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对策

时间:2022-05-15 13:15:03 浏览次数:

[ 摘 要]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在幼儿园实践教育教学中,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典型表现,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幼儿快乐成长的保证。

[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策

[ 中图分类号] G61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5)20-0072-02[ZW(N]

[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143009)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孔令娟(1979年—),女,甘肃酒泉人,硕士,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近年来幼儿教育领域普遍存在,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201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五大领域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概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以此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教育,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界定

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另一种观点是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园将小学的一些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现象。

“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定义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本质规律,在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及教育行为、教育评价等方面,参照小学教育模式开展相关活动的做法。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典型表现

如何判断一个幼儿园的教育是否存在“小学化”现象,需要我们给出具体的判别标准。在《通知》中已明确指出了下列行为属于“小学化”现象: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

“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调查,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典型表现归纳为幼儿园的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组织、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六个方面。

(一)教育定位“小学化”

目前,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幼儿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阶段的本质属性 ,而是把幼儿教育定位在小学教育的预备教育上,使幼儿教育隶属于小学,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 。

(二)教育目标“小学化”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幼儿园在教育目标的体罚上,超越了《纲要》目标,将一些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提出。

(三)教育内容“小学化”

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以下“小学化”现象:教授拼音、汉字,并要求读写拼音、汉字;学习20以上的数字,并学习10以上的加减法,要求背会加减法口诀表;开设英语课程、开设特长班等。

(四)教育活动组织 “小学化”

教育实践中,某些幼儿园偏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违背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主要表现为:课堂以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活动或个别活动组织较少;运用各种练习册作为教辅材料;课堂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坐姿端正,手背后;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单一;布置家庭作业等。

(五)教育管理“小学化”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幼儿园的管理没有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明显带有小学化管理的痕迹。具体表现为:教育活动延长;课程设置门类繁多;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且编排长期不变;室内没有活动区,或活动区域面积不足;幼儿玩具不能及时更新或补充;每天户外活动少于2小时等。

(六)教育评价“小学化”

目前,幼儿园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以教师为主,注重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主要表现为教育评价中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较少。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的因素

家庭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预期和文化水平等。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就是让幼儿尽早学习读写算,并将幼儿学习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标准和择园的依据。由此,使得一部分幼儿园为了生源规模和经济效益,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一味地迎合家长,开设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课程,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

(二)幼儿园层面的因素

幼儿园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一方面,家长的错误预期使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培养目标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趋于功利化,从而使得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教育内容的总量、教育活动的种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课程设置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小学化”。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幼儿教师师资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园专任教师严重不足,专任教师的学历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幼儿园对专业教师的职后培训较少,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纲要》,也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

(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因素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能力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改革,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幼儿教育投入还未真正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公共财政更多关注的是公立幼儿园,但公立幼儿园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民办幼儿园应运而生,且占幼儿园总数较大比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往往只停留在审批上,欠缺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也是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

四、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关于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如何转变理念上的探讨,一方面是对如何加强监管规范办学的探讨。“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转变教育观念,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最根本的途径是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转变观念主要从两个层面抓起,一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并准确定位,让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二是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儿园可针对家庭教育中显著的问题,开展讲座,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困惑。让家长在解惑答疑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使家园教育一致化。

(二)加强幼儿师资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幼儿教育实力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具体贯彻者和实施者,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能否正确贯彻实施《纲要》和《指南》,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要立足实际,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建立园本教科研制度,通过专业培训、观摩教学、教育反思、科研活动等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从客观上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得到有效解决。

(三)建立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以遵循幼儿教育的目的和本质规律为取向,建立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通过发挥评价标准的导向性功能,规范幼儿园教育活动。根据《纲要》和《指南》要求,在幼儿园实践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设计等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行评价,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为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组织设计,实施的手段、途径、形式等过程性环节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使幼儿园教育活动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让幼儿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EB/OL\].http:///20011126/3011708.shtml.

[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 EB/OL\].(2011-12-28).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201/129266.html.

[ 3] 赖瑛.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 4] 焦艳,冯晓霞.对“为教学服务的评价”的理论构想[ J\].学前教育研究,2009(5).

[ 5] 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 J\].学前教育研究,2003(9).

推荐访问: 对策 幼儿园 表现 小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