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05-04 16:20:05 浏览次数:

2007,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30亿元,增长14.3%;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0亿元,增长37.9%;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增长13%;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

200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 经济运行状态最好的一年。一是速度快,今年生产总值增幅达14.3%,是1990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速分别达到17.6%、37.9%、18.2%和13.4%,也是近些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二是运行稳,2004年以来,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3%左右。(12.9%,12.6%,12.7%,14.3%),去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增长12.3%、13.8%和14.5%,无论年度之间,还是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同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状况明显缓解。三是质量效益好,预计2007年财政总收入可达到885亿元,增长26.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49,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20%。四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素质提高,优势行业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9.6%,国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构成进一步市场化,企业自筹占61.7%(提高了3.7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占15.5%(下降5.5个百分点),政府投资占9.4%。

2. 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一是优势和重点产业的投资明显增加,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产业1-11月投资分别增长55.6%和55.4%;第三产业1-11月份投资增长42.3%,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加快,13户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二是产业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加快,西安、宝鸡、杨凌等一批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现。三是落后产能被强力淘汰,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40.3万千瓦、水泥357万吨,小煤矿35处,淘汰焦碳落后产能980万吨。关停、转产渭河流域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和2万吨以下废纸造纸企业74家。200户重点耗能企业共节约标煤1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8万吨。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削减l%,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5%。

3. 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最多的一年。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财政用于三农支出235亿元,建成农村道路15000公里,解决了1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进展明显。二是围绕民生八大工程,财政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年用于民生事业支出112亿,增长24.5%。三是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用于社会事业财政投入179亿元。教育“两基”工程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继续加强。

4. 协调发展步伐最快的一年。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99亿元,增长18.2%,比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投资、消费双拉动的作用更加明显。二是区域经济竞相发展,陕南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4.2%;关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势迅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继续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和开工,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6.3%,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大。三是渭河、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年内开工了23个污水处理厂。

2007年全省发展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这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全体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近五年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开拓创新,奋力进取,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全省发展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坚持不懈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通过规划引导、项目促进,使四大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五是调整投资结构,薄弱环节的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六是积极探索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五年来发展改革系统不负重任,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形成和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

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

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以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略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化学需氧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2008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1.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重点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整理、末级渠系建设和节水示范项目,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修基本农田7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二是搞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三是完成宝鸡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2个粮食主产县小麦统繁统供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商品粮棉油基地项目,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2. 加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力度。2008年,省重点项目初步安排110个,总投资3295亿元,年度投资830亿元。项目平均总投资约30亿元,平均年度投资7.55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民生、节能减排及环境治理、扩权强县8大领域。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88个,年度投资745亿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投资83亿元。

今年投资工作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各地投资增长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式,要结合我省资源和产业特点,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档次和技术含量,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超能力、超权限承诺等方式招商引资。二是要充分调动项目法人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项目法人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策划项目、投资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前期费用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促进企业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接替有序。三是要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针对投资体制改革后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切实有效地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管理,特别是重点项目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协助处理投资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等五部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八项必要条件”,切实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的管理。

3. 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公路建设。计划投资260亿元,建成蓝田至商州、永寿至陕甘界、商州至丹凤、丹凤至商南、柞水至小河和宁强至棋盘关6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安康至毛坝等8个高速公路续建项目的建设步伐,新增通车里程4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64公里。

铁路建设。计划投资140亿元,确保西平铁路和包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加快郑西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安康至重庆铁路复线、红柳林至神木西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进度。

机场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全面开工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确保榆林新机场上半年投入运营。

市政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7亿元,加快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一号线前期工作。加快改善中心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水、路、气等设施条件,继续实施县城供水扩建改造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工程。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引红济石、引石过渭供水工程及横山王圪堵、黄陵南沟门、长武亭口等水库项目,开工彬长矿区鸭儿沟水源工程,推进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建设。搞好宝鸡峡引渭、东雷抽黄等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渭河、汉丹江防洪治理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4.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陕汽集团、法士特等10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完成西电公司、陕鼓动力等企业上市工作。重点抓好西电公司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产业化、西安法士特重型汽车变速器等50个重大项目建设。围绕龙头企业,依托园区,扶持形成航空、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等10大产业集群。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

高技术产业。一是抓好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西电公司国家高压电气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做好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动物胚胎育种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前期工作。抓好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5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二是通过实施高性能超导线材等31个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三是加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西安阎良航空基地、西安国家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建设;继续推进省政府“13115”工程确定的西安软件园、西安集成电路设计基地、西安光电子基地等20个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建设。

能源化工产业。计划投资638亿元,重点推进煤炭、电力、油气、化工等领域的45个重大项目建设。建成冯家塔一期、柠条塔一期等一批煤矿项目,新增产能1200万吨。稳步推进油气产能建设工程,加快延安杨庄河炼化新区等加工项目建设。建成神木锦界电厂二期4号机组、韩城二电厂二期等7个项目,新增装机600万千瓦;加快蜀河水电站建设,开工府谷郭家湾煤矸石电厂、旬阳水电站等项目。加快兖矿煤液化、DMTO工业示范等6个化工项目建设,开工榆天化140万吨、延长集团靖边150万吨等7个甲醇项目。

传统产业。有色冶金行业,重点规范矿山开发秩序,支持有色集团、龙钢、西北有色院、东岭四大龙头企业的发展,抓好金堆城钼金属深加工、大西沟铁矿采选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材行业,重点抓好铜川、宝鸡、渭南等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80万吨;抓好旬阳、平利日产4000吨和凤翔日产4500吨等一批新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建设。食品工业,加强果蔬、乳制品、肉制品、方便食品加工四大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抓好海升果业、西安银桥等龙头企业一批产业化项目建设。医药工业,依托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支持省医药控股集团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纺织工业,依托五环集团、唐华四棉、西北二棉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集中开发高档无梭衣着面料、特宽幅床上用品及家用装饰等产品。

服务业。重点抓好西安国际港务区等三大物流园区、咸阳新阳光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西安贝斯特等30个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培育陕西大件公司等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西部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西部影视城、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娱乐中心及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秦始皇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改造、红色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改造、宝鸡会展中心、西安高新区“都市之门”商务会展中心等场馆建设,提升会展设施水平。

5.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关小上大”力度。继续加大淘汰水泥、电力、焦炭和矿山“四大”行业落后产能力度,实现节能2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万吨;淘汰机立窑、中空窑、湿法窑水泥产能39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35万千瓦左右,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焦炉产能110万吨和落后兰炭产能800万吨。加大小矿资源整合力度,减少各类小矿1000个,尾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5%左右。

加快实施污染减排治理工程。继续开展燃煤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治理,开工建设宝鸡二电有限公司2×30万千瓦、秦岭秦华发电有限公司2×20万千瓦等电厂脱硫设施,新建和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460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10万吨。加强钢铁企业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排放。

大力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继续抓好200户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大力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有效推进建材、焦炭、电石和冶金等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开工建设8个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推进7个焦化企业焦炉煤气回收利用,加快3个电石企业余气利用项目建设,做好冶金、化工等行业5个余热利用和能量系统优化重点工程在建和开工项目。

强化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继续加大对渭河流域、汉丹江流域和神府经济开发区及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建网、企业建厂、居民付费、政府监管”的原则,完成渭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各2个,开工建设华阴、兴平等11个污水处理厂和7个垃圾处理厂。汉丹江流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3个。

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中地区。继续加强陇海沿线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渭北果业基地建设,加快集群集团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地区,不断提升关中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陕北地区。加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力度,做大做强煤电、油气、化工产业,构建以深加工产品为主导的长产业链、高附加值、清洁环保型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和旅游物流等服务业,配套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大城乡用水、交通、通信、电力等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能源与非能源产业、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要把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南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大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一批水电、旅游、中药、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优势矿产开发项目的有效实施,加强金融、物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产业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陕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和优势资源开发,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重点抓好15个扩权强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县域园区建设,促进土地节约和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化发展。全省重点规划建设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和100个重点城镇,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7. 推进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是增强卫生服务能力;三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四是不断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五是住房保障工程;六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七是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八是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8.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方面。重点抓好延长石油、煤业化工、有色金属、机床工具、电子信息、医药控股、西电公司等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尽快实施省建工集团总公司、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省地方铁路公司整体公司制改造,全省基本完成工厂制企业公司制改造任务。继续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尽快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积极稳妥地做好政策性破产工作,基本完成100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任务。重点做好西部证券、煤业集团、神木化工等6户企业的上市工作,推动1—2户具备条件的已上市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继续抓好15个扩权强县和15个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努力做好西安市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

扩大开放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与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来陕发展。二是进一步提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承揽工程和开发资源,带动设备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三是继续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为抓。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任务艰巨,担子很重。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在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推荐访问: 陕西 经济社会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