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中的学校德育

构建和谐校园视域中的学校德育

时间:2022-03-14 10:04:28 浏览次数:

学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德育优势,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学校德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1.德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德育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方式,营造良好和谐的内部关系,缓解各方面的心理、生理压力,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党团组织、学生政治辅导员、学生管理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架设起多方面的沟通渠道,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状态发生以前,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

2.德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作用

第一,德育的导向功能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理论武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等方面的教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中,起着主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的全面提高,从而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武装。

第二,德育的调节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德育可以通过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

3.德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德育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高度一致,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创新管理制度,严明组织纪律,规范思想行为,对违法违纪违德者进行严肃处置和认真诫勉,保证学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之才,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加强基本国情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保证学生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

二、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消极因素

目前,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文化的冲突、价值观念的碰撞,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学生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显著增加,这些使学生思想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况。

一是价值取向冲突。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有些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道德困惑。

二是心理不和谐。面对学习、就业等竞争压力,有些学生心胸狭隘,不懂得宽容和妥协;有些学生思想偏激,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反感,对老师、辅导员的批评教育拒绝接受,甚至怀恨在心,缺乏理性思考,缺乏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情感淡漠;有些学生过分争强好胜,缺乏毅力,缺乏进取精神和承受力,稍遇挫折,便斗志全无,灰心丧气,把责任转嫁给社会和他人。

学生的这些不和谐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将不利于学校的和谐与发展。

三、加强学校德育构建和谐校园

1.更新德育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关注学生的需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转变传统的学生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2)坚持主导思想一元化与教育内容多样性相统一的德育观。在学校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背景中,要使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谐共处,一方面,要坚持主导思想一元化。一元主导是多样性的主宰和灵魂。另一方面,必须对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给予尊重、团结,求同存异。一元主导并不排斥多样性的存在,只有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有机统一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因此,德育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素质的多层次性和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实施德育目标的层次性。

2.拓展德育内容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生之所以有困惑和自身价值冲突,主要是因为缺少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个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了这些,就有了大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就能够科学地认识各方面的问题,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实现自身的和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强大的维系作用,学校应在学生中开展“文明、诚信、礼仪”等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守纪、谦虚礼让、和谐相处的良好品德,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3)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是和谐校园的心理基础。人们只有处于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构建和谐校园。由于当代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影响校园和谐。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等活动;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4)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处理好校园内各个利益群体和个体的关系,特别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善良豁达的性格、宽广的胸怀,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拓宽德育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的主渠道。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其次,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紧密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再次,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德育功能,广大教师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深入开展切实有效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德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3)寓德育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之中。从一般意义上讲,德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的。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问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因此,要寓德育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之中,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对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消除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

参考文献

[1] 马新发.抓住根本夯实基础把握关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2] 郭平安.创新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责任编辑付一静)

推荐访问: 视域 构建和谐 学校德育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