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尔曼。

所以,按照势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知识的重复往往是对智力的伤害”。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小孩为了上一个名牌高校而不止一次地选择补习,从局部看完全损害了小孩的成长能力,从整体看如此多的“补习教育”抑制了许多人才的成长,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竞争力。所以,国家应该出台有关政策来取缔一切高考的补习教育。

推荐访问: 过程中 作用 能力 成长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