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借助化学实验,渗透素质教育

借助化学实验,渗透素质教育

时间:2022-04-02 08:29:39 浏览次数: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搞好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化学实验;素质教育;渗透

我国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教授说:“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要发展科学,就必须十分重视实验科学的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搞好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把化学实验功能凝练成十二个字: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创新。我们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提高学生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化学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获知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而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识记,在许多方面扼杀了学生的求知识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变成枯燥呆板的概念、公式、方程式的记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化学实验集声、光、色于一体,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在讲课的过程中可针对某些实验作适当改进,让实验的可视性、趣味性更强。例如在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中,可以补做一个“自燃”的实验,即在小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NaHCO3晶体,然后加入浓度较高的HCl,再迅速地把表面粘有Na2O2的棉花团放在小烧杯上,很快可以看到棉花团燃烧。又如在讲到NaOH与CO2反应性质时,可做一个“自吹自擂”实验:在充满CO2的烧瓶中注入15%的NaOH溶液约20ml,立即将带有气球(未吹气)的单孔塞插入烧瓶,不断振荡烧瓶,可以看到气球的“自吹自擂”。除了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多做外,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去尝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师生共同努力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实验情境。如在酸、碱指示剂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配制几种代用指示剂:如红萝卜、油菜花、紫草捣碎用酒精浸泡配制,还有用苹果、香蕉、橘子可做导电实验。实验的趣味性、变化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二、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扩大知识面。在实验过程中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培养学生善于随机应变,进行推断,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广泛想象,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讲解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时,可以先分析应该发生什么反应,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这样的一个实验可以很好地从感知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如,在学习铁与浓硝酸的钝化现象时,我与学生讨论并设计了两套方案:

方案1:Fe+浓HNO3混合一会儿→加水稀释(有微量气泡)→取少量溶液加铁屑(剧烈反应)。

方案2:铁片插入浓HNO3一会儿→取出洗净,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取出(观察)→用小刀划痕迹,再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取出(观察)。

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把握钝化的实质,并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获知的信心和能力

化学实验中某些物质有刺激性气味,有些物质具有强腐蚀性,有些反应很剧烈,如Na和H2O的反应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通过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是人可以掌握探索认知的手段,它可以帮助人们论证事实真相;也是认识新事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经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它。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以身作则,去引导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使学生的胆识、胆量得到锻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失败的情况。例在做氢气的爆鸣实验中,有些同学重复做几次都没听到爆鸣声,学生表现出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这时教师帮助他们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到最终取得实验完全成功。以此来训练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树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素质教育是教育界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完善自身所进行的一项改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授课内容、考核方式、师资结构等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化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好地解决“教”与“学”分离的问题,为培养适应未来创新需要的新型人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 素质教育 渗透 借助 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