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16 10:25:03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对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能力培养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于能力培养构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人才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

目前我院正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本人通过对一些先进院校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与调研,总结一些有益于我系专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以助于正在本专业建设的其他院校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1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1.1职业素质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学生在校期间既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更要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未来进入职业生涯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加体现了这一点,经过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教学,达到零距离就业,减少或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后实习和适应阶段时间。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校企合作期间学生要经常深入工地现场,充分利用企业的大量丰富的资源,参与施工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把自己视为项目的一份子,积极主动参加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学校教师起到组织和管理的作用,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学生的师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员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提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被企业录用,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最终目标。1.2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它可以通过院校教育把企业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之中,从而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对口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院校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那么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包括生产条件和职业环境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就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来进行设置,首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第二方面专业课程,就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主,具备企业要求的工程管理型人才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满足了企业对未来员工的需求和现在员工的培训,同时也使高职教育本专业学生培养更具方向性,达到企业与院校双赢的效果,是高职教育必走之路。

2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对学生培养规格的要求

2.1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根据其具有的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主要是由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的: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环境多变性、知识复杂性、技能的经验性及团体合作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实践能力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特色要求的反应,是本专业学生必备之能力。

为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圆满的完成企业和社会赋予的工作任务,首先就要了解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为此本人对一些高职院校本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行业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家公认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概预算的编制能力、工程造价控制能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合同管理的能力、建筑造价软件熟练使用的能力。

2.2 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根据本人对各个高职院校本专业的调研结果和本专业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造价及管理、编制招投标文件、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等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六项,分别是:①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③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④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⑤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⑥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八项,分别是:①具备依据实际需求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能力;②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测量、绘图、实验能力。③具有从事工程造价及管理的能力;④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参与招投标活动的能力;⑤具有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⑥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⑦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⑧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五项,分别是:①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②具备获取新知识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③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④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能力;⑤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

明确了本专业的能力要求,就可以相应的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课程与能力要求对应起来,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3.1能力培养

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是学校、企业和社会、家长多方面多角度共同关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尤其企业和院校更加的关心和努力的方向。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就要为能力培养服务。在明确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就要进行调研学生在未来企业所从事的就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实施在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双证书”。

以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前提,以培养八项专业能力为主线,主要设计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个教学课程体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真正做到“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更重要是培养学生亲自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领会和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反过来学生通过实践,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从而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在那些知识方面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实现“理实结合”、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经过真实模拟工程管理场所及工作任务,使学生全方位获取实践经验,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经验,这个经验不只是专业方面的,而且更多的是与人沟通、团结合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达到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2 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适应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采用“理实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主要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展开的,在分析了培养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方向,设置相应课程体系。首先根据基本能力的要求,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相应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治、高职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AutoCAD、体育等课程;第二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满足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需求和学校对人才培养知识的全面性要求,相应设置了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识图与构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测量、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分析、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房地产开发等;第三在综合能力方面,主要培养未来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等,相应设置了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管理实训、工程基础与主体分部工程验收及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实训环节等,主要目的在于模拟真实场景和氛围,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更好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上手快,更好地胜任工作。

4 实训环节教学方法

实训环节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训环节的教学方式方法、考核的形式等都会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4.1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服务面广,涉及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维护管理,即保修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建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即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是投资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与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和运营阶段的物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未来工作职业能力的集中训练环节,是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综合实践新模式。实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本专业实践环节, 以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综合实训项目是以建设工程的建设程序为顺序, 将各门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建立以核心专业课程为主干的实训项目体系, 使每门专业课程在体系中得到合理安排。根据课程需要建立实训课程及其实训室或实训场地,真实模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现场的气氛,将课程、教室和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一些比较先进的院校本专业的实训课程设置情况,总结出目前普遍采取的实训项目有:①施工图的预算编制(包括预算软件的应用);②建筑工程测量;③建筑材料检测;④招投标阶段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及签订合同现场会议;⑤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会议等。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招投标阶段实训项目课程,根据实际工程的招投标资料,如某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会议,首先在招投标实训室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需要几个投标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投标人由几组学生扮演投标的施工单位,分别编制投标文件,对工程进行投标,其中主要投标内容不近相同,如工期、投标报价等。然后进行开标会议,不同投标单位在规定时间、地点递交投标文件,并进行资格审查。然后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开标、评标、谈判,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最后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施工组织设计、造价管理知识、经济学、评标打分能力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计量与计价能力、施工技术能力、投标技巧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通过招投标的全过程实演,学生从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领悟更加深刻,也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积累经验。4.2 采用先进的教学和考核方法

在确定“以岗位需要为目标,做到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指导方针之后,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形成适合高职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目前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有:①项目教学法;②案例教学法;③现场教学法;④模拟教学法;⑤角色扮演教学法;⑥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手段采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如:CAI课件演示、视频录像、实践操作、现场参观、网络虚拟等。

在考试考核方面,采用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操作分离考核的模式,即考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采用闭卷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采用开卷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模式,也就是课程完成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地方、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占有本门课成绩一定比例,如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建筑施工等专业课程结束后,参加当地建委组织的施工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资料员、监理员等资格考试,即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也获得了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取得“双证书”,为走向工作岗位和求职增加竞争力,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1]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5):120-122.

[2]单洁明.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9):13-16.

[3] 苏莲萍, 李光辉, 王胜明, 杜绍堂.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环节建设模式的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

推荐访问: 专业课程 高职 体系建设 工程管理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