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降糖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降糖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4-06 08:17:40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对比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結论 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降糖药;降血脂药;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027-02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为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病因主要因机体内胰岛素抵抗和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导致胰岛素缺乏,从而无法控制体内血糖水平[1]。糖尿病人最常见的脂质代谢障碍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下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不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控制患者的高血脂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控制达到一定效果可延缓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该次研究旨在探讨降糖类药物联降血脂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测定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所选患者中已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对该次研究所选药物过敏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5.3±3.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1.2)年;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4.3±3.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降糖药治疗,该次研究所选药物为吡格列酮(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1164),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15 mg/d,1次/d。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每天用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45 mg。观察组采用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类药物治疗。所选降糖类药物与对照组相同,降血脂类药物选择辛伐他汀(立普妥,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立普妥初始用药剂量为20 mg/d,1次/d,可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80 mg/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饮食、生活方式等进行调节。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和血糖均采用日本东芝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P2hBG、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CHO、TG、LDL-C三项指标分别为(4.78±1.11)mmol/L、(2.46±0.84)mmol/L、(2.91±0.67)mmol/L,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4.82±1.31)mmol/L、(2.51±0.77)mmol/L、(2.87±0.66)mmol/L;治疗后,对照组CHO、TG、LDL-C三项指标分别为(4.35±1.52)mmol/L、(2.23±0.61)mmol/L、(2.26±0.48)mmol/L,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3.41±1.15)mmol/L、(1.82±0.63)mmol/L、(1.63±0.52)mmol/L。治疗前两组血脂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障碍疾病,因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等原因对患者造成影响,从而发生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从而会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患者仍需补充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是一方面重要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4]。另外环境因素也是一方面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者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均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此外,年龄和种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需控制血糖外,还需控制好血脂水平,患者血脂紊乱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患者糖尿病症状也难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该次研究所选取的药物是吡格列酮和立普妥,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其具有的显著作用是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对胰岛素抵抗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另外吡格列酮可使胰岛素对细胞的敏感性显著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作用的活性也可得到有效提高[5]。吡格列酮可有效减少肝糖生成葡萄糖的途径,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可得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临床上降脂多采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有效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可有效减少,血清胆固醇也可得到有效清除,胆固醇水平会得到显著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的分泌和合成。立普妥是一种新型的降脂类药物,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胆固醇的水平,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炎症反应可得到有效控制,抗血栓形成作用也更为显著[6]。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有所差别,吡格列酮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特异性激活过氧化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PPDR-γ,对葡萄糖与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的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节。立普妥的主要作用机制则为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发挥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治疗糖尿病效果更为显著。该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吡格列酮联合立普妥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bA1c、P2hBG、FBG、CHO、TG、LDL-C各项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降糖类药物联合降血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露露, 张敏丽, 张大庆.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降脂的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 42(11):985-988.

[2] 何飞. 贝特类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作用及脑血管病变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9):157-158.

[3] 吴剑利, 王俊.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6):63-65.

[4] 麻丽军.贝特类降脂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发生病变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31):3453-3455.

[5] 蔡辉祥. 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5):30.

[6] 李晓彤. 磷酸西格列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6):34.

(收稿日期:2016-08-28)

推荐访问: 疗效 药物治疗 糖尿病 药物 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