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课堂实践与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课堂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03-02 00:14:33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基于学科课程性质以及课程标准相关内容,提出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并从实践教学出发,对道德选择能力的具体实施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思品课堂;道德选择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是初中生应提高的道德能力之一。

所谓道德选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选择,它是指人们在多种可能性之间或在某些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景之中,依据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所做出的各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选择”。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这一不可回避的生活现实面前,如何引导学生做出选择,帮助他们培育价值理性,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初中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基于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和情感的过程;在课内外活动中处理道德难题,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逐渐积聚更多、更自觉、更强大的道德行动能力,涵养品格,从而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笔者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课中,主要从课堂教学层面,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探索对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一、探索与实践

环节一:小组活动:“官宣”——我的选擇?

师:2018年10月16日,某明星突然宣布的婚讯。

(出示网络“官宣”体刷屏图片)你会“官宣”什么?

小组活动:请选择你想“官宣”的人或事,说明理由。

生:……

师:同学们知道54年前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脊梁!10月16日,冥冥中上天的安排,在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天,也同样是一位科学家的生日,他就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事迹介绍)

他们的“世纪之恋”,他们的报国精神,不该被淹没在那些爆炸性的新闻中,他们才应该是这一天的头条。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这才是官宣最该曝光的人,最该曝光的爱情!

环节二:话题探讨:“女排”——逆袭背后?

(视频呈现)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场景。

话题1:中国女排成功逆袭的原因?

话题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对于第一个话题,学生普遍都认为是中国女排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还有一直以来全国人民对女排的支持,国家对女排的培养等。

对于第二个话题,学生中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认为女排精神还在,因为女排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但有的学生认为,如果失利了,人们虽然也会谈论,但还是会被渐渐遗忘。

此时笔者只是引用了女排教练郎平的一句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这就是女排精神!这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环节三:各抒己见:恶搞“经典”——你怎么看?

身处网络时代,文化日渐多元,一些经典被恶搞。

各抒己见:

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些被恶搞的视频,你会如何评论?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通过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恶搞,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太当真,娱乐而已;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些恶搞就很有趣,也成就了经典,比如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但有学生立刻说,这种改编对原作没有恶意,只是赋予了经典形象一些符合现代观念的意义。并就此提出,恶搞还要分场合、分对象,不是每一个经典都能“另类演绎”。

(图片呈现)媒体曝光《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被恶搞。

(材料呈现)

材料一: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的来调侃。”

材料二:网络上众多网友的反对声音。

材料三:中宣部关于开展严格规范网络直播违法违规行为整治行动等的统一部署。

师:为什么政府和广大社会成员面对红色经典被恶搞的态度高度一致?

(笔者向学生介绍了1939年3月,冼星海完成《黄河大合唱》作曲的情形)

师:就是这样一个在简陋中诞生的作品,却迸发出了号召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抗日救亡的磅礴力量。它用音符和旋律承载着艰苦卓绝的抗争历史,用呐喊和嘶吼彰显着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尊重英雄,就是守卫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守护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家园,这也就是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解读与思考

1.在情境体验中学会选择

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学生置身在复杂的、具体的、生活化的价值冲突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不同价值的思想渊源、具体表现以及可能的后果,让学生在体验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体验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过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上述案例中情境的创设,首先全部来自真实的社会生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生活的复杂;其次,不论是“对官宣”的认识,还是对“恶搞”的评价,笔者都是以开放的、思辨问题形式呈现,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对学生个体的挑战性尽可能地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自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多元对话中学会选择

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平等的关系中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内在于教育情境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的诘难问疑,他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能唤醒彼此的自由和创造。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对学生思想、智慧、情感、态度的挑战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深度考察,爱国事件的多重分析,引导学生不仅认同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且认同支撑国家发展的民族精神;不仅认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且认同民族和国家的英雄榜样,从而认同对国家发展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生生对话是关键。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呈现的生生对话,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对话中,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在你问我答中明辨是非。而相互的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沟通理解、求同存异,这本身也是一种道德选择的体验过程。

3.在尊重理解中学会选择

教学生学会选择,就要给学生留足选择的空间。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会带来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求异就是创造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对于学生的不同选择应尊重与包容。

在“官宣”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在多元化的今天,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众明星的事情也是可以报道的。此时笔者只是说到:有太多太多共和国的科学元勋们,他们选择在最好的年华、在学术发展最巅峰时期,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即便条件困苦,即便受过委屈,他们依然那样无怨无悔地,把最最赤诚的心和最最热烈的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如果他们还在的话,也一定会乐于看到大家幸福快乐的样子,因为他们奉献了一生目的就是,为了共和国,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当我们扬眉吐气,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时,不要也不应该忘记他们!这些为共和国发展呕心沥血的大国脊梁!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李小平.基础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杨一鸣.彰显国家意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4):12

推荐访问: 道德 法治 学科 课堂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