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2022-05-19 16:50:08 浏览次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备受经济结构不合理困扰的黑龙江经济发展指出了新路子。从2013年开始,黑龙江省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走低和国内“三期叠加”形势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形成了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究其原因,除了石油、煤炭量价双降和森工停止商业性采伐等直接原因外,还有体制、产业结构和政策三大根本原因,而这三大根本原因都是供给侧的问题。尤其是在产业结构方面,黑龙江省能源经济特征明显,仍然是原材料、能源占统治地位。这种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五多五少”,即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依赖型产业多高科技产业少,原字号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第一第二产业多第三产业少,国有经济多非公经济少。“五多五少”的产业结构,使我省经济不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经济必然产生波动,这一点在这次经济下行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农垦、森工、煤炭、油田等资源型企业,与外部市场对接不够,没有完全发挥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深化政府改革、释放企业自身潜力、提高企业市场化程度、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推进黑龙江省供给侧经济结构改革,必须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紧紧依靠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精准发力,着力推动黑龙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要继续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政府机构偏大、行政职能偏宽、行政审批色彩偏重、对微观经济干预偏深、市场监管偏弱、公共服务供给偏少,那么这六“偏”组合在一起,必然带来低效率。要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通过政府的自身改革,管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放开看不见的手,让企业大显身手。要持续下大决心转变政府职能,解决经济执法部门过多,行政审批色彩过重的问题,着力做到“三多三少”:即多引资少投资,多建环境少建企业,多管服务少管审批,为经济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条件。要建设廉洁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和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清单以外的,各类市场主体应依法平等进入,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真正发挥效用。

要全面深化经济改革。要向全面深化改革发展要动力。一是积极推进以所有制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破产兼并重组僵尸企业,组建新经济航母企业。尝试让私企、外企等入股国企,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四权分设、四权联动、四权制约。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但与先进地区比,与加快发展的需要比,我省非公经济仍然实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要继续解放思想,突破各种束缚非公有制经济的过时政策,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强黑龙江省经济活力。三是深化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通过招投标,利用PPP和特许经营等路径,加快城市集中供热新增热源、供气、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城市交通等公共资源项目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要积极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扩大开放,积极对接俄罗斯远东开发开放战略,打造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利用两个基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发拥有我省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努力掌握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积极打造黑龙江省著名品牌。建设一批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和市场在外等“三头在外”的产业,进而带动我省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利用通道建设带动物流、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哈尔滨及“龙江丝路带”结点城市的作用,把哈尔滨打造成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放大提升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功能,加快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建设进度,着力推进大庆综合保税区的申建工作

要积极发展绿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粮食生产、进口和库存三量增加,价格的“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增收的空间变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农业如何再发展?答案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施“2+6”模式。“2”就是实现两个转变:即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实现量减价增;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实现农业的科技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生态化、协作化(规模化),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就是以效益为目标和以市场为导向从6个方面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现我省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调“绿”,借助北大荒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培育绿色品牌,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力争把黑龙江省建成中国最大绿色食品基地。调“红”(肉类),大力发展畜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肉食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畜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调“白”(微生物农业又叫白色农业),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地理优势,利用地处北纬45度世界公认黄金奶牛带优势,发展微生物农业和奶业,培育奶制品和乳品加工业。调“蓝”,我省具备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条件,随着人们饮食习惯越来越崇尚低脂肪高蛋白食品,未来水产养殖业前景广泛,我省应抓住这一机遇,培育水产养殖业。调“特”,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特别要发展苜蓿等优质饲草,满足黑龙江省发展畜牧业的饲草需求。调“长”,拉长农业产业链,实行贸工农和产加销一体化,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分享第二三产业利润。要着力打造龙头企业,主抓粮食转化加工,尤其是发展粮食化工产业,不断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政府增税、就业增加。

要优化工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调存量,做大增量。一是深度开发“原字号”,拉长煤、粮、油、矿等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链条,提高煤、粮、油、矿的产业附加值。食品工业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工业,目前我省食品精加工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把食品工业发展为黑龙江省第一工业。此外,要坚决关闭六小煤矿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二是围绕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尤其要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重点发展具有黑龙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以高科技的智能化为主要方向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重化工业的过剩产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展“十大重点产业”中,可以向重庆学习,集中支持几个产业,重庆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品,生产了约占全球1/3的笔记本电脑,规模经济效益显著。我省信息技术重点应放在发展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优选3-5个品类,集中突破,做大相关产业链,逐渐形成产业群;发展以钼、石墨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核电、风电、燃气轮机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发展以轨道交通、飞机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以大马力拖拉机、水田高速插秧机、收割机为代表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等。三是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使其向高端高质高新方向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强关键技术开发,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培育知名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通过工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优势产品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产业项目大型化、产业链条完整化,着力提高黑龙江工业经济效益。

推荐访问: 结构性 供给 推动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