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青少年问题行为解析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青少年问题行为解析

时间:2022-03-16 10:04:26 浏览次数:

【摘要】社会建构论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社会建构论看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受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在交错的社会关系中由他们对事物意义进行建构的结果。应以动态性和发展性的视角来看待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从关系入手,从文化入手,促进他们行为的积极建构。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自我植入 意义的建构 文化背景社会建构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受到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影响,对传统的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性的观点。它反对经验实证主义在解释心理现象时所持有的反映论观点,而是更多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个体心理现象具有建构性。

社会建构论有几个基本主张。首先,它强调认识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次,社会建构论认为认知的建构带有明显的社会取向,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决定了个体认知的类型。此外,社会建构论强调认知的建构是一个动态性、发展性的过程,在认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建构过程中,主体的内在特性、客体的外在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因此,社会建构论注重对个体之间的对话沟通、互动协商等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的研究。综上所述,社会建构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新视域,在这个视域下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我们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青少年更易产生“自我植入”而形成特定的人格

在社会建构论看来,实在是社会的建构,人格作为一种精神实在,同样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本身就是流动的、可塑的、非本质的。个体自我的某些成分不是一直存在于个体的内心的,而是随着现代性话语的变迁被植入内心的,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或人格特质。因此,我们应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去研究人们是怎样建构人格这些“实在”的。

人格的建构有一个较长的历程,青少年是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开始尝试了解并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由于青春期半幼稚半成熟的生心特点,个体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评价和感悟还不够全面、透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中更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人格尚未定型,外部的价值观很容易植入到他们的人格建构中。玛丽·格根曾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过研究,研究发现所有样本都报告有“自我植入”的经历,而这种被植入的自我是其行为的榜样和“立法”,这意味着青少年人格强烈的社会建构性。①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期,如果负面的属性植入到人格的潜意识中,他们就很容易倾向于将这些负面的属性带到他们处理的任何事情上去,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源于青少年对“意义”的不同建构

社会建构论认为,在个体之外确实存在一个客观的世界,它是独立于个体的,但是它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真正对人产生影响的是那些被个体经验过的事物,事物的意义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个体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客观实在互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同样的客观实在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

社会建构论关于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来源于符号互动论,它认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这些意义的赋予是由个体自身来决定的。青少年的种种问题行为是在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中自己建构的,而并非是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机械性的反应。默顿曾在193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含义是如果人们把某种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最终结果也必然会成为真实的。从本质上而言,这里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指一种假构的设想、期望或预测,正是它使得个体按所设想的情境去行动,结果那些最初的设想、期望和预测就变成了真正的结果。青少年对情境有自己的定义,他们不断地解释所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情境定义和对世界意义的不同建构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行为,亦是造成其问题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问题行为对青少年的意义在其社会关系中得以体现

社会建构论主张从特定的文化历史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出发去理解青少年的种种问题行为,主张从关系的角度去寻找那些问题行为对他们究竟产生了什么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各种冒险行为不是他们的个体行为,而是产生于他们的种种关系之中。②在对一些问题青少年的访谈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打架让我在别人面前很有面子,在团体斗殴中冲在最前面会增加别人对我的敬重。”从青少年的这种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是外界环境因素的直接结果,而是青少年们通过这些社会关系来证实内心自我、明确自身角色的过程。

此外,被标签为“问题少年”,在社会建构论看来,这是社会建构或“贴标签”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这个标签是在青少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中被界定的,它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构生成的。同时,这些综合因素毫无规律、杂乱无序地交织在一起,在这些因素中,孰轻孰重都应以当时具体的感受和具体的情景来定,不存在任何一种被认定的必然和本质。因此,我们也应以更宽容的视角来看待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这也有利于他们的改造和成长。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

俄国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内化理论认为,人所具备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认知、情感、人格等,都是在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之下,以符号和语言作为高级心理工具而获得成长的。人对被感知的对象,有着“内模仿”的本能,在各种活动和交往形式中,人会把外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变成自身内在的一部分,进而有意识地指导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最终完成高级心理机能的不断内化。

社会建构论的文化内化理论就是在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不仅仅是个体的发展,也是一个社会文化历史参与的过程。正是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借助于一定的文化历史支持来参与某一群体的实践活动,并将相关认知内化,最终形成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解析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些建构又如何受到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当然,青少年对于文化的内化模仿也不是完全盲目的,他们是有选择性的,对于那些刺激的、新奇的或是与自身生心相关的文化因素,他们更倾向于去模仿。久而久之,这些行为就内化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了。

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剖析

社会建构论认为,任何客观实在,包括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现象都是由个体主动建构的,而非最终真理。我们不要以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对于这些心理和行为现象要持动态性和发展性的态度,一切都在建构之中,那些可能被认定为问题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并没有被固定下来,而应将其看作动态的、发展性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应静态地、固化地去看待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需要意识到青少年那些被标定为问题的行为并非是其本质性的行为,而是在其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中逐步生成的。从社会建构主义论的思维范式出发,应将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本质性认识转变为动态性和发展性的认识,应该看到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在其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生成、发展变化的。③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会在生理上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同时他们的生命也会不断体验、不断感悟外在的社会情境并最终生成意义。不能预先假定青少年的行为本质,应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看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偶发事件,一次小小的失误。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能以平和、淡然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在寻求问题行为的解决方法时,也能够以发展性和动态性的眼光来具体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社会建构论是心理学界一股重要的学术思潮,它对于研究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以及探寻解决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建构论的视域下,从他们的实际生存状态出发,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在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去研究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去寻求积极的解决方式,最终实现对他们实践性的、具体的、终极性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课题“未成年犯人生规划心理辅导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190005】

【注释】

①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②Gergen. K, Lightfoot, C. & Sydow, L:"Social construction: Vistas in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Vol.2, 2004, pp.114~117.

③赵翠兰,苏春景:“对‘问题学生’认识的思维转向―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一期,第95页。

推荐访问: 视域 建构 青少年 解析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