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从中职《病理学基础》中透视知性文化教育

从中职《病理学基础》中透视知性文化教育

时间:2022-05-19 17:45:03 浏览次数:

摘 要:知性文化,即人们能够意识到的“文化”,主要代表了人们主观的文化主张。从病理学基础这一重要桥梁学科中,挖掘汉语言的知性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医学术语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对汉语言文字的音、义、形进行准确辨析,提高文字功底,从而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病理学基础;知性文化;中职护生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医学分支学科应运而生,它们旨在从不同层次角度、用不同研究方法探索正常和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为防治疾病、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服务。其中病理学长久被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与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联系密切,它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阐明疾病本质,为防病治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也是中职护生学习护理临床课程的坚实理论基础。

护理专业所服务的对象是生活中受社会环境、心理、生物等因素共同影响的人,作为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及社会服务能力,还应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病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护士以后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发展。发掘《病理学基础》课本中适合中职护生认知水平、生理发展及心理特点的知性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本课程学习,牢固搭建基础医学与专业课程间的桥梁。

首先,《病理学基础》中渗透的知性文化表现在知识层次上。该书可供中专、中职护理专业及医学技术类相关专业使用,附有典型病变彩图,文字简练,各级标题以彩印区分,形式新颖。课本知识体系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1~9章构成总论,是疾病的共同规律,主要介绍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内容,为各论的特殊规律奠定基础,按照“总—分”框架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

第10~14章构成第二部分——各论,详述了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各系统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等。每系统疾病的阐述遵照“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结局和转归”的思维模式,规律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发展与心理特点。

其次,《病理学基础》渗透的知性文化也表现在知识点关联性的建构上,多处以直观视觉展示。如应用列表比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比较等;运用结构框架图的有:发热的发生机制,休克各期临床表现及机制等;知识链接涵盖有白细胞趋化作用,发热处理原则,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及预防等迁移知识。

以此建构的知识关联体系,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双重效果,提高了中职护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他们宣传和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积累了原始素材。

再次,《病理学基础》中渗透的知性文化更凸显在语言艺术上。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们思维和交流的共同语言,语音又以语言为载体,本课程很多医学术语运用汉语言的多音字与近义词。因此,将语言文字教育贯穿于专业学科之中,提倡咬文嚼字,鄙视不求甚解。

二、近义词的汉语文化

1.坏死与梗死。坏死: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其基本表现是细胞水肿、细胞器崩解和蛋白质变性。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梗死一般是由动脉或静脉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2.栓塞与阻塞。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水流、血流、交通等因被某物堵塞而不能通过。

3.氧容量与氧含量。氧容量:是指100 mL血液充分与氧接触后的最大氧含量。它表示与单位体积完全氧化的血液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氧气量。氧含量:是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反映血液中氧的实际含量。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的工具和媒体,是一种行业性的特殊交际语言,科学加艺术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果。以上病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汉语言知性文化,需要我们恰当运用教学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天津大学宗文举等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的教师“应该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一副能够鼓动人心的口才、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一颗热情的心、年轻的心,有着温和的性格及强烈的责任心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内涵的渗透与传承,不仅能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内驱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交融”。由此可见,将知性文化教育加以挖掘并融入专业学科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杨冬芬.关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材改革的思考[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编辑 张珍珍

推荐访问: 病理学 知性 文化教育 透视 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