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面向21世纪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面向21世纪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时间:2022-03-12 08:29:01 浏览次数:

摘 要: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领域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为了尽快适应生物学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首先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其次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份及15个知识体系;最后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可以概括为目标明确、重点突破、通专结合、配套建设。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领域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在适应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形势下,经过专业调整,于1998年正式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该专业的设立旨在适应生物学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服务于我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該专业从设置之初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办学和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3年全国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办学点达到169个,在校生人数5万余人,分别占全国生物类专业办学点总数的30.1%和全国生物类专业在校生总数的33.2%。与1997年该专业设置初期相比,生物技术专业在校生人数增加5.5倍,年招生数增加4.9倍,生物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少数的理科热门专业之一。

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膨胀,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显出来。特别是新办该专业的学校办学积淀少,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有待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强化。据调查,目前不少学校开设的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大同小异(多数学校课程差异不足10%),特别是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差距较大。我校于2004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到2008年,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几经修订,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思考。

1 目标的定位

21世纪,随着我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分支众多涉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农业、医药、轻工业、食品、环保、海洋、和能源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生活和思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生物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商业产品,因此,与许多科学研究不同,生物技术是研究与生产一体化模式的典范,实际上,许多生物技术公司的领导人本身就是分子生物学家。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技术这一领域,技术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还涉及政治、法律、管理、道德、伦理、决策等一整套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因此,我们认为,21世纪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工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确定的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的、素养全面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

2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体系

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等特点。由于本科教育的四年中难以同时实现宽广的基础和全面扎实的专业教育,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重点应在于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但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目前还难以完全实行“通才”教育,因为学生大学毕业后,专业知识和技能仍是人才市场上寻找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除了“厚基础”外,还要给予必需的专业训练。

按照上述观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份及15个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包括:①人文社会科学,②自然科学,③经济管理,④外语,⑤计算机信息技术,⑥体育,⑦实践训练等。

专业教育包括:①生物科学与技术基础,②生物技术专业,③专业实践训练(含综合论文训练)等。

综合教育包括:①思想教育,②学术与科技活动,③文艺活动,④体育活动,⑤自选活动等。

3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设置及其主要特点

3.1 课程结构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出发点,我们将课程共设置六类:

①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两课”、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

②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数理化课程。③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按“6+4+X”模式,其中“6”为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6门生物学基础课;“4”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X”为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作为补充。④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共设置生物制品、农业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三个模块,每一模块构成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⑤公共选修课程:为全校性综合素质类公共选修课(包括高校校际公共选修课)。⑥实践性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劳动、国防教育和社会实践等。

3.2 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3.2.1 基础教育平台宽厚

强调基础的意义在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潜能和悟性结合,将内化为学生的科学与文化素养,去开辟新的领域,适应新的事业。再者,生物学与数理化等多学科的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新方案中除了确保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学时数外,学科基础平台的数理化课程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专业基础平台的“6+4+X”模式中,“6”和“X”均为生物学基础课,并与生物科学专业打通,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还具有宽厚的生物学基础,因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根据个人发展进行分流。例如,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而根据以往的就业情况,毕业生中会有1/3以上的学生选择深造,宽厚的生物学基础就为他们提供了可能性;另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宽厚的基础教育平台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3.2.2 选修课体现了“通专结合”、“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原则

必修课不分专门方向,但专业选修课通过设置模块构成专业方向,使学生可根据志愿和人才市场需求,自主选择专业侧重点(方向)。同时,选修课强调体现一个“新”字,一是根据我院的特点,开设不同特色的选修课,二是选修课程种类多,充分体现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成果。同时考虑到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数会到企业和各级行政部门工作,对他们来说,只有把相关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本方案在选修课中列入了一定比例的偏重应用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如药用生物资源与利用、药物分析与设计、生物制品检验检疫、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设施园艺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生物技术应用与安全性评价、食品微生物与检验等。

3.2.3强化实践性环节,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性环节基本按3+1模式安排,即3学年课程教学加1学年专业实习及论文训练,两个暑假短学期安排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以下能力: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工艺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淡化原有课程的界限,按照实验技术层次或内容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了细胞与显微技术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化技术实验、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六大基础实验模块,并在实验内容上协调安排,避免重复,增加了相当比例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与之相应的采用了“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管理机制,将实验室做了整合与调整,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减少了实验内容的重复交叉,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便于统一管理。

3.2.4 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新方案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两课”课程共9学分;完成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体类等公共选修课至少10学分,这些公选课大多为五校联合编写的第一批通识课教材所对应的课程,能比较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我们还把“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补充,积极开展如科技、文艺等学术讲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各类社团活动及兴趣小组;早锻炼及体育达标等活动,一旦时机成熟,将把“第二课堂”正式列入培养方案,明确规定需修满的学时数,保证此环节能按计划执行。

3.2.5 学时安排

总的原则是压缩必修课程,扩充选修课程,增加实验和实习环节。新方案的总学时从3048学时减为2844学时(含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课程);必修课和必修课中专业课占总学时数的比重分别降为75%和29%;选修课比例由原来的20%增至25%;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所用时数由24周增至28周;利用寒暑假的短学期、双休日和其他法定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3周。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大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J].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0-33.

[2] 许志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63-66.

[3] 许丽英.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15-17.

[4] 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79-83.

[5] 李蔚,张文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本硕培养过程[J].高教探索,2001,(3):32-35.

[6] 杜瑛.我国一流大学课程体系建构初探[J].高教探索,2003,(2):25-27.

致谢: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受到本院余建军、贾秀英等老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一并致谢!

推荐访问: 人才培养 生物技术 面向 方案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