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时间:2022-03-13 08:23:52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30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变化,在新生儿接近光疗的标准时给予光疗,并进行综合治疗,监测、记录治疗过程中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在接受光疗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含量(173.14±38.6)μmol/L,接受光疗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24.16±11.2)μmol/L,且所有患儿在接受光疗治疗后全部治愈,未发生死亡情况,未发生黄疸病症,不需要换血。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防止黄疸的发生,减少换血,进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病; 早期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1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9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母体和婴儿血型不合,婴儿受到母体同组免疫抗体进而发病,也就母体接受过异种抗原的刺激,产生了免疫抗体,母体血液中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参与循环,胎儿对此抗体具有免疫敏感性,进而发病[1]。其中新生儿中ABO溶血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至于其他血型则极为少见。ABO溶血病多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发病症状较轻,但换血率却比较高,在发病时伴有黄疸等并发症,因此,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极为重要,否则就会造成新生儿贫血、心衰,甚至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从而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2]。本研究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30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30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时间5~26 d,足月分娩20例,早产10例,A型血19例,B型血11例,母体血型均为O型。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晓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患儿参与本次研究,均已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在出生后早期出现黄疸症状并伴有溶血性贫血;母体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排除其他原因引发的新生儿溶血病或肝胆疾病;用改良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或经抗体释放实验呈阳性[3]。

1.3 方法

1.3.1 实验室检查 所有入选新生儿均行实验室常规检查,若母亲发生不明原因流产、母亲和婴儿血型为ABO血型、有死胎史、前胎新生儿在新生儿期有ABO溶血病的病史或有黄疸病史,均需要进行抗体释放试验、OCOOMBS试验、游离体试验血型抗体三项试验。母亲和新生儿合室期间用皮胆红素测定仪进行动态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筛查。若新生儿的动态监测结果接近上升速度或接近接受光疗治疗的水平,每小时上升速度大于3.5 μmol/L,

则新生儿可以转入新生儿科准备接受光疗治疗。在患儿接受光疗治疗时,用微量血红胆素动态监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每12小时1次,同时,在新生儿转入儿科当天做常规检测,包括血常规、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生化检测,5 d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查。

1.3.2 光疗治疗 新生儿确诊为ABO溶血病后,胆红素升高值与中华儿科学会制定的光疗治疗标准接近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光疗治疗。将患儿放入光疗箱中,箱内温度为31 ℃~33 ℃,进行连续光疗治疗。箱内灯管与患儿的皮肤距离在35 cm,光强度维持在8~12μW/(cm2·nm),每24小时用MINKLAT型蓝光强度仪对箱内的光强度进行测定,患儿在接受光疗治疗时,要覆盖眼部、臀部、外阴部以尿布包裹,身体其他部位裸露,每隔4小时医护人员帮助患儿翻身1次。在患儿进行光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光疗治疗后,若患儿的胆红素下降到103μmol/L,可停止光疗治疗。

1.3.3 药物治疗 新生儿确诊为ABO溶血后,在早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根据患儿体重按照1 g/kg给予丙种球蛋白的静脉滴注方式,6~8 h滴注完毕,或者使地塞米松,在10%葡萄糖溶液100~150 ml中加1~2 mg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

1.3.4 辅助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为了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抵抗力,所有患儿在喂养时均足量摄入人乳或配方奶;所有患儿均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剂量根据患儿的病情确定;所有患儿可采用静脉滴注茵栀黄的方式,1次/d,每次2~3 ml(kg·d),1个疗程为4~5 d,2~3周后重复治疗1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0例患儿光疗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

30例患儿接受光疗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0例患儿接受光疗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 μmol/L

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

治疗前(n=30)173.14±38.6

治疗后(n=30)24.16±11.2

t值34.374

P值0.0000

2.2 30例患儿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预后

所有患儿在接受光疗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4例(13.3%),其中皮疹1例,发热1例,稀便2例,经对症调整,所有患儿不良反应均消失。所有患儿在接受光疗治疗后全部治愈,未发生死亡情况,未发生黄疸病症,不需要换血。

3 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在诊断和治疗上“早”是关键,早诊断、早治疗能够防止新生儿发生黄疸疾病,减少换血的可能性。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症的早期诊断,需要注意下面几点:一是新生儿在出生36 h内发生黄疸;二是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母亲发生原因不明的流产、死胎、死产或前胎新生儿黄疸或确诊为ABO溶血病;三是严密监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若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急速上升,要作为重点监护的对象,对血清胆红素及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密切的检测,将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标本送实验室做血型抗体三项试验,尽早根据试验结果做出诊断,便于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治疗[4]。早治疗,国内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换血率较高,因此若患儿的胆红素接近光疗治疗水平值,要及时治疗,减少患儿换血的概率。对于胆红素增长速度过快,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换血进行治疗。若患儿明显伴有贫血的情况,则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酌情决定输血。在治疗的方式上,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儿已经发生黄疸和胆红素较高,要立即采取降低血清胆红素,降低方法为光疗治疗、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从而避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5]。因此,若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值接近光疗水平值时,要及时进行光疗治疗,及时光疗治疗能够控制胆红素日上升的幅度,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峰值,使峰值控制在换血水平值以下。光疗治疗是通过光学效应,使脂溶性Z型间接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光胆红素和E型胆红素,由于光疗的治疗方式改变了胆红素的结构式,因而使光胆红素和E型胆红素通过胆道和肾脏排出,这个过程就是光疗治疗的结果[6]。因此,光疗治疗方式产生的不良反应小,并且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患儿接受光疗治疗的同时,优质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患儿治愈率。在对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做到下面几点,一是观察患儿的贫血程度,若新生而的血色素检测结果低于145 g/L,则可诊断为贫血。溶血病为轻度,无贫血表现症状;溶血病为中度,则明显表现出贫血症状;若为重度溶血病,则表现出水肿、贫血性心脏病、心衰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发生贫血情况,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贫血程度做出判断。二是患儿是否发生肝脾肿大的情况,在发生溶血病时,肝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因此护理人员要每天对患儿的肝脏进行触诊,并观察是否出现腹胀、腹水、皮肤黏膜出血点等情况。三是保证母乳喂养足量,采取母乳喂养方式是通过患儿的吸吮,增加结肠的反射,促使肠蠕动,使肠内容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变短,减少胆红素被小肠的重吸收[7]。四是保证患儿大便通畅,大便通畅,能够通过胎粪的排出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减少患儿发生黄疸的概率。若患儿胎粪发生延迟排出的情况,护理人员要遵医嘱对患儿实施灌肠处理。五是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如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眼部护理,患儿每天要沐浴1次,更换尿布要及时,防止发生尿布性皮疹[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ABO溶血病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该研究结果与孙海芳等[7]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母亲孕期IgG抗A/B效价的动态监测”研究中所得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防止黄疸的发生,减少换血,进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8]。同时也表明,早诊断和早治疗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莉.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19(1):33-34.

[2]李薇,陈自励.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6):383-385.

[3]高宗元.40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治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47-748.

[4]王彬.ABO新生儿溶血病血型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81-382.

[5]李伟生,杨辅直,陈晓玲,等.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及转归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0):1429-1430.

[6]杨文勇,和润泞,蔡德康,等.血型血清学诊断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8):892-894.

[7]孙海芳,喻芳明,方巧兰,等.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母亲孕期IgG抗A/B效价的动态监测[J].检验医学,2011,26(12):850-853.

[8]周益强,肖倩,冯尚克,等.IgG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1,32(2):182-184.

[9]粟明丽.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54-156.

[10]钟水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34-36.

(收稿日期:2015-09-03)

推荐访问: 溶血 新生儿 诊断 意义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