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

时间:2022-04-15 08:44:38 浏览次数:

摘 要: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背景、研究现状及其概念、类型、特点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概括为六个方面,即为什么组建、由谁组建、组建的条件、组建的时间、地点以及如何组建。在此基础上创建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创新模型对在实际中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8)02-0061-08[HT〗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新的科学发现和重大进展已很难通过单兵作战来实现,现代科研的发展需要通过团队运作来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产生标志性的科研成果。2004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计划新设了“创新团队”项目,它的出台正是推进人才组织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既负有基础研究、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使命,又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截至2006年3月7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7个(包括正在筹建的6个),其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就有113个,占总数的61%,此外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有7个①。可见,我国高校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1]。

2.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启动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项目,为我国高校更快进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项目主要包括:(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04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计划新设了“创新团队”项目,对以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该计划拟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2)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2004年11月中国科学院推出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为了带动一批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的当量凝聚,提升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实现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总体目标”而实施。(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创新研究群体 。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计划,每年资助的团队在20个左右①。截至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遴选出96个创新研究群体,其中中国科学院获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数量约占三分之一。目前,高校获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前几名依次为:北京大学6个,清华大学5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各4个[2]。

3.尽管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都分别制定了关于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的办法,以确保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真实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1)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陈士俊教授在2006中国科协年会上发言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一是“虚”多“实”少;二是“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三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团队多、自上而下形成的团队少;四是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3]。

(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科分布不均衡。我们对200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创新团队进行了统计(共42个),其中研究方向只涉及工、理、农、医四个学科,其他学科无一入选,2004年和2006年情况也是如此,可见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着学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图1②为200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创新团队学科分布图:

(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必要性

1.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新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科技进展已越来越难以在一个独立的学科中实现,相反,总是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有着必然联系。在这样的世界科技形势下,要取得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就必须加强[LL]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科研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4]。

2.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知识和信息量与日俱增,单凭个人的能力很难有所建树。“闭门造车”或者“师徒作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有人断言,即使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师再生,如果不与别人联合攻关也很难取得重大成果。另一方面,教育部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明确提出评审中既要求受资助的骨干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与科研背景,又要求受资助骨干教师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加强联合,共同从事相关项目研究;而且一些高校在“学术大师培养计划”申请条件中也要求申请者“必须初步形成5人以上的稳定的科研团队并成为团队的核心”[4]。可见,组建高校科研团队已成为培养和发展科研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

3.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创建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仅可以对整个高校领域的科技创新起到激活、带动和示范作用,而且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使相对有限的科研资源实现更为合理的配置,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可以通过对团队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重奖已经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团队,鼓励探索中的前沿科技研究团队,惩罚学术造假行为,实现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由“量”到“质”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现代科研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科学发现和重大进展已很难通过单兵作战来实现,现代科研发展需要通过团队运作来完成重大科研项目,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随着小科学变成大的山峰日益高峻,像牛顿、哥白尼时代那样孤军奋战、独立研究而获突破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在第二个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人数达到了65%,在第三个25年中竟达到79%[5]。可见,个人独立研究正让位于合作研究,合作科研、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相关学术成果统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以“团队”为项目主题词进行检索,查到1999年—2006年期间的相关课题共11项。

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中分别以“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词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模糊查询,其结果如表2所示。

在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以“创新团队”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查询,结果如表3所示。

(二)相关学术成果分析

1.课题和论文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①,国家课题立项数量自2000年开始出现,以后数量逐渐增加并得以保持。论文数量自1999年开始大幅增加,且数量较以前明显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图中可看出:(1)2000年以前文献量很少,说明此段时期里团队问题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2)高速增长段为1999—2004年,其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以后,国家创新体系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讨论引起了理论界的持续关注;(3)研究热潮期为2002—2004年,反映了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2.论文研究内容分析。我们将该类主题论文的研究内容(或重点)概括为组建、管理、激励、领导、绩效评估、信任、个案介绍以及国外研究等几个主要方面,经统计得出表4——期刊论文内容汇总表。

由此可见:(1)前人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尤其是科技创新团队从组建、管理、激励和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上述研究基本上是从较为单一和纯理论的角度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没有能深刻揭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2)现状介绍性和理论阐述性的论文较多,而对现状背后的原理及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相对较少;(3)对国外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理论前沿和实践情况研究甚少,反映出该主题在国际领域研究的难度较大。

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的界定

谈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我们就必须先从团队谈起,因为科技创新团队只是众多类型团队中的一种。美国著名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Jon R. Katzenbach)在其著作《团队的智慧》(1993)中定义“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卡曾巴赫根据这个定义并从中总结出团队的六个基本要素:人数不多、互补的技能、有意义的目的、具体的目标、明确的工作方法、相互负责的意识[ZW(DYB][HT6SS][HJ*4]

在卡曾巴赫的著作《团队的智慧》中,他通篇强调这个定义,并通过其总结的六个要素来判断真正的团队与潜在团队的区别,作者的原文阐述见该书第41-61页。[HJ][ZW)]。

卡曾巴赫对团队定义和六个要素的总结已经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并借鉴,例如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的定义就巧妙地借鉴卡曾巴赫的经典定义,把科研(科技创新)团队定义为“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但是卡曾巴赫的定义只强调了团队技能的互补而忽视了团队的另一重要特征,那就是知识的互补。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团队中的特殊类型,它主要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形成的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单元。因此,可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定义为是以科学知识的生产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其成果推广等活动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以高校教师为主组成的群体。

(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科研活动的纵向流程分,可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划分为基础研究型创新团队、应用研究型创新团队和发展研究型创新团队;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分,可分为单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和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按吸引子分,可分为文化和情感主导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大师或领军人物聚集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任务或项目驱动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以基地平台为依托或以重大装备为牵引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以及按其他标准划分的类型。

(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除了具有人数不多、互补的技能、有意义的目的、具体的业绩目标、使用共同的方法等团队的共同特征外,还应具有如下的独特性:(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主体是非全时、较为独立的教师;(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4)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或者已经拥有一定的良好合作的能力和经历;(5)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以国内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6)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要求有3—5名的核心成员,并要求其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7)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更强调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和协作,更强调原创性和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

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

(一)组建团队的传统方法

传统的研究团队组建的途径大致有4个: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人际关系途径。

上述四种途径各有偏重,如价值观途径强调的是长期团队的培养,任务导向途径则适用于短期团队的培养。

(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具体操作

1.组建团队的要素。所谓组织要素,顾名思义,就是组织充分必要的“构件”。具体地说,完整的组织要素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原则:

(1)构造性。如果是完备的组织要素,那么它们的所有组合就可以构造出所有类型的组织——保证组织要素的充分性。

(2)还原性。如果是组织要素,那么对任何组织进行解构,最终必然都可以得到该要素——保证组织要素的必要性。

总结传统的组织理论,可将组织要素概括为4个:人员、目标、活动、资源。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而言,我们将这4个要素概括为为什么组建(即组建的目的)、由谁来组建(即组建的主体)、凭什么来组建(即组建的资源)和如何来组建。

2.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目的。当前,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热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等院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科研人员自身的需要以及创建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全国高校大力提倡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根本目的。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既符合国家的利益、高校的利益,也符合高校科研人员自身的利益。

就在实际中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而言,我们认为至少应将以下两点作为组建高校创新团队的出发点:

(1)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要能有效地提升本校的学科水平,支撑本校学科发展。一所高校发展的基石就是它的学科水平,一般而言,学科强,人才来,学校盛;学科弱,人才走,学校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提升学校学科水平的有力武器。

(2)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要能有效地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青年科研人员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是学校在未来竞争中的中流砥柱和主力军。科技创新团队是激发创新思想、催生创新成果的土壤,可以教给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3.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主体。我们认为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主体至少应包括高校校级科研管理部门、院(系)级科研管理部门和团队的直接负责人三个部分,且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社会化集体协作”要求以上三方是彼此协调的关系。

4.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资源条件。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人力。我们将团队成员分为以下四种角色类型:带头人、主力军、协调员、勤务员。这四种角色类型的团队成员,各自都有鲜明的特点。

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中,以上这些关键角色的担任者具有多种形式,可以由多人任同一角色,也可以由一人担当多种角色,依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规模而定。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即不管是谁,都不能任意侵占其他角色位置,将其他角色的工作业绩据为己有,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角色冲突并破坏团队中的信任与和谐关系。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中,除了关键性角色的选择外,普通角色的合理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大量的具体工作是由团队中的普通角色去完成的,如果普通角色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不热心,拖拉敷衍,就会造成关键性角色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一般性的采购、加工、照管以及发布通知、会场布置等活动中,从而使团队的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时,一般应由关键角色人物自主选聘合适的其他人员,从而有利于减少团队中不必要的内耗。

(2)物力。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需要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室以及活动场所等。

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中对创新团队入选的基本条件做出说明,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国家实验室或近五年内经过国家评估且结果为优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业绩优秀的国家或教育部工程化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办法(试行)》也明确指出:“创新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一般应以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可见,先进的试验设备和具有一定基础的实验室或基地是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购置设备要符合实际的需求情况,既要避免无限制的追求高端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大材小用,又要避免抠抠嗦嗦,买来的设备不仅用着“闹心”,而且时间不长就被淘汰,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3)财力。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也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必备条件之一。如前文提到的,教育部实施的《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对每个甄选出的创新团队提供总额为300万元的资助经费,资助期限为3年;《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创新团队的资助金额不高于60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创新研究群体的资助金额一般为每期36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可见,充裕的资金基础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必备条件之一。

(4)资源集成系统。我们认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必备条件,但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并不是这些资源的简单堆砌,要想使这些资源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布局,形成一个资源集成系统。所谓资源集成系统就是建立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使命和目的的基础上,使团队内部各种资源和团队负责人或使用者之间建立起共享的直接联系,从而使一个创新团队内的各种资源成为一个集成的体系,如图4所示.

5.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环境。团队组建所需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时间。这里所说的时间不是具体指某天的某时某刻,而是广义范围的时间,是指事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或者说是宏观环境,具体到本文,就是指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历史背景。我们在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LL]时必须结合当前国家对人才工作的要求,结合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部署,简而言之,就是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必须争取“天时”。二是地点。

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除了要把握好“天时”,还要选好“地利”。事实证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机会越多。例如,我们对2005年教育部认定的60个创新团队按地区进行统计,华东地区高校占到了全国的36.67%,其中上海市的高校又占到了华东地区的22.73%;华北地区高校占到了全国的28.33%,其中北京市的高校又占到了华北地区的58.82%。

6.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创新模型。

我们尝试建构一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新模型,该模型的着力点是宏观背景下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按照各要素之间的自然逻辑进行构建,如图5所示。

图中所示模型是本文对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程序的构想,下面作几点简单说明: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目的与时间和地点的关系。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必须符合国家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目标、目的的制定都要与国家的利益相符合。考虑当前时代背景和所依托的地理环境是团队成功组建的前提。

第二,管理部门和团队负责人的关系。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本校的科研现状和学术带头人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要怀着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态度去工作;团队负责人往往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学术精湛是一方面,还要熟悉科研工作的流程,熟悉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所浪费的时间。

第三,筹集资金与项目申请的关系。科研管理部门不仅负责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还要组织相关学科、单位人力为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功组建筹集资金。

综合以上分析,在明确了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目的、主体、条件、时间、地点和程序之后,需要做的是将人力、物力、财力组成一个资源集成系统,再按照前文提出的组建模型,就可以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了。组建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组建的主体(科研管理部门和团队负责人)在明确组建目的的前提下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调动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运用创新理论和团队组建程序理论,将各个要素按照合理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产生一个可以流转顺畅的实体组织,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五、个案分析

(一)北京大学“湍流流动结构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概况

1.成立时间。北京大学“湍流流动结构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是2005年度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之一(编号IRT0503),资助期限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2.成立地点。如前文所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一般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该创新团队也不例外,它是以“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而建立的。

3.带头人。北京大学“湍流流动结构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教育部第一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佘振苏,他同时是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4.组建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经费来源。教育部创新团队每个团队的资助经费为300万元,资助期限3年,资助经费由北京大学“985工程”经费提供。(2)依托实验室或基地。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国际湍流模式理论奠基人周培源先生的支持与倡导下,于1995年底通过科技部验收而正式成立的。实验室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湍流研究的中心。2000年报科技部批准,实验室更名为“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3)成员组成。由于北京大学“湍流流动结构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佘振苏是“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所以姑且判断该创新团队成员主要是“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员。该实验室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固定人员和客座人员组成,分别有22,51和37人。

5.佘振苏带领的创新团队在湍流研究、生物研究和奥运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多重要结果。“自由剪切湍流中的层次结构”被国际著名的《流体力学》杂志录用;“进化树与进化速率估算的TREBLE方法”一文被国际《生物信息学》杂志录用;团队设计的激流赛道在国际公开赛中获得好评;团队成员在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担任一线教练,为运动员提供科技支持;由于佘振苏团队的出色工作,北京大学被授予“中国奥委会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合作伙伴”,这是迄今中国内地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二)创新团队的组建

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申报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应该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为研究内容;以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目的。

佘振苏教授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得到了北京大学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创新团队提供了优质的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有机的人力、物力资源集成系统,为成功申报和组建创新团队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以上是对以北京大学佘振苏教授为带头人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的简单介绍,希望对组建和管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能有一定的企及作用。通过对该创新团队的了解,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良好科研平台、研究基地对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性。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它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集成系统,如果以此为基础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功率会很高。当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实施方案也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EB/OL].[2007-10-15].http:∥/lawcontent.jsp?id=76803.

[2] 罗 静,陈 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EB/OL].[2007-10-15].http:∥.cn/GB/paper447/14174/1262810.html.

[3] 陈士俊.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存在“四多四少”现象[EB/OL].[2007-10-15].http:∥.cn/qkpdf/jsgj/jsgj200802/jsgj20080212-3.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 科技创新 要素 组建 团队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