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项目学习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项目学习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时间:2022-03-02 00:21:50 浏览次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该课程的开设是在反思传统课程观的基础上,将人们从静态的、封闭的课程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树立起动态的、开放性的课程理念。[2]因此,该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的方式上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自教育部将该课程上升为一门必修课以来,许多学校都开设了该课程,并有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但水平普遍不容乐观,大部分学校仍处于探索阶段,对该课程的定位仍比较模糊,不能充分地挖掘开发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仍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等等,而这些都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绊脚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关于教学过程的程序和结构。科学恰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探究一种与该课程特性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改善目前课程实施的现状。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一、 选定项目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主题不是信手拈来,仅凭教师的直觉或个人喜好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在选定主题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使得所选主题具有探究的价值,符合课程目标。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在项目主题的选取上要考虑到各学校及所处地理环境的资源优势,从而使得项目的实施具有可行性,能够顺利进行。再次,主题选取之前需明确学生是整个项目活动的主角,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课题。在此以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太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小竹子,节节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首先,该选题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太华小学位于宜兴市“竹海之乡”的太华镇,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为该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二、 规划主题

项目活动方案是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活动的规范和蓝图。活动方案设计的周密性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便于学生及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活动方案的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最近发展区,以此来确定项目主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有层次性,不同的项目活动应该有不同的水平要求,应该有一定的梯度;并且各类学习水平在学习目标中所占的权重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种以经历和活动为主要取向的课程,其学习目标的主体部分应该是获得某些经历和感受,学习水平的比例结构应该是经历感受水平多于反应(认同)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多于领悟(内化)水平。[3]其次,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切忌盲目随意,要对每位学生的智能优势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尽可能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状态,以便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自身的价值。再次,确定实施过程所需资源,初步规划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在规划主题的过程中,确定实施所需资源是项目有效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因为项目活动所选取的研究主题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所以在活动实施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活动探究所需的工具、联系好活动的场所和访谈的对象等;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本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该流程的编制不是由教师自己个人勾勒的,而是要由活动探究的主角——学生绘制而成,教师对其做一些适当的指导即可。

三、 实施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的实施就是项目活动方案落实的过程,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按照预设的目标和方案亦步亦趋实施的过程,随着活动的深入展开,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学生关注的点极易偏离预设的目标,指导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对预设的方案进行调整,把握好活动的方向,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活动实施之前,太华小学的教师对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包括研究团队的人员、研究目标与任务、活动的过程,但他们同样强调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探究实验等多种方式解决这些新问题。例如,学生们在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一两棵不积极吸收养分的竹子,为了弄个明白,他们决定研究一下竹子的根。虽然这个问题并非之前预设的,但教师没有直接转移他们的兴趣,而是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四、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项目学习活动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一个典型特征,当项目活动实施结束后便进入了作品展示阶段。作品展示不仅是个人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及各方面能力的一个总结,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一个平台,学生不仅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学会了发现自我、欣赏别人。[4]作品的展示形式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己所收获的经验来选择作品的展示形式,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也可以做一场主题演讲、一个节目,等等,甚至可以向社会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将有利于社会其他群体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扩大活动的影响,也有利于主题的深入和拓展。太华小学“小小竹子,节节高”项目作品呈现了多样化的形式。诸如竹子生长的观察日志,学生的日记,“竹娃”的生长调查表,研究小作文,“竹娃”黑板报,手抄报,同时还有竹编、竹刻、竹烙的手工展示及竹竿舞的学习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整个项目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们收获颇丰。

五、 综合评价

评价是项目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在整个活动中起着反馈与指导的作用,其并不是传统教学中用来对学生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进行等级划分的工具。项目活动中尤其要注重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多角度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诸如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等。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对他们的表现与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避免批评责骂,这将有助于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的潜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助于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活动探究环境。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享受整个项目活动过程,同时给一些待进生带来正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太华小学“小小竹子,节节高”项目评价中,选取了教师、同伴、学生自己三个主体,并且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立体全方位的评价。同时,在这三个主体中,学生自我评价占有最大的权重,学生从“自我表现”、“我的收获”、“我将继续努力”三方面进行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既能充分调动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评价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又能使评价的过程真正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使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正面评价也是“小小竹子,节节高”项目的闪光点,比如:在同伴评价中有一项评价指标是“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参与协作”,针对该指标设置了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个正面的选项。类似于此的正面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相契合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展开。教师可以尝试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题的探究性与综合性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多变的环境会给活动带来较多的干扰因素,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因此,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需要教师在详细了解该理论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军.与新课程同行——无锡市课改培训丛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3]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孔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 指导下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实施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