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灾后重建:我们的教育视角(上)

灾后重建:我们的教育视角(上)

时间:2022-05-10 11:15:04 浏览次数:

编者按: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庞大的灾民群体中,孩子无疑是最弱势、最无助的,因此,帮助他们也就成了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震灾难发生和以后救援的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落泪,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为此,本刊特约请部分教育专家和学校德育工作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对灾区的孩子有所帮助,也希望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有所裨益。

心理干预:

既要关注灾区的孩子,也要关注受传媒影响的非灾区孩子,还要关注离开灾区,远赴他乡就医、求学、移民的孩子。

本刊记者:这次大地震对灾区儿童心理上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他们进行紧急心理干预无疑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那么,对孩子的紧急心理干预,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谢爱武(博士,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儿童,灾后的及时心理干预都需要完成三个任务:首先是重新建立安全感,其次是对地震中所失去一切的追忆与哀悼,第三是重新实现与正常生活的联结。围绕这三个任务,我们在对孩子进行紧急心理救助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要将孩子安置在安全、稳定,不会再受伤害的地方,要向孩子保证,他现在很安全、被保护着。

要多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着。对于失去亲人的孩子,要给他选择合适的固定陪伴者,最好有2个人,包括其它亲人、邻居、孩子曾经喜欢的人等。熟悉人的参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要鼓励孩子宣泄情绪。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以及对死者的回忆,允许、鼓励他们反复地哭泣、诉说和回忆,把悲伤、痛苦甚至是攻击情绪发泄出来。遭受劫难后,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对此可用诸如“你在想什么”的问话来鼓励孩子说出内心感受。在孩子宣泄情绪的时候,要少说多听,可以给孩子以拥抱、抚摸、握手等肌肤接触,也可以让他怀抱一些柔软的物体,如抱枕、布娃娃等。此外,还可以让孩子给逝去的亲人写信,画出害怕的或者希望得到的东西,参加一些心理游戏,如撕纸、放飞机等。

要帮助孩子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走出对现实的回避。当孩子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时,可告诉孩子,现在爸爸妈妈不在了,阿姨叔叔喜欢你,爱你。不要回避亲人去世的现实,可让孩子参与对逝去亲人的祭奠活动。

有些孩子会出现内疚和罪恶感,认为家人的死亡是自己造成的,为自己无力救出亲人而内疚;有的孩子会为自己因恐惧逃跑、哭泣害怕等行为而感到羞耻。对此,必须向孩子强调他没有错,不需要为任何人的死亡负责,地震不是你带来的,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可奈何的,哭泣、害怕和逃跑都是正常的!你没有错!

要帮助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尽快地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学校倒塌了,可在搭建的帐篷中或临时的住所里开展学习,以便让孩子有精神的寄托和集体的归依。

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接触,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事情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本刊记者: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救助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话是不能说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呢?

谢爱武:不要刻意避免和孩子讨论死亡,也不要当作事情都没有发生,更不要对死亡做不适当的解释,比如:“妈妈在别的地方”“妈妈出门远行了”“死掉就像睡着一样”,等等;不要立即将孩子送走,强迫他进入新的环境(如寄养或送孤儿院),要让孩子有机会处理好心中的伤痛;不要强迫孩子勇敢、坚强;不要禁止孩子谈论有关灾难的话题或重述当时的回忆;尽量避免媒体对孩子的采访,防止因对灾难性事件的反复回忆而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本刊记者:当前,对于灾区儿童的心理抚慰,面临任务繁重、人员不够、办法不多等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呢?

赵小燕(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宜都市教科办主任):一是心理抚慰人员要有层次性,分布要体现全方位。面对数量巨大的灾区儿童,仅凭少量心理咨询人员,只能只是杯水车薪。因此,首先要组建好一支数量足够的心理抚慰队伍。本人建议以本地教师为主体,以在全国抽调的优秀班主任为主力,以社区工作人员为补充,以适量的专家为引领。四股力量可以编织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全方位覆盖灾区,实现优势互补:灾区的老师熟悉情况,了解儿童;优秀班主任长期与不同类型的学生打交道,经验丰富;社区可以协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心理咨询专家则可以承担起培训与指导老师的任务。

二是心理抚慰方法要多样化,时间上要全天候。进入灾区的心理咨询人员按照一些基本程序开展工作是没有错的,可是也暴露出灵活性不够,应变不足的问题。比如,与儿童交谈前,总是以提醒“你不要紧张”的套路切入,就不如来一点小幽默更能与儿童拉近距离。教科书上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关键在于要从灾区儿童的真实需求出发。基于自己多年对儿童的了解,亲切、自然、随和的方式儿童最易接受,而生硬、突兀、刻意的方式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除了老师要和学生交朋友多沟通外,还要充分利用儿童伙伴的作用,只要有人作伴、有人同行、有人玩耍、有人合作,他们就不会孤独,就不会害怕。入夜是一个特殊的时段,要有人陪伴孩子睡觉,避免他们再受惊吓。

本刊记者:灾后心理救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谢爱武: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控制感是一项长期任务。“将来是否还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我们是否真正安全了。如果再发生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最担心的。我们需要给孩子安全的保证,让孩子切实感到他们受到了保护。要反复向孩子表明,家人、老师和国家会用一切办法来保护他们的安全;让孩子确信即使发生了什么不测的事,他们也总会得到照顾;让孩子知道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并且不太可能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周围。

我们可以采用小册子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普及性的灾难自助知识的宣传,包括对灾难的防范和心理应对;也可以开展团体活动,鼓励孩子玩“灾难”游戏,让他们在其中设立规则、发展结果,使他们产生对事件的控制感。协助他们了解这场灾难的意义,尤其是正面积极的部分,如面对灾害时的英雄主义、勇敢行为的故事、人们的爱心,多让孩子看到这些积极的、美好的一面,建立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要特别关注心理创伤严重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容易因为强烈而持续的症状,影响到未来情绪、认知以及人格结构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心理测验来诊断、识别这些孩子,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长期个别辅导。有些孩子尽管症状严重,但不容易被察觉,或者几个月后才表现出来;有许多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外表上表现得很坚强甚至很快乐。因此,要结合更多人的观察和全面的心理评估进行识别。长期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行监测,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灾难周年反应和其它特定日子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也值得我们重视。当相关节日来临时,与灾难相关的消极感受会随之而来,对孩子心理和情绪上的冲击可能会相当强烈。因此我们需要开展周年反应的大众教育,特别要让孩子的照顾者了解孩子常见的周年反应。

本刊记者:地震以后,电视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对灾区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报道。面对铺天盖地来自灾区的信息,我们又如何对其它地区的孩子进行引导呢?

张金桥(博士,暨南大学副教授):孩子看电视,了解灾区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对灾区人们的关爱之心;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电视感受到灾区人们的坚强。然而,长期的、不间断的灾区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近期,有些家长反应,孩子由于长期观看灾区的情况,如死尸、断臂、断手、截肢、断墙、倒塌的房屋等画面,已经表现出恐惧、害怕的心理状况。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觉得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电视直播相关灾情时,对于比较惨烈的内容,电视画面应提醒公众,采用PG字样,即Parent Guide,提醒学生在看这部分内容时,应有家长指导。第二,家长应该利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的机会对其进行科普教育,告诉孩子自然界的力量是很大的,人要学会坚强。看电视节目时可以和孩子有一个身体接触,比如紧紧握住孩子的手,拥抱孩子等,让孩子有安全感。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做一些亲子游戏。第三,心理工作者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比如,孩子们可以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可以是哭,可以是倾诉等。鼓励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起到舒缓的作用。这是对创伤事件的脱敏过程。在一遍遍倾诉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事件的敏感情绪会慢慢降低,最终恢复平静。在孩子宣泄情绪的时候,要镇定、反复对他们说“没事了,没事了”“现在安全了”等肯定的话语。至于那些很小的孩子,可考虑抱在怀中给予安慰和鼓励。还可以告诉孩子,这几天在他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做恶梦等,告诉他们这其实是人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完全不必惊慌。第四,若遇到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本刊记者:巨大的灾难让许多孩子离开了父母和亲人,离开了养育自己的家乡,来到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对新伙伴的到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陈筱洁(在读博士,华南师范大学讲师):首先,要保证我们自己情绪稳定、心理健康。应该说,面对这次地震灾难,我们虽然不是直接受害者,但是我们的心理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情绪都平复不了,对地震以及地震后的影响有着种种不合理的观念,甚至班级氛围不稳定、正常课堂常规不能恢复,新同学的到来只会加重我们的问题,即使我们有良好的愿望,也无法给新同学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其次,安全陪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经历过地震灾难的新同学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安全感的丧失,这将使未成年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心理都产生巨大的阴影。我们作为他们整个白天最重要的同伴,一定要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在需要离开教室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陪伴他一起去,上学放学如果没有亲人接送,可以组织同学们和他结伴而行。如果是住宿生,晚上应该安排老师或几个同学陪伴。切记不能用“地震啦”等无故尖叫方式在同学之间打闹戏耍,以免给新同学带来伤害。

第三,热情帮助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我们可以热情真诚地带领新同学熟悉校园环境和班级常规,教给新同学一些常用的地方话,介绍地方特色文化等具体行动中表达自己对新同学的关心,这样的话题和活动既自然又亲切,容易被新同学接受。

第四,在安全和真诚的前提下,正常地和新同学交往,正常地管教新同学。作为新同学班级里的老师和同学当然要爱护新同学,但是不应过度关注,以免热情过分、同情泛滥。

第五,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性特点的新同学应该给与不同的关注。尤其是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孩子对灾难的感受性、耐受性和受到的长期影响以及心理康复的过程和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他们的帮助不需要像专业心理辅导人士那么有针对性,而主要是在平时的学习、交往和活动中渗透进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跟随班级建立和恢复正常的角色规范。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个年龄、这种性格的新同学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现后,以便更好地带领同学们帮助他们。

第六,对老师而言,要特别关注自己发动的班级援助举措在同学之间可能产生的心理效应。作为关爱新同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和角色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正常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价者,另一方面又是援助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价者。在帮助新同学的行动中,要积极合理地利用班集体的力量,促使新同学顺利融入到新的班级生活和班级角色中来。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同学之中可能出现的因为援助而导致的一部分老学生心理不平衡、攀比等心理,以及分出过多的精力照顾新同学而忽视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等不良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第七,注意观察,及时帮助新同学寻求专业的心理救助。我们是能够近距离接触新同学的群体,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交往和活动中觉察到新同学情绪抑郁,或者过于兴奋,或者学习跟不上、不合群、性情孤僻等等,要及时告诉老师,由老师及时联系新同学的亲人,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不建议大家自己直接处理新同学的心理障碍。老师应教育同学们,在遇到新同学主动倾诉或伤心哭泣的时候要多给予陪伴、倾听、拉手等无刺激性的抚慰,而不是嘲笑、逃避、惧怕、痛哭。如果新同学已经在接受专业人士的辅导,同学们和老师们应该予以适当的配合。

本刊记者:那么,除了上述要做的,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

陈筱洁:第一,在角色定位的问题上,要防止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在强烈同情心的驱使下恨不得自己是个全能的救助者。这是我们现阶段最容易出现的良好却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容易不顾自己的能力限度和角色要求,把新同学的所有需要、所有问题都担负起来,用我们并不擅长的方法解决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一些新同学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这就不是我们一般老师和学生能够胜任的。另一方面也容易不顾心理重建的客观规律,希望仅凭短期浓厚的关爱就迅速治愈新同学的心理创伤,这既会令我们自己高度焦虑、失望,也有可能再次给新同学的康复带来不能承受之重。另一种是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新同学生活历程中的一个短暂的非亲非故的同伴,自己不是最适合帮助他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大,尤其是遇到有些新同学不能很快接受我们的热情的时候,更加容易觉得自己的关心根本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而放弃努力。

第二,在具体行动中,要把握好尺度和时机,做到“有益”和“有序”。“有益”要求我们把握好尺度。这要求我们科学、精细地把热情关爱体现到对新同学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去,要关注新同学是否愿意接受、是否感到压力、是否利于学习和适应。给新同学以他所需要的和有益的帮助,而不是我们所习惯的和喜欢的、更不是不加控制地向新同学施加关爱。尤其不能出于关心或者好奇追问新同学地震时的情形。“有序”要求我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既不要虎头蛇尾、一暴十寒,也不要不讲策略不分阶段地开展。应该把我们的支持和关爱融入到新同学心理康复和适应环境的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中去。按照安全保护、情绪康复、角色适应、心理重建等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有理有序地让新同学顺利成为班级中健康的一员。

网络链接1:心理专家赴地震灾区现场调查

5月21日,心理咨询专家古典在新浪教育博客上发表了“震后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数据显示,89.9%的学生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朋友”,24.6%的学生“失去了亲人”。亲人和朋友的突然离去,给孩子们的内心造成了极大伤害,摧残着孩子的心灵。

这场地震给灾区学生带来很多方面的心理症状。其中,“注意力不集中”位居第一,占65.9%,50%以上的学生感觉到“莫名疲倦”“心情高低起伏”,48.4%的学生感觉到“内心无助”,还有42.9%的学生“害怕提及地震相关信息”。

数据也显示,受灾学生通过党中央对地震作出的迅速反应、全国人民援助灾区的巨大热情,对未来的生活仍旧充满信心。学生中有86.5%表示“希望重建家园”,84.10%的学生表示“依旧希望考试并取得好成绩”,还有67.5%的学生认为“地震虽然残酷,但仍可以接受现实”。

(自http://blog.sina.com.cn/likeair)

网络链接2:全国各师范大学面向地震灾区开通心理热线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热线:4006808110(7:00—23:00)

雪绒花心理帮助热线:010-58800764,58800525

(8:30—21:30)

华东师范大学

咨询热线:021-62233062

021-62232957(9:00—21:00)

东北师范大学

24小时咨询热线:

15043041967(张老师) 15043041968(盖老师)

15043041969(李老师) 15043041970(郭老师)

15043041971(姜老师) 15043041972(张老师)

15043041973(李老师) 15043041975(王老师)

15043041976(李老师) 15043041978(韩老师)

华中师范大学

个别咨询预约电话:027-67868274

(对灾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春雨热线:027-67868152 027-67868156

(周一至周六18:30-21:30)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咨询热线:029-85303322,85308310

西南大学

抗震救灾心理热线:023-68383721

四川师范大学

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28-84761409,13438132015

心理援助教师:028-81961966(杨老师)

028-81798775(胡老师)

13808025228(孙老师)

西华师范大学

心理咨询热线:0817-2568070,2314120

(12:30—14:30,19:30—21:30)

(教育部网站2008年5月20日)

安全教育:

不仅要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安全教育还要做到课程化、常规化、活动化。

本刊记者:从汶川地震反思学校的安全教育,能发现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亟待加强的地方?

段晓宏(长沙市教科院规划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地震中,学校成了重灾区,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比如震级高、建筑抗震能力不够等,但也有安全教育不到位的原因。首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意识不够。有幸存学生提到,自己过去曾经因为在轻微地震发生时要逃出教室而遭到“扰乱课堂秩序”的批评;而在此次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有些老师心存侥幸,没有及时疏散学生,错过了逃生的“黄金12秒”。其次,缺乏系统、有效的安全常识教育和逃生自救训练。从一些幸存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的自救更多是靠求生的本能、应急的机智以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零星常识。有学生说,他们以前在地理课中听到,日本的孩子在地震时会跑到桌子下,于是效仿,生命才得以幸存。而汉龙小学的老师在带领学生“一个都不少”地成功逃生的过程中,由于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包括蹲下、靠两侧下楼、进入操场以及后来制作简易帐篷等,都符合逃生标准手册,但他们表示自己从来没学过这些。再次,学生在灾害和突发事故面前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在救援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坚强的孩子,但也遗憾地看到了在等待救援时因绝望和痛苦而寻求自杀的极端个案。可见,在安全教育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逃生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逃生技能,也要帮助孩子树立乐观勇敢的品质,培养互帮互助的意识,懂得在灾害发生后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本刊记者:如何使我们的安全教育切实可行,收到实效?

黄明娟(贵阳市教科所小学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至此,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综合保障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零散、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在政策层面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应注意以下几点:

课程化:要保证时间和内容的系统性,就必须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纲要》指出,“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由于目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对薄弱,系统性和衔接性不够,更需要地方课程的补充。早在2006年秋季,湖南省便开始在中小学实施《生命与健康常识》课程,安全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这与《纲要》的精神不谋而合;自2008年秋季开始,安全教育将被列为郑州市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每学年不少于12个课时,每学期开展1次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并将逃生和自救技能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这项举措也很好地落实了《纲要》精神。其实,危及学生安全的问题中存在地域性的特点,例如一些自然灾害的防范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见效,如果学校能有的放矢地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相互补充,安全教育实效的提高便指日可待了。

常规化:这里所指的常规化不是停留在口头提醒上的泛教育化,而是要结合各项日常教育工作,制定安全教育的常规制度,切实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在地震多发的日本,专门设立有一年一度的防灾日,东京都的小学生每个月都要进行逃生演习;在美国,逃生演习经常在学校等场所举行。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为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护自救技能,以便在课程教学和常规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要重视公共图书和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通过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各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安全常识;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充分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社会实践等,做到定期宣传、定期学习、定期演练;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活动化: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切实形成自护自救的技能和逃生的本领,因而必须强调活动体验,加强模拟操练。在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活动寓教于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活动内容,如制作地震包,根据家庭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设计逃生路线图等,使学习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帮助他们掌握实用的安全技能。在课堂教学之外,更要通过读书交流会、主题夏令营、实地参观、应急情境模拟和实践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实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逐步形成逃生自救的技能。

责任编辑 徐向阳

链接3:一位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到了特定的那一天,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地方。

教室里的学生中,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预先告之。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半大的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演习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也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大地震发生时,叶志平校长因公不在校。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站好,用时仅1分36秒。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

老师向叶志平校长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也没事。

(新华网2008年5月24日)

推荐访问: 重建 视角 灾后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