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04 13:55:03 浏览次数:

zoޛ)j馟itgngngn@)))׮WM}4۝6基础教育的普及,强国先强教育。只有普及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我国才能拥有更多人才竞争的资本。中国要想成为依靠高级生产要素的国家,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只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让中国摆脱依赖一般性生产要素的局面。

观察表1可知,自2014 年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百分比逐年增长,保持在约15%左右,但2017年与2012年相比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略微下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2012—2017年,江苏省财政部门的财政教育投入从1 350.61亿元增加到1 979.57亿元,增长率约6.8%。教育支出虽逐渐增长,但涨幅并不明显(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因此,发挥江蘇省财政教育支出的作用,使其有更好的效果,是江苏省教育发展一直追求的目标。

江苏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自2010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就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入学和百分之百的升学[1]。众多的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人才储备库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人才的聚集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注资额多年在全国位列前茅。但投资额并不平均分布,大多注入到苏南地区。原因有二,其一是苏南地区毗邻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二是苏南地区高校众多,人力资本雄厚,促进经济创新快速发展。二者形成良性循环。相反,苏北地区高校质量与苏南无法抗衡,财政教育支出也不如苏南地区力度大,教育投入不足,经济实力也不如苏南。当前,江苏省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很多加工制造业选择到人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发展,而产业向高端攀升需要有高端人力资本的支撑,目前高端人力资本又略显不足[2]。要想在这种双重瓶颈中获胜,必须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吸引更多的人才,降低制造业的成本,同时发展更多的创新性企业。

二、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财政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按费用分类中社会文教费的一部分,是财政支出按职能分类中的教育支出[3]。教育总量投入不足说明教育的不为人们所重视。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地位一路飙升,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此类似,教育在江苏省财政支出中的地位也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步上升。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积极推行,江苏省教育财政支出与日俱增,教师队伍迅速扩大,整体素质也有了大幅提升。但自“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略有下降,该现象说明省政府的财政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不足以支撑教育的持续发展。虽然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总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超于支出增加的速度,导致江苏省的教育发展不稳定也不均衡,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教育稳定均衡发展。

(二)城乡教育支出不均衡

长久以来,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乡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收入较低,无法维持正常的教育费用。江苏省农村人口众多而经费稀少,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设施落后,教育环境恶劣,高质量教师资源匮乏。

江苏省各县级市之间经济状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人均GDP为例,2017年江苏省昆山市是人均GDP最高的县市,其人均GDP为21.21万元。而人均GDP最低的灌云县为4.54万元。昆山市的人均GDP是睢宁县的将近5倍。江苏省各县之间财政状况差别较大,与之相对的,各县之间的教育需求也不相同。经济影响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的程度又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教育需求,若二者恶性循环,将导致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市在发展教育时也慢慢落后于其他县市。

(三)地区以及校际间教育支出不平衡

江苏省有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区域内部各县与全省各县在地方教育需求方面相差较大。近年来,苏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然而,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来看,苏北、苏中、苏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未彻底解决[4]。在义务教育普及阶段,江苏省应保持各校之间的资源平衡,以确保每个学生的利益平等。但自发形成或经过评选设置的重点学校在地区内学校间享受优待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宗旨[5]。学校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有意无意导致了学校间差距逐渐加大,高资源学校招生容易且生源优越,而低资源学校招生困难且相对而言生源略差。江苏省高校云集,包括“985”“211”以及其他非重点大学等,教育经费向“985”“211”高校倾斜,使得其他高校经费远远无法与重点高校抗衡,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学校呈现两级分化,教育资源也越发不平衡。

(四)基础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机制缺乏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基础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由掌握财权的部门“酌情”分配,在此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跑部钱进”的情况,即努力争取且与上级关系较好的县能够获得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而那些真正需要教育补助的县都无法获得转移支付资金。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更愿意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发展地方经济,而减少地方教育资金的投入。

三、完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对策

(一)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支出

加大财政教育的支出,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增加财政收入。其次,还应该在法律规章中明确确定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从而确保财政教育支出能逐年增加。要使教育能持续优质发展,江苏省必然要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源。江苏省在“九五”期间积极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取得了不少的教育成果。2012—2017年,江苏省更是将教育的发展列为重点计划,财政性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1 312.7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 979.27亿元,增长幅度每年约10.17%。

虽然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势头良好,与以往相比也有不少的增幅,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教育规模的扩大,财政教育支出仍然不能支撑教育的优质发展。因此,教育发展要取得良好的成效,还需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掉以轻心。

(二)均衡城乡教育支出结构

江苏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学生也占很大的比例。政府应当进一步修改农村财政教育支出政策,改变传统的城市农村二元结构,扩大农村财政教育支出。从义务教育开始,就要保障农村的财政教育支出,确保农村学生从小就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并且要确保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城市学生相同。政策上应向农村教育支出逐渐倾斜,形成成文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提高农村的财政教育支出。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保证经费使用合理透明。适度增加苏北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改善目前农村教育的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由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在后续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关注到城乡的教育支出差距,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2016年农村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已经超越了普通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态势,表明江苏省政府已然注意到了城乡的差距,并不断地调整二者的支出结构。虽然在投入上还存在不足,但相信政府会逐渐改善对城乡的固有印象,均衡二者的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三)平衡校际间教育支出

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加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而这个阶段几乎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由于苏南、苏北地区经济能力相差甚远,苏南的财政教育支出也远超于苏北,因此,江苏省政府应该注重不同学校的资源分配,而不只是单纯地平均分配。对于重点、非重点学校的资源分配要注重平均,甚至要略微倾向于非重点学校,这样才能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在非义务阶段的教育支出方面,各高校也可以主动积极开展与社会、企业的合作,筹集款项以弥补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缺口。

(四)完善教育转移支付监督机制

教育转移支付监督机制应实现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主要针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以及预算管理两个环节,事后监督主要针对转移支付挤出效应的行为。除此之外,在監督主体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尤其强调公民监督的作用,地方公民监督应成为主要的民主监督方式。对于财政教育支出的监督,首先要针对教育投入的预算资金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资金监管,防止贪污腐败、教育资金的挪作他用的事件发生;要请专门的部门定期(最好是第三部门)对学校的教育资金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使教育经费能够合理并有效使用。最后,要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布于众,接受民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季龙.江苏省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  王辉龙.创新和富民的路径及其价值:江苏的例证[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6):109-118.

[3]  陈洋,杜宏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4,(10):111-112.

[4]  文玉钊,车冰清.“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4):120-126.

[5]  崔悦.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2015,(26):73.

[责任编辑 陈 锐]

收稿日期:2019-07-31

作者简介:金文婷(1995-),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推荐访问: 江苏省 支出 对策 现状及 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