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理念嬗变和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理念嬗变和路径选择

时间:2022-04-04 08:30:50 浏览次数:

摘 要:学风是学校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是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治学方针的综合反映。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时代,学风建设有了新的情境背景,学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学风建设;理念嬗变;路径选择

一、引言

学风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群体性、主动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学习氛围、管理水平以及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体风貌。从广义上来说,学风的内涵包括了3个层面:一是哲学层面,是学习者探求真理过程之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二是伦理学层面,是教学与治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针;三是教育学层面,是学校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核心。对学生个体而言,它体现于个体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成绩;对班级群体而言,它凝聚着群体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研学氛围;对学院而言,它体现着院系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和专业价值[1]。从狭义来说,学风是学生“学”的内在动力,是这一内涵外化为学生个体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风貌。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风建设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从风气浮躁、信息繁杂的环境中回归到“学”,以学好专业知识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个人素质为根本任务。

二、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情境变迁

(一)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环境变迁

在全球新一轮信息产业技术的变革中,“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也成为高校建设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环境。目前,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现学生事务平台、工作流程、服务项目等方面的网络化,校园的硬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高校发展的永恒课题,学风建设的原点虽然恒定在促进“学”的内在动力,但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学风建设的目标导向、建构过程和方式方法也应响应互联网思维的牵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宝贵战略资源进行合理的路径选择。

(二)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随着信息产业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当前,使用互联网是大学生群体的常态化行为,95后00后的移动互联网一代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娱乐、学习、创业、交友……,手机如同身体的延伸器官,帮助他们感知世界的更新迭代和自我发展。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相对于老三届、知青、80年代新一辈及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具有无中心、多元、随性、个性化的鲜明特征,呈现出精致的自我教育与自我规划的特性。

1.主体性更突出

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原点是培养人,是促进人的个性和全面和谐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积极追求独立个性的实现,即对自身主体性的觉醒和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多维度空间特征使得大学生摆脱现实单一维度的束缚与桎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成为现实。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工具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的欲望,并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实践的平台,促进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

2.个性化的主导意识更强

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同时迎合了“原住民”们喜欢尝鲜,喜欢信息的频繁更换,喜欢生活方式的不断更迭的心理特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定制化”的学习产品,主导自己的学习模式。除此以外,互联网对社交方式的变革建构出跨越地域界限的社会实践环境,大学生通过网络虚拟现实理解社会角色及其之间的冲突,使得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互联网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自我迭代,与日俱增更新自己如同更新手机APP一样。

3.个体利益意识的凸显

随着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渐從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基于经济基础、社会阶层、家庭知识结构背景等的不同,大学生群体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晰,思想上也呈现出与经济阶层多样化相适应的“多元化”特点。随着相对于务实,更专注看得见的成就,过度的规划与精致的利己主义只有一步之遥。

4.参与意识增强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现代的教育体系,多半是一种精英创造知识、精英传播知识的体系。”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基于对知识体系和来源的垄断性掌握和人生阅历的客观优势,处于天然的主体地位,以主体身份向作为课题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知识,所有人都成为知识的“传播者”,高校教育者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和知识权威,他们的信息优势壁垒被“知识爆炸”的网络以其身份特征打破。除此以外,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们在知识来源和传播路径上“去中心化”,更追求平等交流的互动式学习方式。

三、互联网思维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理念的嬗变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教育的未来应该是从“教”到“学”的转变。如前文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与学的环境,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也改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时代对教育产生的重大的变革就是从传统的“教”转为学生自主的学、自由的学。

互联网思维(Internet thinking)是人对全生态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它以万物皆可以互联,互联成全生态为范式,其核心是平等互动、开放探索和个体性。在互联网思维的牵引下,学风建设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出现以“生”为本的新的嬗变。

(一)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生为本的教与学平等主体的变更

互联网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网状结构。虽然每一个连接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因此,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是去中心化的、是分布式的,是平等的。在互联网时代,基于学习资源和方式的改变,教师作为唯一知识载体和权威的范式被打破,“教”与“学”由传输固定知识向引导思维探索转变。教师与学生构筑成学风建设网状结构中的平等的两端,通过互动来共同构筑学生建设的内涵。

(二)从知识本位价值观向能力本位价值观转变

在互联网的网状结构的社会中,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信息含量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个体的价值。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人才观已经由以知识为中心的单一评价,转为知识、能力、素质等多层次的综合评价。

(三)从一刀切的共性教育向尊重个体的个性教育转变

在互联网思维中,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是为了将个性化定位精准度做到极致。而在传统的学风建设理念中,往往易于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群体的相似化发展[2],通过抓管理强调学生群体的步调一致。在互联网时代,学风建设的理念从共性发展转向以个体为根本的“个性化”发展。

四、互联网环境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学风建设结构管理上的扁平化

制度的完善和有力执行是学风建设有效化的基础。互联网时代,学生群体呈的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网状结构。针对这一特征,学风建设需要采用多层级、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的管理模型,来实现群体管理的多层级化和小范围化。

(二)目标导向的个性化

大学生经过“五花大绑”的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学习状态从“他律”变为“自律”,在自制力缺位的情况,学习上就容易出现懒、散、拖的风气。我们说,“任何一个行为都是由一个明确的动机或者实现目标来支撑的,这种动机是促进学生个体进行努力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原动力,而且致使每一个行为面向着这一目标的内心向往”[3]。因此,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目标引导,可以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从而在根源上解决学习目标的缺失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90后大学生个性化的特点,目标导向从按传统的“定性评判”转向“定量评估”,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进行分类指引,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过程目标指引,让学风管理的目标导更具个性化和实操性。

(三)学风建设渠道多元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渠道从传统的线下拓展到线上,呈现出移动性、参与性和智能性的特征。因此,目前学风建设的渠道除了传统教学活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以外,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学风建设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的移动终端,增加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四)学风建设认知数据化

引入大数据思维对学风建设分层教育进一步扩展,从随机性的数据分析变为全数据分析。以“学籍预警”为例,目前大多数高校通行的做法是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对学生进行学分清理,对未修满指定比例学分的学生给予“一般预警”“试读预警”“留级预警”、“退学预警”等各个级别的警示。这一类预警相对学生的学业进程来说比较滞后,往往预警發出,学生的学业情况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而如果在考试之前,就通过对学生考勤等行动轨迹进行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前置性预警和指导,这样“学籍预警”将会更具时效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吕秋芳.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本质及误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0).

[2]洪盛志.生本理念观照下的民族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前沿,2012(10).

[3]李答民.J基于目标导向的学风建设管理模式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推荐访问: 互联网 嬗变 学风 路径 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