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2019年“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综述

2019年“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2-04-14 08:41:29 浏览次数:

[摘    要]2019年“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壮族三月三”在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方面,应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并整合资源,促进优势转化;“壮族三月三”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应激活创新创意,提升市场价值,积极与新兴创意产业融合,打造民族节庆典范;“壮族三月三”在全域旅游开发方面,应注重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应对节庆旅游的时令性,通过项目带动,以点及面扩散;“壮族三月三”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应主打特色牌,多业态融合;“壮族三月三”在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方面,应升级换代现有产品,因地制宜打造世界级项目。

[关键词]三月三;文化;旅游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重要的传统民族节庆,在广西各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伴相融,难以分离。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加速,“壮族三月三”这一广西文化品牌对广西旅游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大。自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确定为广西公众假日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壮族三月三”的文化规划、市场开发、产业发展、现场推广的融合创新力度,出台了“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的系列措施,着力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打造成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2019年4月2日上午,2019年“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南宁召开。研讨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广州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动漫集团、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广西区内外高校和文化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主题,着重从“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壮族三月三”与文化创意产业、“壮族三月三”与全域旅游开发、“壮族三月三”与乡村振兴战略、“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五个方面探讨“壮族三月三”文化如何与旅游深度融合、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讨论。

一、“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打造

(一)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国家行政学院祁述裕教授提出促进文旅深入融合的五个关键点:一是要加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二是根据企业面临的困難和需要,通过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等方式搭建文旅融合的平台;三是要重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把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四是将本土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品牌两者相得益彰;五是顺应转变,提质增效。他认为,当代旅游有几大转变:从关注自然和历史到关注当下生活,从有限景点到无限空间,由观光到更注重体验和分享,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从粗放式发展到优质发展。不同的地方根据开发条件和市场成熟度,顺应以上几种转变模式进行适当调配,才能在全区形成体系性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整合资源,促进优势转化

广州大学朱竑教授提出,要整合各方资源,将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将气候优势转化成养老旅游优势,将地缘政治优势转换成国际旅游协作发展优势。

他还给出了整合资源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展示地方特色、记录历史等方式,将城市建设变成优秀的旅游产品。如建设专题博物馆,可围绕“刘三姐”主题建设一个“美丽博物馆”,保存每一任“刘三姐”亮丽的歌声、美好的身姿、漂亮的容貌、手掌印、脚掌印、签名等;还可建设山歌节博物馆,不仅展现广西山歌的历史和相关资料,还将每年“壮族三月三”歌唱团队的表演全部保留下来,逐年累积,丰富城市的文化积淀。

中南大学周刚志教授提出,要充分利用文化生产“边际效益递增”规律,做好知识产权运营,做好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文化生产的聚合;从长远考虑,要未雨绸缪,妥善筹划,及早注册商标,避免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二、“壮族三月三”与文化创意产业

(一)激活创新创意,提升市场价值

国家行政学院祁述裕教授认为,文化和创意是旅游最核心最鲜活的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创意能赋予旅游业最鲜活的元素,使旅游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文化创意是旅游业走创新性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广西大学刘民坤教授提出,应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向“同台演出,各显神通”转变,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响应各族人民的文化体验需求,激发创意,丰富“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庆表现形式。

(二)与新兴创意产业融合,打造民族节庆典范

中国动漫集团宋磊主任提出,动漫可以为“壮族三月三”带来增量价值,有五条实现路径:一是“壮族三月三”用动漫的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在动漫作品中融入“壮族三月三”的元素和信息;三是推出“壮族三月三”的动漫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和旅游空间;四是“壮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用动漫的内容开展促销;五是推出“壮族三月三”活动和景区动漫吉祥物并进行运营推广。

中南大学周刚志教授提出,应利用文化消费强烈的黏性,打造移动终端的消费模式,加快文化旅游融合数字化建设,实施好广西智慧旅游和“一部手机游广西”等工程。线上线下联动,生产消费一体,构建媒体融合发展的文化传播模式。

三、“壮族三月三”与全域旅游开发

(一)注重资源开发的整体性

广西师范大学岑学贵教授认为,应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成立全区协调机构如文化旅游联盟,打破行政壁垒,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构建文化旅游布局的“全域游”理念。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在旅游格局中的结构比例;资源、资产整合与区域联合;基础设施建设上向民族地区倾斜,推动结构的“均衡游”。

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民坤教授提出,可通过“壮族三月三”这个节庆把广西的所有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并串联起来,把周边的核心景区、景点带动起来,形成专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为全广西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提供平台和载体,让文旅融合成为现实。

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教授提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大湾区腹地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全域旅游的开发。把“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融进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布局,沿珠江流域上游的漓江、柳江、红水河、左右江,散点建立文化体验区,把各民族的民歌融进旅游当中,打造文化旅游体验线路。

(二)应对节庆旅游的时令性

桂林理工大学吴忠军教授提出,把旅游的要素集中起来,打造民歌文化综合体,弥补节庆适游期短的缺点,以歌带景拉长民歌文化产业链。综合体核心项目包含民歌展示区、民歌演艺大厅、民歌星梦工厂、民歌文化博物院、民歌文化信息传播中心、民歌文化扶贫工程、民歌学校、传歌坛、民歌广场、民歌研究院等。

广西师范大学岑学贵教授认为,应突破时空限制,树立文化旅游理念的“全年游”。对全广西节令性、临时性的文化旅游作整体宣传打包,利用各地文化旅游节令的时间差,营造“广西时时有节庆”的印象,打造整个广西层面的“全年游”。

(三)项目带动,以点及面

广西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李新杰总经理分享《印象·刘三姐》的运营经验,提出要让游客为文化消费,必须有文化的载体,即各种各样可参与、可落地的项目,并且要靠多个项目形成合力。可以先在有游客基础的桂林或北海建设“壮族三月三”文化产业园,成功后再辐射周边,逐步把一个区域发展起来,最后形成广西全域旅游产品。全域旅游不是靠一个企业或一个地方就能实现,而要集全区的力量进行统筹调配。

四、“壮族三月三”与乡村振兴战略

(一)主打特色牌

广西师范大学岑学贵教授认为,可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等多方面途径,整合乡村旅游优质资源,推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文化旅游体系。升级现有品牌,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精品,以此发挥经典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新品牌,带动相关景区和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多业态融合

广西师范大学岑学贵教授还提出,积极推动文化和“田园综合体”之类的乡村旅游相结合,拓展“文化旅游+”功能。积极探索推广多方参与、机制完善、互利共赢的文化旅游模式。文化旅游要积极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科普等多样化需求,促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加快开发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风光旅游”“文化旅游+激励”(激励民众参与、多方面资本参与等)“文化旅游+培训”(培训就业、培训技能、培训传承等)“旅行社+乡村”“景区+乡村”等。

五、“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一)升级换代现有产品

广州大学朱竑教授认为,在好项目的基础上,时常更新换代才能具备长期的吸引力。如扩大《印象·刘三姐》品牌效益,从单一的产品向复合的产品体系发展,比如做度假区,甚至做度假小镇。园区也可以考虑通过VR技术促进它的技术升级和创业升级,打造主题乐园、动漫、特种电影、游戏、网上K歌、歌唱比赛等一系列的产品。尽可能加大挖掘整理和宣传的力度,对其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再如,将涠洲岛打造成东亚最浪漫的新婚圣地,将中越铁路打造成亚洲顶级豪华国际铁路旅游产品等等。

(二)因地制宜打造世界级项目

广州大学朱竑教授建议,跟东南亚东盟合作,争取国家层面批准引进世界顶级产品的落户。例如,可考虑让迪斯尼或者环球影城落户南寧,或南宁往北海、往越南的沿途,充分利用靠近珠三角、临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做足海洋文章,在几个沿海城市建设海洋相关的旅游项目。发挥气候优势、环境优势,做最好的养生度假目的地。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如巴马就不宜规划过大,而更适合小而精的项目。

中南大学周刚志教授还提醒,在文化产品“走出去”时,应注意规避国际贸易法上的风险,如《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在不同国家间存在的一些争议。

六、结语

“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论述精辟、视野开阔,各种观点碰撞出火花,对进一步挖掘“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内涵,深度探寻“壮族三月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打响“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和增强广西各族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会上既有闪光观点,也有实践案例。专家提出大量国内外极具参考价值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案例,为广西文化旅游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法,为促进广西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推荐访问: 壮族 研讨会 综述 融合 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