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论理论创新主体范式的结构逻辑与历史变迁

论理论创新主体范式的结构逻辑与历史变迁

时间:2022-04-07 11:18:03 浏览次数:

摘 要:理论创新主体范式,是指在理论创新实践中对拥有共同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创新方法、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的理论创新主体进行角色定位、动员部署、培养挖潜的逻辑范式。按照主体范式的结构逻辑,中国共产党是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人民群众是理论创新的首创主体,国内专家学者是理论创新的学术主体,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其专家学者是理论创新的外部主体。结合当前实践,对理论创新主体,一方面要培养、提高,另一方面要整合、挖潜、拓展。基于此,在今后理论创新实践中,各类型主体应各司其职,敢于担当,交互推进,共同完成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范式;结构逻辑;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4)02—0029—12

收稿日期:2013—11—29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若干重要问题研究”(AHSKll 12D28)阶段性成果;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首要问题’论析”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储著源(1979—),男,安徽岳西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生。

引 论

理论创新是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人类是这个活动的积极主体,没有人也就没有理论创新活动,更无从谈起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等理论创新主体共同努力而取得的伟大理论成就,其中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等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显然,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中,人是推进理论创新的主体因素。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首先就要关注人的主体因素,要科学界定理论创新主体类型及历史地位,准确定位各类理论创新主体的各自角色和历史使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团结一切有利于理论创新的主体因素。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因地、因人制宜,培养好、建设好理论创新各个阶层的人才梯队。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邓小平更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历史和实践中总结性地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过去我们打败国民党用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的几百万现代化军队,就靠这一条。那时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主要是靠人。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因此,“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显然,当代中国,“有没有一支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国内目前对理论创新主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类型界定、主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主体相互关系分析和经典主体与精英主体历史贡献论述等领域,鲜有论著专门讨论理论创新主体的具体地位和具体角色以及主体分工协作等主体内在和外在的逻辑结构与实践模式问题,也很少有成果专门讨论如何对处在不同历史地位的理论创新主体进行角色定位、角色分配、角色组织与动员、角色拓展等重大问题,其实质就是缺乏一个整合、动员、组织和发展理论创新主体的范式建构问题。本文借鉴库恩范式理论学术进路,整合主体因素,在主体内涵界定明晰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范式,以此更好地规范和引领主体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活动。

一、理论创新主体范式及其建构思路

(一)理论创新主体

从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来看,理论创新主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的划分和界定。有学者认为,主体概念通常有三种含义:一是“施动者一创造者”(在此意义上,它与“客体”相对),二是“参与者”(比如,企业是市场主体),三是“处于支配地位”(比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②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问题需在两个范围内讨论:一是在个人与个人关系中间,二是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中间。③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主体有创始主体、理论主体、创新主体、教育传播主体、接受主体。④显然,从狭义上来讲,理论创新主体就是一直以创新理论为目标和直接实现理论创新的人。这类主体就是创新的理论集大成者,他们的活动就是理论创新活动的标志,他们的理论就是创新的理论标志。狭义的理论创新主体,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理论家,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其次是马克思主义杰出理论家,例如普列汉诺夫、卢森堡、拉法格、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从广义上讲,理论创新主体就是与整个理论创新活动相关的人,他们在理论创新活动中各司其职,从不同的立场和途径推进理论创新活动,并且都积极参与到理论创新活动之中,都为创新的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经典作家、经典理论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积极主体。另外,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意识和地位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批强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群体,这些建设者既包括理论工作者,也包括生产一线的建设者。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21世纪之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伟大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我们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主体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实现我国最新部署的战略目标。所以,对于理论创新主体的设定,笔者比较倾向于广义上的内涵,这也是本文的研究视域。只有这样确定理论创新主体,我们才能充分挖掘理论创新活动中各类、各阶层主体的理论创新潜力,凝聚最广泛、最强大、最持久的理论创新动力,才能全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荐访问: 论理 范式 变迁 主体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