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10 13:20:11 浏览次数:

摘 要 “职业卫生与防护”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较强的工程应用性。该文结合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和以核为特色的专业特点,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师资配置、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职业卫生与防护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2.04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f Safety Enginee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rotection"

WANG Shuyun, ZHONG Yongming, LEI Lin, FENG Shengya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afety engineering, with multi-disciplinary and stro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We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the safety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an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registered safety engine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mod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rotection"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 allocation,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rotection; teaching model

1 “职业卫生与防护” 课程的设置及特点

“职业卫生与防护”是我校安全工程专业( 含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在知识体系上,它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南华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 2004 年,该专业依托学校“核特色”,就业目标定位主要在核工业系统内各企业及核电建设企业,培养熟悉核辐射与防护,具备安全工程扎实专业知识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自安全工程专业创办以来,为核工业系统内各企业、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等单位输送了大量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1]2012年我校院系领导审时度势开设了“职业卫生与防护”这门专业课程,为今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职业卫生”这门课程一般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名称一般为“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学”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学”等,主讲教师均为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这些教师有一定医学基础,掌握人体解剖学相关知识。同时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解剖类实验等实验技能,否则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职业性病损的机理及防护方法。[2]而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虽然也需要学生了解职业危害类型、致害机理及演化过程,但更多需要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工程技术与管理手段来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教学各有侧重,如果由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来主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方向和以核为特色的专业特点,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在借鉴安全工程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的师资配置、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经过了五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模式,供参考。

2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优化师资配置

职业卫生与防护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较强的工程应用性。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非常广,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选用具有工程或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目前,我们正在探讨三位一体的授课模式,即在“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中,以本专业双师型教师为授课主体,同时聘请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部分授课,并邀请本地疾控中心职防技术人员或医务人员为学生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职业危害类型、致害机理、演化过程、预防控制和应急管理措施。这种授课模式由传统的高校教师独立执教调整为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疾控中心职防人员三方组成的三位一体共同执教模式,讲课内容由三方共同协商制定。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可強化学生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夯实学生对职业卫生基本理论的掌握,增强其工程实践意识,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职业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安全”问题遍及交通、矿山、建筑、石油、化工、机械和核工业等各个行业,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往往对行业有所侧重。目前适合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职业卫生工程的教材、参考书数量偏少,内容各有侧重,因此要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我们在教材选用时,主要根据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结合培养计划中开设的其他课程,选择合适教材并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主要为核安全和建筑安全(以核电建设为主),考虑到其培养计划中已经包含了“工业通风”、“起重与机械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建筑安全工程”等专业技术课程,所以所选教材主要应包含职业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我校目前采用高等教育安全工程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职业卫生与防护”。[3]该教材知识面广、教学信息量大,且与“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学”、“ 核与辐射安全”等课程教材存在知识交叉和重复。全书涵盖十一章内容,而教学课时有限(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更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我们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而有所侧重,特别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同时要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注意知识的更新。如第二章介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其内容与“安全人机工程学”有一定的交叉重复,教学中我们对主要内容加以提炼,温故知新;第三、四、五、六、七章等五章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应详细介绍;第七章介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与检测,其中部分教学内容可结合实验课及撰写课程考核论文进行;第八章介绍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其内容与“安全管理学”中的内容有一定重复,教学中重点介绍与职业卫生有关的“现场急救”等方面的内容即可;第九章介绍了各种个体防护用品,其内容简单、直观、实用,但教学信息量大,教学中可采用视频介绍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第十章职业卫生管理工程中部分内容与“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学”等课程内容相关,教学时主要选择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方面的内容介绍,而这部分内容教材中介绍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查找资料加以补充;第十一章介绍了采矿、石油开采、化工、建材、纺织等行業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教学中我们有的放矢,有针对性选择铀矿山、建筑行业进行重点介绍。在对第三、四、五、六、十一章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紧扣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核特色,将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在教学案例的选用上始终注意突出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如第十一章是对课程的最后总结,教学中我们不是采用传统讲授的形式,而是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法,[4]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来展开。设计二个题目:(1)以核电建设项目施工为例,试分析其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如何防治?(2)以铀矿山为例,试分析其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如何防治?学生可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分组后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讨论。考虑核工业企业与一般的工矿企业不同,教学中选择铀矿山作为教学内容很有代有性,因为铀矿山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多且具有放射性及非放射性危害的双重特点。采用PBL教学法既是对前面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复习和提升。

2.3 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有机融合

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知识面广,内容多,难记忆,但实用性强(如职业卫生个体防护和现场急救等),而对于毒理、病理知识因学生没有医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难以理解。对这门课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中我们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通过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4]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并注意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将PPT、图片、视频资料、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

案例教学是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案例时特别注重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价值性,同时注重我们的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如选择核电建设项目、铀矿山等职业卫生案例。对于重要知识点的介绍,采取先由主讲教师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运用多媒体穿插精选的案例,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由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学生思考,学生提出自已的疑问,教师释疑并总结,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5]这样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有效融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还采用了PBL教学法。所谓PBL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6]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选择教学内容中的某一重要知识点或近年来发生的职业卫生事件,提出一个中心问题,通过对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对全过程进行指导与监控,讨论结束后形成小组成果报告并让学生派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以及其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好。

“职业卫生与防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如果仅有演示文档,授课内容较抽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增强其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们融合多种教学手段,采用PPT讲授与视频短片、图片、板书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动画、图片或示意图等形式,便于学生理解。为此我们课前准备了相应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此来丰富课件内容。如第一节课介绍概述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有影响的(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美国三哩岛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世界三大核电事故等)典型职业卫生事件的介绍,配以相应的视频、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从而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后续介绍粉尘的职业危害时,通过精选“张海超开胸验肺尘肺事件”、“深圳尘肺门事件”等典型尘肺职业病危害事故视频资料的演示和原因分析以及生产场所中严重粉尘危害图片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粉尘危害的认识,从而重视对工业粉尘的防治。其中“深圳尘肺门事件”就是典型的建筑施工行业尘肺职业病危害事故。又如介绍职业卫生个体防护和现场急救知识时,可准备介绍各种防护器具的类型、特点及正确穿戴方法、心肺复苏等的视频资料。生动形象而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重要的内容,除采用PPT讲授外,还可以通过黑板板书的形式加以补充,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此外,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对“安全法规”、“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中已经涉及的内容,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易产生疲劳心理。教学中我们不是重复讲述,而是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互动,或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和交流的空间,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来展开,讨论后由学生派代表上讲台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

考核方式是否得当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即闭卷或开卷笔试)二部分,闭卷或开卷笔试的弊端在于试题答案绝大部分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学生思考的空间有限。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平时作业一大抄,考前临时突击,考完即忘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除将平时作业、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实验课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考核外(占课程总成绩的40%),增加了课程小论文和课堂讨论教学环节考核,并将这二部分作为期末成绩考核, 课堂讨论环节我们结合PBL,采用分组的形式,对讨论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记入考核成绩。课程小论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校办工厂、城市交通主干道、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或实习工厂等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作业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并进行实地测量,如对噪声、粉尘、热湿环境、照明进行测量。教师以答疑的形式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及国家标准,每人撰写一篇课程小论文,论文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PBL课堂讨论占课程总成绩的10%。学生对课程小论文和PBL课堂讨论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创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不断改进,这种考核方式,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5 加强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卫生与防护”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对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课程现场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也非常重视,进行了合理安排,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从职业卫生方面选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研究,与此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相关科研课题,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职业卫生与防护”专题实验或申报职业卫生方面的大学生创新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设计选择了与职业卫生方面相关的课题,结合毕业实习教学环节,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调研,收集资料。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撰写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该文提出了教学中应优化师资配置,可通过采用高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疾控中心职防人员三方组成的三位一体共同授课模式;结合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专业方向、办学特色等选择合适的教材,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并采取PPT讲授与视频、图片、板书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等来提升教学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该课程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并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资助课题: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4);“安全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高厅函〔2013〕38号);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48);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42)

参考文献

[1] 郑平卫,周星火,李向阳等.“核与辐射安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2015.36(6).

[2] 陈利平,饶国宁.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9.

[3] 陈沅江,吴超,吴桂香.职业卫生与防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PBL教学法.http:///a/wangzhanlansan/peixun/874.html.

[5] 朱方,刘宏,解清杰.“安全人机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8.网络出版.

[6] 唐刚,黄新杰,周丽.职业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防护 探索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