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时间:2022-03-10 08:29:29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中医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总疗效、尿常规、ALB、NAG、β2-MG指标对比。结果 两组总疗效、半年后尿常规、ALB、NAG、β2-MG治疗前后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中医;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0-01

慢性肾盂肾炎病发于细菌感染,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而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笔者应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7例,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0年11月,我院门诊与收入院的74例女性患者,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712岁,病程1年-14年,平均病程685年。随机法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肾盂肾炎诊断、辩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学术会议通过的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排除泌尿系的畸形、结核、衣原体等疾病;血肌酐≥178μmmol/L;精神病、妊娠、哺乳患者;严重脏器病变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阴虚湿热型,治以滋阴、利湿、清热:土茯苓、连翘、泽泻、滑石、通草、牛膝、车前子、黄柏;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肾、健脾,佐以清热:黄芪、杜仲、党参、巴戟天、山药、泽泻、猪苓、忍冬藤、赤小豆、莲子;气虚血瘀型,治以通淋、活血、益阴:当归、白术、赤芍、茯苓、栀子、甘草、生薏米、乌药、生地榆。方法均为水煎服,每天一剂,餐后分服,早晚各一。西医治疗方法左氧氟沙星(诺洛欣,哈药三精诺捷)01g口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原卫生部与1993年发布的《新药(中药)治疗淋证(泌尿系感染)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临床体征、症状消除,2次尿常规结果正常,尿菌(-),于第二周、第六周复查为正常则为近期治愈,若半年未复发则为痊愈;显效: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菌(-);有效:临床体征症状减轻,尿常规改善明显,偶见尿菌(+);无效:临床症状及尿常规无明显改善,尿菌(+)。两组患者中痊愈随访半年。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尿ALB、NAG、β2-MG。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40系统,对资料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 论

中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记载可归为“劳淋”的范畴。《诸病源候论》中叙述“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正虚在肾,又可涉及心、肝、脾,气阴两虚、肾阳虚损可谓中医病机。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景岳全书》认为清热利涩、升提下陷、补气益肾的辨证论治原则;《政治汇补》提出虚实为纲,养阴、益气、补肾等等。由于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周期长、易复发、难治愈,在漫长的中医辨证论治中,产生许多分型和治法方药。近代中医工作者在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中也取得一定进展。本研究分为阴虚湿热型、脾肾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进行中医治疗与西医疗效对照的探讨。阴虚湿热型,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和尿痛,体温体热,腰部酸痛,口苦且干;脾肾两虚型,患者劳累发作明显,面色黯淡且黄;气虚血瘀型,患者易怒,有时腰部有刺痛感,面色灰暗。方中黄氏兼有活血、益气功能,有研究显示黄氏可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3]。杜仲兼有滋阴和壮阳功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茯苓,益脾胃肺,和中益气,牛膝可以补肾,巴戟天温肾固涩,莲子清热消火,通草、泽泻、滑石具有渗湿利尿功效,为治劳淋之主方。通过疗效对比、尿常规情况对比和ALB、NAG、β2-MG等指标的比较。ALB为大分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反应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及损伤程度;NAG为肾小管和尿道上皮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研究证明其含量与肾盂肾炎的病变程度相关性强;β2-MG绝大部分于近端小管重吸收,尿中含量增高提示,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相对对照组能较好改善肾小管功能。

参考文献

[1] 沈庆法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第1版:456

[2] 第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组尿路感染的治疗标准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4):13

[3] 袁红霞,陈艳春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97-400

推荐访问: 疗效 临床 中医 探讨 治疗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