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探讨

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探讨

时间:2022-03-21 09:54:31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意义,指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问题是构建供应链的瓶颈和关键。其次分析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研究概况,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两点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选择模型,从供应链合作伙伴指标体系构建和二维评价矩阵模型的建立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的缺陷。

[关键词]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糊综合评价;AHP;指标体系;二维矩阵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6.026

[中图分类号]F273.7;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6-0080-0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问题是构建供应链的瓶颈和关键。

1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研究概况及方法选择

国内外对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评价和选择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是评价和选择时所用的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理论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主要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法 采购成本法、ABC成本法、层次分析法(AHP)、数学规划方法、线性权重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糊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TOPSIS法、遗传算法、群决策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当前选择方法有结合应用的趋势,如ABC法与数学规划相结合、灰色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AHP与随机DEA方法相结合、AHP及模糊评价组合等[3-4] 。

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以往的模型中指标的建立和模型的产生是没有联系的,不能用同一种思想把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供应商的选择模型连贯起来;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对已选中的合作伙伴进行完善,以往的选择模型不能有效地指导制造企业对已选中的供应商等进行后续监督和完善[5]。

由于供应商选择问题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既有客观原因(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难以量化性等),又有决策者自身的主观原因(性格、偏好、价值观念和认知程度等)[6] ,为此将模糊集合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模型中。由于评价合作伙伴的优劣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本文对现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构建了基于AHP及模糊综合评价的合作伙伴选择组合方法,系统设计了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把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供应商的选择模型连贯起来;建立了二维评价矩阵模型,使企业能对已选中的供应商进行后续完善和监控。本文构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从总体上改进了合作伙伴模糊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研究缺陷。

2 构建基于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体系 [5,7]

模糊综合评判法由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于1965年创立,是将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因素集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各因素权重的获取和隶属函数的建立,其次是模糊算子的选择和评价结果的处理。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是在利用AHP法确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供应链合作伙伴整体能力及各分项指标展开评价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2.1 根据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确定评价的因素集

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对企业的分析, 本文认为主要包括素质与资信能力,质量,售后服务水平,信息化,敏捷性,柔性与交货能力,企业环境等6个方面[1] 。依据完整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2.2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美国著名的运筹学专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其基本步骤为: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集分层。例如影响因素集分3层,则最高层是目标层,中间层是准则层,次级是指标层。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和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判断与量化各元素间影响程度大小。

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如表1所示。

表1 标度法

取值含义1~9标度

i与j同等重要1

i比j稍微重要3

i比j明显重要5

i比j强烈重要7

i比j极端重要9

介于上述相邻两级之间重要程度的比较2、4、6、8

j与i的比较上述各数的倒数

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当CR<0.1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

(3)计算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即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的检验。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层次而言进行两两比较的评定数据,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各元素对相邻上一元素来说排出一个评比的优先次序,即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根据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用方根法。若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的条件(CR<0.1),则需要修正。

(4)计算组合权向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并进行排序,即层次总排序。

利用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进一步综合出对更上一层次的优劣顺序,就是层次总排序的任务。当CR<0.1时认为层次排序结果有一致性,否则应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合作伙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X) —

2.3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得分

具体操作步骤:

(1)建立评价对象的评语集,Q={q1,q2,q3,…,qm}={好,较好,一般,差,很差},即等级集合,每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

(2)确定评价矩阵R。就是对各企业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量化后,对准则层各评价指标

(3)进行各级模糊评判。采用模糊数学中的(•,+)运算规则,其优点是可以充分表示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所有的指标对综合评判的作用都将被体现出来。用模糊向量 W将不同的行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到该被评价事物从总体上来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即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为:

(4)计算综合评价值。根据对评语等级综合划分得到的评语加权系数矩阵Q,进而得到备选合伙企业的最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了备选企业整体实力的优劣,从而为客观评价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上面所述计算出各候选企业的综合分值,找出最高分,即为获选企业,也即最优的合作伙伴。

P=B•QT(3)

式中,P为综合评价值,B为目标层X的综合评价集,Q为评价等级分行向量,QT为Q的转置矩阵。

2.4 评价结果的分析

为有效地指导制造企业对已选中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等)进行完善, 综合直观考察合作企业各项能力的强弱及重要性,为企业准确规避合作风险提供依据,本文以 “指标得分”和“指标权重”两个维度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二维矩阵模型,对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最终评估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得分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把评价指标分为4类。其中“双高”指标为合作伙伴优势能力指标,“双低”指标为一般改进指标。其余为企业一般能力指标和重点改进指标。通过图示可以反映合作企业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优劣地位和状况,使得制造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合作伙伴进行指导和监督,使合作伙伴能及时改进企业的状况, 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合作供应链。具体矩阵如图2所示[8] 。

4 结束语

为了供应链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供应链管理者必须采用科学的伙伴选择方法体系,以确保供应链顺畅运行。本文构建的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一是系统设计了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把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供应商的选择模型连贯起来;二是建立了二维评价矩阵模型,使企业能对已选中的合作伙伴进行后续完善指导和监控。由于模糊评价本身固有的缺陷,如模糊评价中诸如因素的选择、权重的分配等含有主观判定的人为因素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该模型还需不断修改和完善。此外,该模型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在实证分析中进行检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关士民.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辽宁: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2] 崔杰 .基于模糊评判法的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J]. 价值工程,2005(12):54-56.

[3] 谢君,胡容兵.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综述[J]. 价值工程,2005(1):43-46.

[4] 尹传勇.浅析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3):306-307.

[5] 王宇.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

[6] 李兰芳.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 宁夏工程技术,2005(4):349-350.

[7] 刘晓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方法研究[D] .太原:华北工学院,2004.

[8] 禹璐.中国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7.

推荐访问: 供应链 综合评价 模型 模糊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