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3 09:57:40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教师课堂精讲、学生内化吸收和学生课堂讨论三个环节。为了提升本校新增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动物学》第4章营养学教学效果,将对分课堂模式引入到教学中。课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程序,然后按照对分课堂主要步骤做好课程精讲、内化吸收与讨论环节。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量化调查和质性访谈对课程进行评价。应用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营养学课程中能够打破教师习惯性思维,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进而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对分课堂;实验动物学;营养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116-03

Abstract: The PAD class teaching model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 and discussion. The PAD classroom teaching of Nutriology in Chapter 4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n the newly added biotechnology major was performed in our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Before clas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PAD class teaching was firstly introduced to the students. Secondly, the links of intensive lecturing, knowledg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nd classroom discussion were completed based on the main steps. After class, the course was evaluated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such a teaching model can break up teachers"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effectively adjust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improv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PAD class;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Nutriology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基础性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綜合了医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物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知识体系不断交叉整合,又互相融合[1]。目前已成为很多医学、药学、农学及生物类院校不同层次学生(本科和研究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正由于《实验动物学》是多交叉的学科,涉及理论与实践知识非常广泛,如何让各个专业的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各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动物学》成为很多专业教师的难题。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改革模式,它的名称的来源是指把课堂时间一半分给老师,一半分给学生,所以简称为“对分”。该教学模式在时间安排上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师知识讲授(Presentation)、学生消化吸收(Assimilation)和组织课堂讨论(Discussion)三个环节,所以也简称为PAD课堂[2]。2018年本校本科生新增的生物技术专业,为学生开设了《实验动物学》必修课并采用小班进行教学。以往我校《实验动物学》只在研究生中作为必修课和本科生跨专业选修课进行授课。考虑到新增专业具有明确的学术导向性,本着促进《实验动物学》教学的理念,在实验动物营养学章节中我们运用了张学新教授的对分课堂进行教学,并对此课程进行了教学评价。

一、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与推进程序

对分课堂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它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与学生对分课堂,将传统的师生时间分割为师生与生生时间,让学生将部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以此推进上课效率。它的主要推进程序为:1. 老师精讲。在以往教学计划的一半时间内完成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并完成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2. 学生内化吸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和思考。主要推进程序为“亮”“考”“帮”三项工作,“亮”也称作“亮闪闪”,主要是向小组同学展示自己收获的知识点;“考”也称作“考考你”,是把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进而考察同学;“帮”也称作“帮帮我”,主要是把不懂或想要了解的内容,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3. 课堂讨论。在学生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要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亮”“考”的成果,在回答他人考的同时帮助他人解释、解决“帮”中的问题。成功的对分课堂效果将会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选取的样本

本次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我们选取了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学院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3)班和(4)班两个班作为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班。(3)班学生30人,(4)班31人,共61人,每周安排2次课,每次两个课时。《实验动物学》课程共9个章节,在第4章实验动物营养学中我们引入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三部曲:1. 教师讲授;2. 学生消化吸收;3. 组织小组讨论三部分进行授课。教学完成后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结合考卷分析,对此次的PAD课堂效果进行评价。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选取的具体操作

(一)教师的课时安排

在第7周星期五教师进行课堂精讲。根据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推进程序,由作者讲述实验动物营养学重难点。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一般饲料中的六大营养素、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和饲料营养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识框架。在讲授过程中我们不进行互动与讨论,讲授完成后进行任务的布置并结束课程。

(二)学生内化吸收

我们尝试的“隔堂对分”模式[3],在第7周星期五课后至第8周星期二课前为学生内化吸收的时间。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对分课堂,我们简化了张教授操作程序,不在对分课堂系统中完成作业,而是自建小组微信群进行“亮”“考”“帮”环节。

(三)学生课堂讨论

在第8周星期二学生进行课堂精讲。在讨论环节阐述自己完成的任务,学习的资料及遇到的问题等。讨论阶段包括 4 个环节,即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

四、对分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这次课程的实践,作者对生物技术专业(3)和(4)班全体同学做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名同学做了质性访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了解PAD教学模式在实验动物营养学章节中运用的效果。

(一)教师个人感官体会

从个人角度出发,作者觉得对分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先苦后甜的提升。因为教师实际上课时间缩短了一半,表面上看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创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前的泛泛而讲,讲授难点从课堂转移到了课后。所谓的“精讲”,需要教师更认真的查阅资料,更精炼的浓缩语言和更精辟的进行讲解。而真正的难点还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构架,我们需要非常认真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建立一个新的、全面的并与专业高度匹配的框架。这个框架还需要是开放性的,才不至于禁锢学生的思想,才能让他们学有所用。但是这个辛苦在讨论环节得到了实际效果。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得以真正的减负。从以往满堂急躁的唾沫横飞到现在课堂最后二十分钟文雅的进行授业解惑,不仅是工作量减少了,心态也美好起来。同时,在课堂上我们能从学生的侃侃而谈和苦思不解中挖掘出真正适合他们的“重点”“难点”和“兴趣点”,这些将是我们下一年度精讲最切实际的资料来源。如果老师能够利用好这个环节,对我们以后的精讲会有一个大提升,长久下去将会形成质的改变。

(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其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饲料中的六大营养素、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与饲料营养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基本技能是如何挑选合格的实验动物饲料和不同的实验要求相关饲料配方的设计。根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结合营养学的课程目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量化统计。具体可见表1。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在营养学的对分课堂中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这一结论也非常吻合。在质性访谈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都觉得课后的内化吸收非常必要,这一过程比简单课后有趣且有效。他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以后进行科学实验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同学间的联动与友谊。无论是量化统计的结果,还是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抑或是质性访谈的结论,都说明在这次营养学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高质量地完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三)学生学习与过程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指學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方法,如合作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学习的方法[4]。根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结合营养学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量化统计。具体可见表2。

从前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的分析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学习方法。表2的量化统计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形成了呼应。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学生们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寻找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知识点。这在课下内化吸收环节、课上小组讨论环节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质性访谈中,一些学生表示“亮”“考”“帮”三项工作特别让人兴奋。学生为了使自己“亮闪闪”,查阅、分析与总结资料,最后形成具有个性的展示材料。在无形之中就会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考”住别人,想尽各种方法提出了非常有前瞻性的问题,能令教师眼前一亮。再也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我觉得是什么,我怎么证明我的观念。总之,通过量化统计和质性访谈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完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情况

在这一维度的目标中,情感主要是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情感。态度则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

根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结合营养学的课程目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量化统计。具体可见表3。

从表3的统计数据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实验动物的价值、科研工作等问题。质性访谈的结果与量化统计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相似的。在访谈中,许多同学表示,要完成“考”和“帮”的工作,就需要特别关注实验动物与科研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形成理性的情感和态度。有的同学说,在小组讨论时,我们实验动物对科研工作的发展,实验动物学教学对学生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结束语

通过实践这种的新的教学模式,作者认为,对分课堂模式在实验动物营养学的讲授中能够突破教师习惯性思维并指导教师关注更切实践的“重难点”和“兴趣点”,在授课过程中能有效改善课堂氛围,课后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了教学效果。由于本次课程内容只涉及营养学模板,是否所有章节特别是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这类与实操紧密结合的内容都适合用对分课堂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潘效红,张道来,闫苗苗,等.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9(37):161-162.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9).

[3]刘芳娜,刘带.对分课堂在《创业基础》课程的应用效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5):182-183.

[4]韩雪军,张凤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1(26):131-136.

推荐访问: 动物学 教学模式 课堂 课程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