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职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法探讨

高职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法探讨

时间:2022-03-02 00:02:15 浏览次数:

zoޛ)j馟i5^m5]^}om4ըky纲要”提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1],其中“知识技能”是学习的基础,“过程方法”是学习的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归宿,借以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的品德与素养,三者相互促进共同使学生在具备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倡导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岗位知识技能培养的高职教育无疑同样需要实现这样的三维目标[2],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规律,在校园文化,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美好体验和感悟,进而内化出良好的情感素养和职业认识,这不仅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有重要帮助、而且对其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影响因素

人的思想、言谈、举止都受社会生活环境和积习的影响,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支配,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历的所有体验都会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构建带来影响,而且新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向又反过来作用其行为举止,如此反复,最终形成对自己、对学习、对职业、对社会的认识、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

1.1 急功近利、学习意义异化的社会氛围导致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生偏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利益意识日益突出,利益至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其它价值观倾向得到滋生,加之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以及生存成本、就业难度的增加使家长、学生把物质、金钱的作用放到了第一位,极度关注现实、关注就业,且自我目标和价值在利益关系面前呈现多元化甚至功利化的趋势。他们不再为了知识和自身素养学习,而是为了文凭、证书、好工作、高工资,抱着学“绝招”这样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学习,以为有了证书,轻松掌握一门绝技就可以成为企业的宠儿,就可以拥有所需要的一切,岂知企业、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远不止这些,导致学习本意的严重异化。另外,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正处于需要构建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职生在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方面带来一些诸如极端言论、网络暴力、网络色情、审美恶俗、炫富露富等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片面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偏离。

1.2 校园文化积淀淡薄,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办学理念、历史传统和特征面貌的一种文化形态[3]。通过浓郁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成员间的感染,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可以自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能更深刻的去认识自己和体会这个世界。但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年轻,面临校园文化氛围淡薄的现实,据统计,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到2012年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从474所已经达到1200多所,如表1所示。不难看出,近半数高职院校建立还不到10年,学校的环境、师资和设备还在建设和引入中,管理制度还在学习、摸索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未形成,尤其是那些走读生人数众多的高职院校因受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时间的限制而更具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校园文化情境中的体验,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如表1)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教、难评的特点致使部分教师知难而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像传授知识技能那样可以直接“教”给学生,需要通过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亲自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点滴积累而成,同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实施也较困难,一方面它具有隐蔽性、潜在性的特点,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过程才能显现出来,如好奇心、意志力、道德品质、坚持性等都要“日久见人心”;另一方面,它评价得更多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缺乏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尺度,不易操作。因此,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还远没有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行为,尤其是作为最高级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要实现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方法既掌握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想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4 教师素质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要求还有差距

高职院校教师多为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的高学历者,既没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又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动手能力较差,存在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很强、实际社会经验、阅历不够丰富等问题[4],教学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凭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乌托邦”式地灌输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尚无法较好传授,更无从谈起用自身对企业、行业和社会成熟深入理解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一些教师金钱至上、利欲熏心,忙于社会兼职,疏于自身知识的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中难以给学生富以成效的教育和启迪。

1.5 教学设计合理但疏于执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仅是个程式或标签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一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岗位技能培养[5],通过实际岗位能力的要求来显现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引入情境、项目、案例、角色扮演、协作互动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大量的实训、实习操作练就专业技能。但现实问题是很多年轻教师无法独立完成“教、学、做”的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企业热度不够,再加之学生基础积累不足和缺乏良好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欠缺大学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控制力,学习急功近利,易受游戏、网络等诱惑转移注意力,心想学而行不足,致使原本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只是呆板地套用了时髦的标签成为一个程式,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等实践体验逐渐内化而得,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良好坏境和教育者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去感染学生,并积极创设有利于他们尝试、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使其在体验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认知和价值取向。

2.1 浓郁的校企融合校园文化是高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保障

高职院校要在生源和就业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不仅要有能体现传统作风、价值取向等精神现象在内的优美校园、规章制度和教学活动,还要极尽所能将企业的生产、管理、科研文化氛围引入学校,形成一个企业气息浓厚、校企交融的育人环境,能在师生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熏陶、感染中形成理想、信仰追求等体验,让学生能深刻认识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文化现状和要求,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情感上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进而提升自我学习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调节能力。只有良好而浓郁的校园文化才能以它独特的导向、教育、凝聚和辐射等功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人生路,同时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 教师的素质和观念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必然要求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现实表明仅靠双师素质教师通过高质量的知识技能传授来改变高职教育生源、学情、就业等困境仍有难度,仍需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提高教师对态情感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和良好品格的培养,以提高其对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而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价值取向难免与教育目标有冲突,教师此时应用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言行举止、文明修养、道德情操、思想境界等方面起到模范作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实现用人格呼唤人格。

2.3 教学过程执行力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关键

教学过程应真正做到以情动情,消除对立情绪;以理动情,激发求知欲望;以境动情,唤起成功自信;以诚动情,增进乐学情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切入点,使其能在情景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小组成员合作中养成团结协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表达自己观点;在自评互评中学会倾听、交流和辨析,总之,在有现实生活意义的情境参与中尝试错误、成功、失败、沮丧、痛苦等这些重要的情感体验来实现对自己、对社会认识和理解的提升,学会思考、选择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2.4 结果、过程并重的教学氛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基石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应改变过于追求高升学率的价值取向,真正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不仅重视成绩优秀的少数尖子生,也尊重大多数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那些因高考成绩低而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也不应仅仅专注于对其岗位知识技能传授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因长期积习的影响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的孤独、冷漠、厌学、责任心不强、狭隘和自我的行为,结合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遵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规律,使其养成良好健全的情感素养和人格品质,以及相应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

2.5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推动力

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但苦于其培养效果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方法而懈于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一培养目标。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合理的评价,首先得跳出知识技能评价的思维定势,走出试图有一种方法、测试或访谈等统一标准的方法能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全面客观评价的误区,而必须深刻认识到随着学生人生阶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和社会要求的不同,以及个人家庭、生活、学习、思想素质、综合能力、理想目标等具体情况的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呈现复杂、多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等特点,其本身就没有一个操作简便、人人适用的评价方法。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和人格魅力,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模仿、参照的标准和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确定评价目标、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通过观察其在教学活动参与中表现出形成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根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并结合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个人期望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给以指导性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兴趣、理想、性格、责任感、意志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3 结语

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现实生活中决定一个人成败得失的关键往往不是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倾向和选择,尤其是在当前高职教育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或许比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只有结合他们的特点和社会、企业的要求,在校园文化、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等方面及时改进、完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得到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体验,不仅形成正直、敬重、负责、自律、忍耐、奉献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情感素养,而且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和社会人识,毕业后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从而在为他人、为社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擎.初中科学课程中“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罗晓珍.论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8.

[3] 杨丽颖.高职德校特色校图文化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推荐访问: 价值观 探讨 态度 培养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