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环节质量管理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安全性的效果

环节质量管理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安全性的效果

时间:2022-03-12 08:11:26 浏览次数:

zoޛ)j馓-׽u]n~v۞;:㝹M4i<]-t׍7ܞH~j_uO4^4m5]t8^r.)B楊܌jvzgȚ)iʇӺj+=bz{li^&^,ڶ*'!4(n(CZ,Fz'j_
zǚh蠜ǝƥEj!M}׽u׾rӛ-)zb^}y*b){azƟzܨ~^e)z^uǧz(騮ǭEj{+h
M{n\jǬnj؞0O  j^ͫbxbpzyاay'%.'%x:ƬzƧvk஋)楊ܦjvzgjǬo*ڝ&zZnWzhu8^޷&vjםױzˆ+lrjE.z-jXr'^Ǩ}&XjبƟj^ͫbxnǫbx+pjηbrȠ'q)h텩텫b^r`۾6Nڵwgj^ͫbxnǫbx+|۞azhjX*'^޲('j{e텩톋{ay'%.9٩M4Nޭz-jج'\	~'M9
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12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患者中男27例,女35例,年龄26~68岁,平均(40.98±2.73)岁。其中,肺癌患者20例,胃肠癌患者17例,乳腺癌患者13例,淋巴瘤患者12例。观察组63例患者中男27例,女36例,年龄25~69岁,平均(41.28±3.82)岁。其中,肺癌患者21例,胃肠癌患者17例,乳腺癌患者14例,淋巴瘤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置管前,应用B超对双侧肢体血管进行术前评估,根据患者实际血管情况,来确定穿刺部位、方式等,选择弹性良好、粗大充盈的血管,在B超引导下置管。在专门置管室内进行操作,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同时护理人员穿无菌衣、戴口罩等,并铺手术巾最大化,详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告知导管相关维护知识等常规护理,并定期检测患者各项指标。

观察组实施环节质量管理,具体如下:(1)置管操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培训。置管前详细评估,了解患者肿瘤疾病发展情况,并制订科学、详细的置管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穿刺规范、置管操作规范进行操作。(2)管道维护。及时了解患者导管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加强日常生活活动指导,指导患者如何适当锻炼。加强防脱管指导,对于活动量大者,应用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而对于贴膜易松动者,应用HP贴膜固定。做好冲管封管护理,治疗后,及时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冲管封管。详细观察、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处置、上报,并填写维护记录单。(3)宣教及出院后随访宣教。置管后,嘱患者尽量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告知患者可适当活动,多做握拳动作,增加置管侧手部活动,每天可握拳200~300下,并全面观察患者身体反应,嘱患者尽可能避免患侧弯曲、淋浴、负重等。出院后,告知其定时来院护理,若置管侧肢体出现红肿、皮疹、疼痛、酸胀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来院处理。(4)拔管质量跟踪。规范拔管操作流程,拔管前,行血管超声检查,确认无血栓形成后,方可拔管,并采取导管前段、皮下段标本,行微生物学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于维护单上。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安全性。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判断,并发症主要包括导管脱出、导管堵塞、血栓、血流感染、局部感染及静脉炎。(2)对比两组相关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一次置管成功情况及微生物送检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微生物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肿瘤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生率、病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4]。对于肿瘤的治疗,临床常应用静脉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常需行PICC置管,来建立静脉血管通路[5]。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由于置管时间较长,再加上化疗过程中,相关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管路堵塞、血栓形成、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6]。故给予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有效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以往常常采取常规管道护理,但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随着医院护理环节质量模式不断改进,环节质量管理得到广泛应用,为对比何种质量管理方法安全性更高,特做此研究分析。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微生物送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主要通过对PICC置管各个环节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控制,来规范各项操作,避免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在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中,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制订详细的置管操作规范,能够更好地规范PICC置管操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肿瘤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导致其血管条件较差,因此置管前,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肿瘤疾病发展情况,可根据其实际血管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穿刺部位、方式等,进而显著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同时避免选择细小静脉血管进行穿刺,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护患者外周静脉[8],可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减少置管后并發症的发生[9]。按照无菌穿刺规范、置管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即专门置管室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同时置管时铺手术巾最大化,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最大的无菌屏障,降低置管后局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指导患者选择适当锻炼方式,多做握拳动作,增加置管侧手部活动,促进上肢血液的回流,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10-12]。告知其定时来院护理,若置管侧肢体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来院处理,显著提高PICC质量管理。加强防脱管指导,即应用导管固定器或HP贴膜固定,可有效避免各种非计划导管脱出等情况的发生,使其较长时间保留在血管内。做好冲管封管护理,如应用肝素盐水等,可有效避免药物、血液沉积于导管内壁,防止导管堵塞。详细观察、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处置,可显著延长置管时间。规范拔管操作流程,并行微生物学检测,可显著提高微生物送检率,有利于PICC质量管理。但受样本容量、研究时间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能存在片面性,因此,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对于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来说,采取环节质量管理,可显著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宋亚兰,覃惠英.PICC相关知识对 PICC 置管肿瘤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6):4-7.

[2]黎逢弟,陈其欣,练国香,等.预防PICC置管时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改进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12.

[3]赵春荣,刘长柱,高彦春,等.床边胸部 X 线摄影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4):1604-1605.

[4]刘长梅,袁秀梅,魏红.PICC 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1):100-101.

[5]张纯,王成林.PICC 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30(21):47-48.

[6]郑艳,侯铭,唐英,等.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健康管理知识和方式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4,21(13):1-4.

[7]储小红,虞华,康群,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221-223.

[8]李晓辉,朱琼丽.PDCA循环结合微信平台在 PICC 导管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4):1287-1290.

[9]范红菊,李玮玮.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74-175.

[10]郜艳丽.健康教育对PICC患者认知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5):133-134.

[11]俞素琴.肿瘤患者 PICC 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9):139-141.

[12]周俊芳,胡素容,吴英,等.同伴教育在 PICC 置管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127-128.

推荐访问: 肿瘤 质量管理 安全性 患者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