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浅析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时间:2022-03-04 08:22:11 浏览次数:

摘 要: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本文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和发病条件,了解到水稻稻瘟病是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对水稻生产威胁非常大,一般减产10%-15%,从而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方法,采用抗性品种选育、合理栽培管理技术和高活性生物农药三者综合利用将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稻瘟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是非常重要的世界性稻病,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该病是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对水稻生产威胁非常大,一般减产10%-15%,局部田块甚至会颗粒无收,危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有差别,下面介绍一下稻瘟病具体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识别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以发生,为害秧苗、穗、节等,根据不同的被害部位,分别称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准确的识别其症状,对于判断病情和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要。

1.苗瘟。发病时主要表现在水稻幼苗期的叶片上,形成浅褐色、条形或不规则病斑,有时也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菌层。

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1) 慢性型病斑。在气象条件变化大时产生,或由急性型病斑转化的,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可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2) 急性型病斑。在有利于发病的气候条件下,氮肥施用过多,在感病品种上常产生椭圆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表面密生青灰色霉,这种病斑发展快,常是叶瘟流行的先兆。

3.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一、第二节,节上初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成环状扩展,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以至形成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以后病部向下,向上扩展,长的可达2---3厘米,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

5.谷粒瘟。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使整个谷粒变为暗灰色的秕谷。发病迟的常形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二、发病条件

1.品种抗性。品种不同,其抗性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现在种植中所用抗病品种多是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病性,而使病害发生。

2.菌源数量。选种时带病种子多,又没有进行浸种消毒,越冬菌源多,发病非常严重。

3.气象条件。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和风。分蘖期高温、阴雨连绵、多雾形成高湿、低温、寡照的环境,可降低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叶瘟发生。

4.稻田管理。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稻株体内氨态氮和游离氢基酸含量过多,碳氮比降低,硅质化减弱、硅化细胞数量减少,加之株间郁闭多湿,既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又削弱水稻的抗病性,经常冷水灌、深水灌等,会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

三、 防治方法

稻瘟病系气流传播为主的多循环病害,采取以消灭越冬菌源为前提,选用抗。病丰产良种为中心,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

1.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注意生理小种变化,以防品种丧失抗病性,最好不用单一品种,可以用2~3个抗病品种搭配种植。

2.加强种植管理,提高稻株抗病力。

(1)從移栽到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在移栽后35~40天是长叶、长根、出分蘖的时期,肥、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进早发(晚发有利于发病),争取多穗,并为穗大打下基础,因此,基肥要足,追肥要速,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基肥宜选用测土配方专用肥,追肥宜选用硫酸铵),插秧后灌护苗水(浅灌)促进早分蘖,分蘖盛期前适当控水,促使稻株长根,抽穗期灌1~2寸水,满足花期需要,灌浆期湿润灌溉,有利于后期活杆成熟,减轻发病。

(2)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肥水管理主要是养根促叶,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达到活杆成熟,病轻高产。灌水以浅湿交替为主,杜绝靠天降水的错误做法。尽量少施或不施穗肥,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

3.抓住关键,适时喷药预防和治疗,原则是早抓叶瘟,根治穗瘟,实行穗瘟常规预防制度。

(1)叶瘟防治。加强田间检查,尤其是在水稻分蘖盛期,水稻长势繁茂时和上一年度稻瘟病重发区更要加强,当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打药封锁,可选用治疗性药剂如“富士一号”、“使百克”等。如叶片上出现急性型病斑,特别是逐日增加,若气象预报将有阴雨天气,还应对未发病的地块进行大面积预防,可选用“三环唑”等药剂预防,并适当晒田。

(2)穗瘟防治。因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高抗稻瘟病的品种,所以,如气象预报在抽穗期长时间低温或有阴雨,应在破口期立即进行药剂预防,可选用“三环唑”类药剂,间隔6天,施用1~3次。

(3)药剂使用。

① 40%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一号乳油: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叶瘟病早期预和防初发期治疗,常用浓度1000倍液,亩用制剂量60~75毫升。

② 20%三环唑。内吸性能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但该药需掌握在病菌侵染前使用。

③ 25%使百克乳油。该药剂对稻瘟病有极强的治疗作用,并且属低毒杀菌剂,可用于水稻的绿色食品生产田,亩用量40~60毫升。

④新克瘟散。对稻瘟病有相当强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该药属有机磷酸酯类杀菌剂,尽量不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田中应用,亩用量100~133毫升。

参考文献:

[1]王巧兰,郭刚;水稻稻瘟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2]罗琼,曾千春,周开达,胡延玉,汪旭东;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杂交水稻;2000年03期.

[3]刘二明,朱有勇,肖放华,罗敏,叶华智;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持续控制稻瘟病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4]李仕贵,王玉平,黎汉云,周开达,朱立煌;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水稻的稻瘟病抗性[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5]徐瑞富,刘鸣韬,陈守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年02期.

推荐访问: 稻瘟病 水稻 浅析 防治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