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与趋势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与趋势

时间:2022-05-03 15:30:05 浏览次数:

zoޛ)jzۮ9۾$ii_}4_<(Z5*!vӝ5报告逐渐出现。1970年美国的清洗灭菌产品制造商STERIS公司首先提出无菌供应部门的三区划分概念,即将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分为污染区,清洁区以及无菌区。这是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使消毒供应部门进入了发展阶段,工作流程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更加符合无菌理念。1978年,坎利夫(cunliffe)教授报告了灭菌包合理化的优势。1980年,荷兰开始为灭菌制订规范,并于1984年正式出版。1981年3月,荷兰正式出版了关于医院医疗器械的法律,这是第一部关于医疗器械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包含了对于医疗器械处理的内容,荷兰成为欧洲在灭菌领域领先的国家,之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都开始制定、颁布相关的指南和规范,使无菌供应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1.2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回顾

据我国文献记载,消毒(Disinfect)一间于17世纪第一次现。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有用煮沸法消毒器械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消毒灭菌的概念。在医学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消毒灭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医院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无菌物品供应部门——供应室。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医院供应室定位模糊,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条件简陋,设备落后、技术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模式为分散管理方式,主要负责玻璃输液瓶、注射器及各种穿刺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等常规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手术器械及各专科用品的处理则由其自行负责,既无统一管理意识,也无统一管理内容,无法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针对当时消毒供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输液热源反应频发的问题,1978年卫生部颁发了第一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验标准》,对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作了详细要求,为医院供应室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系统的消毒供应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管理体制和形式在各大中型医院逐步完善,消毒供应室作为独立学科基本形成,并有专业的管理人员。1988年2月10日,卫生部对新建、改建、扩建供应室提出了具体要求,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供应室环境的合理布局受到各级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各地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改建或扩建工作,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强行限制人员跨区来回穿梭。物品处理按序进行、不逆行,清洗和灭菌条件得到改善,并规定了灭菌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方法,同时重点规范了注射器和输血、输液器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供应室护理人员、消毒员分别进行业务培训后持证上岗。在当时《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医院消毒供应室成为院内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科室,成为医院唯一需要按卫生部标准进行审核验收的科室。1989年开始的全国医院等级评审,卫生部规定在验收、评审医院中心供应室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医院进行一票否决,限期改正。至此消毒供应室建设成为医院等级考核、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之在规范化建设中又前进了一步。

2000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颁布、2001年通过新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及2002年颁发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相继实施后又将消毒供应室的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硬件设施投入加大,部分医院开始兴建中心供应室。2003年以来,经历“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后,高科技手段大量应用于疾病诊疗过程,使医院感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1988年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已不能适应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各省市相继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室)审核验收标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7月,卫生部完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同时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11月,经卫生部批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被纳入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2007-2008年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调整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3个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于2009年4月1日颁布,12月1日正式实施。三册共同构成医院消毒供

推荐访问: 福建省 消毒 学科 趋势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