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2-03-02 00:08:18 浏览次数: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初中生品德修养联系密切,其教學核心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应用与实践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本文研究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背景,并提出现阶段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可行策略,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生生学习互动中会学、爱学、善学,最终促进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式;教学

自2016年9月起,教育部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这些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有助于对中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以及法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必修课程,也是一门追求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为中学生培养出受益终身的道德准绳,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牢固基石。

一、 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背景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生活化课程。其授课过程需要通过师生平等、良好的学生参与以及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达成。而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协调“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求相契合。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相互之间在语言或肢体上产生互动,在课堂上产生有效的交流与对话的教学模式。其中也包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推动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播种者,同时也是新鲜知识的生成者,学生得益于教师的播种与培育,进而接受新的意识与知识。正是由于这种教与学的关系,推动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趋于生动与开放,也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趣味与生机,中学生在接受新的意识与知识的同时,学习思维也愈发活跃。

二、 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策略

(一) 创设教学契机,引导学生“会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自身性格、成长环境的不同,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形式、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特性。教育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然则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以及心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成长,随着年龄的不断成熟,对社会中的事物认知能力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无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变化都极具不确定性,对学习的态度、表现波动也较强。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时,积极创设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会学”与“学会”道德与法治。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学环境的创建还是教学策略的实践,都需要紧密围绕实际教材内容进行,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构思与开发合理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教育契机,促成课堂教学互动,首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核心在于“开放”二字。其一,师生关系要开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民主关系;其二,学习过程要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上建立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学生的学习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说”,由“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讨”。释放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放开学生的学习灵感。

(二) 提升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爱学”

教学艺术一般情况下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姿教态、软硬件材料对课堂进行组织与调控的发挥教学情感功能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素材创设教材情境,设置悬念,并通过多种策略性的教学手段,比如讨论、辩论、表演、分组、模拟等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多角度地呈现,吸引学生在生动开放的教学艺术中“爱学”。以“少年有梦”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后采用设问、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儿时梦想—梦想动力—个人与祖国的梦想成长—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这样逐层深入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回忆与思考,辅以小组讨论,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激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还可利用情境创设、微课视频等为课堂提供辅助教学,例如在教授学生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再现事发现场以及利用电教设备播放法治节目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爱学”的认知兴趣。不仅活跃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吸收。告别课堂沉闷气氛,提升学生积极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较为内向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参与的空间,实现了整体教育的目的。教师也会在此类教学互动过程中得到收获准确知道每个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认知与在教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爱学”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性与独立性,也正是“爱学”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共鸣。

(三) 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善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得益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也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友好、融洽诚信的师生关系也是推动互动式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学过程中一旦缺少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也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教师首要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长远教学目光,综合文献著作、网络资源以及生活案例等,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往往能贴合实际,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育改革后,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大力倡导平等教学,在课堂上构建新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开展互动教学活动时,要具有公平性、科学性,不仅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更进一步,还要让学困生也感受互动教学的乐趣,使互动教学的工作更彻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互动中更愿意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能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合理地利用好生活实践也能促进互动教学的发展。例如搜集相关教育素材,设计一些“辩论会”“小法庭”等表演竞赛环节,讨论具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例如“当你坐在公交车非爱心座椅上时,你觉得还应该让座吗?”“你怎样看待共享单车停放引发的道德争议?”等等。教师通过与生活相结合,而且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学习的知识,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也达到了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使用的教育目的。再例如在教学“网络交友”这一课时,结合学生日常与网络的接触,内心的想法看法以及自身对网络的认知情况等,以学生自己发表见解为主,教师通过启发式、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式为辅,引导学生探讨互联网交往的利与弊,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贴近生活的独特性让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变得容易许多。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要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进度要以教学质量为主的教学标准。科学合理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积极在道德与法制课中应用与实践。在模式中,积极创设教学契机,引导学生会学,提升自身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爱学,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善学,积极开展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服务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雪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7(76):84.

[2] 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34-135.

[3] 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240.

[4] 张美贞,旷新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8):13.

作者简介:廖茂洪,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第四中学。

推荐访问: 法治 教学模式 课教学 道德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