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教学研究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14 16:25:03 浏览次数:

【摘 要】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学校德育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共同生活中的普遍价值,在平等和开放的环境中,以对话的沟通方式使学生理解和认同多元价值,从而学会更好的共同生活。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学校德育

一、不同价值的判断——价值多元的产生

广州“小悦悦事件”引发了一场“拒绝冷漠,奉献爱心”的呼唤;老年人倒地要不要扶成了一项具有技术性的活。针对社会上种种这样的事件,出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

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在这种看法的背后,其实是关于个人的一整套的概念系统,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正是由于价值主体的多样性,个人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存在着不同,但是当这些不同呈现分歧,甚至是对立的时候,采用的价值取向已经不是普遍的价值取向,它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就不再是单一的价值取向,于是就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当今社会,“多元”是与“一元”相对的。“价值多元是指在同一社会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值观念体系。”由于社会形态和性质的不同,多元社会的品质和一元社会的品质在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异。当今社会的性质和状态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由追求共性到追求个性的共存,有些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模式,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条件,这种现象成了学校里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怎么样?

二、价值多元对学校德育的挑战

1.学生价值多元化对学校德育课程的挑战。首先是价值多元与目标一元的矛盾。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途径和手段。除学校的教育外,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的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的价值多元则是从根本上破坏了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的这种不同寻常的和谐与统一。

其次是社会发展和德育内容滞后的矛盾。学校的德育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社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成了社会生活矛盾的焦点。功利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强烈的冲击着我们社会所弘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是个体自主与方法强制的矛盾。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但是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出现了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

2.教师价值多元化对德育课程的挑战。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教师的德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或其他工作中,也会受到社会价值多元的影响,从而产生自相矛盾的举动,这也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出路

社会转型给传统的德育教育带来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德育教育要找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改革思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学校德育的立足点——普遍价值。价值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讲道德”的社会,价值多元不等于道德评价的无标准、无尺度。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人们仍然必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社会也必须让每个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能够展开合作。在社会共同生活中,人们共享着某些社会普遍价值,这就使得社会的共同生活与合作成为可能。

2.学校德育的支柱——共同生活。“在社会普遍价值的支持下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观念,将学校德育教育带入了另一片天地。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已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大支柱。”在普遍价值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学会共同生活,将成为学校德育的支柱。具体的说,学校德育就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放的环境中,用对话的方式来理解多元价值,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平等是学校教育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的原则。开放带来了多元价值,学校德育就必须接受开放的理念。在坚持社会普遍价值的基础上,用开放的眼光,引进不同的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认同价值的多元化,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态度,这样,学校德育才能与市场经济下人们主体意识、独立意识、选择意识、民主意识相适应、共发展。对话是和平世界的潮流,通过对话教师不仅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而且在表述不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对待多元价值的态度,即放弃对抗、建立理解的态度。

四、结语

价值多元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德育必须对此做出积极反应。总之,无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应从思维模式上接受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并立足于让学生认同和理解价值多元化,去设计、实践学校德育的改革,探索未来学校德育之路。设法去开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天地,开展多渠道的道德交流和对话。

参考文献:

[1]周丽华.价值观念的变革与学校德育的改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

[2]赵中建主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327-381.

[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4]王勤.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J].道德与文明,2000(4).

推荐访问: 教学研究 德育 多元化 价值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