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55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55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间:2022-03-10 08:17:22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慢性胃炎患者, 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好, 患者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 并发症少, 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中医;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65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致病原因多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胆汁反流、环境变化、长期精神紧张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1-3]。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出血等情况。中医辨证疗法体现整体观, 除了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作用突出, 对患者的远期健康也起到了很好保障作用。慢性胃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很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加重, 引发胃黏膜糜烂、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4]。本研究作者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确诊为慢性胃炎的110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存在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胀气、反酸厌食等症状。且经电子胃镜检查, 患者胃部均出现水肿、黏膜充血, 呈现花斑状或者痘疹样改变, 伴随着黄白色或者灰色分泌物附着, 可见散在性或者局限性的出血点或糜烂。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35.6±3.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36.4±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口服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用药单一, 希望内容丰富点](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44023372), 3片/d, 3次/d。

可适量给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 如 1%盐酸10 ml, 3次/d;胃蛋白酶合剂 10 ml, 3次/d。如果患者贫血, 则给予维生素B12 50~100 mg/d肌内注射, 治疗20~30 d, 口服叶酸5~10 mg, 3次/d, 直至症状和贫血完全消失。

1. 2. 2 观察组 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 首先对患者的具体胃炎类型进行诊断, 若患者属于脾胃虚寒型胃炎, 则给予香砂理中汤, 组方为:木香、砂仁、党参、白术、干姜、甘草、法夏;若患者属于胃热炽盛型胃炎, 给予左金丸和泻心汤, 组方为:吴茱萸、黄连、黄芩、大黄、莱菔子、香附、青皮;若患者属于肝胃气滞型胃炎, 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 组方为:柴胡、赤芍、川芎、香附、枳壳、吴茱萸、黄连、青皮、白术、蒲公英;若患者属于瘀阻胃络型胃炎, 给予失笑散与丹参饮加味, 组方为:炒蒲英、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延胡、地榆;若患者属于胃阴亏虚型胃炎, 给予益胃肠汤, 组方为: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花粉、山楂、蒲公英。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酌情加减, 连续治疗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5]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4,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4, 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由于其发病比较缓慢, 且症状不十分明显, 往往得不到患者的重视, 导致病情发展, 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现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外, 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6-10]。因此治疗该病不能仅依靠正常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应要求患者注意生活和饮食习惯, 尽量少食辛辣、凉食物, 不饮酒, 并保证足够的睡眠及保持愉悦心情。

本次研究中, 作者选取本院11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中医治疗处方中黄连、黄芩性苦寒, 能够起到清除中焦之热的功效;干姜、半夏辛温燥湿, 具有补中益气、祛除阴邪功效;党参能够帮助受损的胃黏膜进行修复, 并提高患者免疫力;木香行气止痛、消除腹胀、调中导滞的功效;青皮消积化滞、疏肝破气;甘草对以上诸药能够起到缓和作用, 并对胃黏膜进行保护。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好, 患者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 并发症少, 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岳沿江.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分析. 医学信息, 2014, 15(7):431.

[2]常建华.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医药, 2012, 31(9):657-659.

[3]李金臣.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15):14-15.

[4]张峻山.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医生, 2015, 21(18):49.

[5]田杏红.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7):99-100.

[6]王菲, 王会丽, 娄静, 等. 慢性胃炎50例临床中医治疗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3):186-187.

[7]王先锋, 孔令辉.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0):20.

[8]刘天杰.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84):159.

[9]吕光.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1):99-100.

[10]陈斌, 刘艳红.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5(6):23-25.

[收稿日期:2017-09-05]

推荐访问: 疗效 中医治疗 临床 慢性胃炎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