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03-14 08:11:25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头针;流派;缺血性中风;偏瘫;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12.035

中图分类号:R245.32.1;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12-0137-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of different scalp acupuncture schools. At present, there are a wide range of scalp acupuncture schools such as JIAO Shun-fa, YU Zhi-shun, TANG Song-yan, FANG Yun-peng, ZHU Ming-qing and so on. There are many scalp acupuncture schools and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re are no clear acupoint principl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for needle angle, direction, depth, twist frequency, twist angle and needle retention time.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ethod to clarify the optimal stimulation area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the quantitative standard of operation method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and acupuncture methods in different scalp acupuncture schools to guide clinically preferred treatment options.

Keywords: scalp acupuncture; schools;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review

中風为目前全球第2位、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1],其中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类型之一,占全部脑中风的60%~80%。研究表明,全球缺血性中风的首次发病率为104/10万[2],而我国为246.8/10万[3],且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4]。目前治疗方案虽使中风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患者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其中肢体偏瘫的发生率最高,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头针是基于传统针灸和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针疗法,具有取穴精简、操作简便且对中风患者不易诱发肌痉挛等优点[5],可有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6-7]。目前头针流派众多,取穴和针刺手法各有特色,临床如何选择应用值得探讨。本文归纳目前主要的头针流派,为临床采用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提供参考。

1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8]是在头皮功能定位结合针灸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以古代透刺法为原则,按分区定经、定穴制定的。该方案治疗中风偏瘫主要选取顶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的连线)、顶中线(百会向前1.5寸至前顶)、顶旁1线(承光向后1.5寸至通天)和顶旁2线(正营向后1.5寸至承灵),若有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选取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的连线),若有平衡障碍选取枕下旁线(玉枕向下引一长2寸的直线)。

研究表明,头针针刺偏瘫肢体对侧的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顶旁1线和顶旁2线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提高患侧体感诱发电位的N20波幅[9-10]。此外,双侧头针针刺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单取患侧头针[11]。陈新勇等[12]用头针分别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采用经颅多普勒观察两者治疗前后对中风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变化,发现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均能改善脑血流量,二者作用相当。孙怀玲等[13]研究发现,在改善脑卒中症状体征、肢体运动功能和脑部血液动力学指标方面,针刺头穴顶颞前斜线优于焦氏头针运动区和体针。目前,《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是国际通用的治疗中风偏瘫的标准化方案,在近几十年临床应用中认可度较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2 主要头针流派

2.1 焦氏头针

焦顺发[14]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拟定14个治疗区,以此作为头针治疗部位,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头针治疗分区。治疗中风偏瘫主要取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和足运感区(前后正中线中点左右旁开各1 cm,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3 cm长的直线),有感觉障碍者取感觉区(在运动区向后移1.5 cm的平行线),有皮层性浮肿者取血管舒缩区(在运动区向前移3 cm的平行线),若有平衡障碍或脑干功能障碍引起的肢体麻木、瘫痪取平衡区(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3.5 cm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 cm长的直线)。

研究表明,针刺双侧运动区、感觉区和足运感区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肌张力的平衡,缓解痉挛状态,降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15-16]。袁坚荣[17]认为,针刺双侧血管舒缩区也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有效刺激区。楚佳梅等[18]研究表明,平衡区电针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改善步行能力,缩短病程。焦氏头针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但由于缺乏中医理论依据,尚未得到学者普遍认可。

2.2 于氏头针

于致顺提倡头穴透刺,主張用传统穴名或某穴透某穴命名刺激区,认为穴位透刺可“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提出“针场”概念,并将头部划分为7个新治疗区[19]。他认为治疗中风偏瘫主要选取顶区(百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和顶前区(前顶至囟会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顶区主要用于治疗运动功能障碍及感觉功能障碍等,顶前区主要用于治疗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等。治疗中风偏瘫时,在相应的治疗区内采用丛刺法、长留针、间断捻转,可提高临床疗效。

于致顺等[20]观察头部腧穴透刺治疗偏瘫有无特异性,研究发现百会透患侧曲鬓、百会透健侧曲鬓与运动区对偏瘫患者的肌力、关节功能、痛阈、血液流变学、血压和脑血流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提示3组头穴治疗中风偏瘫无明显特异性。李晓宁等[21]采用于氏头针的顶区和顶前区,行头穴丛刺可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增加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的代谢率,降低胆碱/肌酸的代谢率,从而改善其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患侧采用焦氏头针的运动区,这与脑部相应代谢产物变化有关[22]。于氏头针作为传统头穴透刺法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医理论特色,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广泛开展。

2.3 汤氏头针

汤颂延头针是根据中医意象经络学说理论,以“阴阳点”为中心加以划分,前半部区域为阴,后半部区域为阳,意象阴面为一仰卧人体,阳面为一俯卧人体,再选择人体相对应区域治疗疾病[23]。包括额面区、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上肢阴区、下肢阴区、三角区、枕项区、背区、腰骶区、上肢阳区、下肢阳区、前庭区、静线、风线和血线,各分区又包含数个小区或数条线。李文等[24]研究发现,针刺汤氏头针的心区、三焦区、腰骶区、语智区、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静线、风线和血线能提高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2.4 方氏头针

方云鹏[25]根据颅脑在头皮上的投影定位,创立了独特的头皮穴名体系。该体系以伏像、伏脏、倒像、倒脏为主,结合颅脑各个功能中枢进行头穴命名。其中治疗中风偏瘫主要选取伏像和倒像。伏像支配着全身的运动神经,可称为总运动中枢,冠状缝为左右上肢,人字缝为左右下肢。倒像相当于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主治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若有感觉障碍可取伏脏和倒脏。方云鹏等[26]对707例脑血管偏瘫的患者采用头皮针治疗,运动障碍取患侧伏像和倒像,感觉障碍取患侧伏脏和倒脏,结果表明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赵卫锋等[27]研究发现,方氏头针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疗效优于体针治疗。

2.5 朱氏头针

朱明清等[28]根据中医脏象经络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基础上总结了9条新的头针治疗带。其中治疗中风偏瘫主要选顶颞带(自前顶穴至头维穴,向前后各旁开0.5寸的带状区域),针刺方向由前顶向头维的方向透刺,若肢体感觉发生障碍,可由前向后透刺,此治疗带对中枢性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疗效显著。王纪春[29]采用朱氏头针行头穴透刺法治疗脑血栓患者,观察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33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

2.6 其他特色头针

2.6.1 俞氏颅针

俞昌德颅针是以现代医学颅骨解剖结构为基础,根据临床实践提出的颅骨缝针刺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及额颞诸缝等[30]。俞氏颅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作用机制可能是颅针提高了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降低丙二醛、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的含量,减轻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1]。

2.6.2 靳氏颞三针

靳瑞等[32]创立的“颞三针”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为第一针,然后以此为中点,同一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二、三针,针尖均向下透刺。颞三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临床痉挛指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3]。

2.6.3 东氏百会透太阳

东贵荣等[34]采用运动诱发电位技术探索最佳反应点,得出百会至太阳穴区是头穴针刺治疗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杜小正等[35]研究发现,选取百会至太阳穴区的连线,采用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的肌力具有即刻效应,捻转补法针刺对中风偏瘫肢体肌力的改善优于捻转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并且对肢体近端肌力的改善优于远端肌力。

2.6.4 菱形区和“卜”字针法

石现等[36]根据历代古典医籍记载治疗中风病的穴位和国内现有的多种选穴方法,整合成为头部“菱形区”(前至神庭,后至百会,左右至曲鬓),针刺“菱形区”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和肌力。程为平等[37]采用头部“卜”字针法针刺,以百会与神庭连线为主支,分别选用百会、前顶、上星、囱会、神庭依次透刺;侧支以络却与头维连线每隔1.5 cm斜刺,显示头部“卜”字针法针刺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焦氏头针和体针。

2.6.5 日本山元氏新头针

山元敏胜在中国头针疗法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山元氏新头针疗法,以针刺前头部穴位为主来治疗疾病[38]。山元认为,前头部穴位与躯干各部分及内脏器官联系密切。因此,在前头部确定5点作为新头针的主要刺激点。王萍[39]采用山元氏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61例,总有效率为95.08%。

除上述针法外,还有刘柄权八卦头针[40]、李继英通脑活络针刺法[41]、郭恩吉调神通络法[42]和病灶定位围刺法[43]等。

3 小结

目前,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选穴由单穴到线、带、区刺激,研究方法日趋标准化,临床疗效确切。针刺额顶颞部的穴位疗效优于枕部的穴位,针刺双侧的穴位疗效优于单取病灶侧穴位,只要达到有效的刺激量就有一定疗效。目前头针流派众多,取穴和针刺手法各有特色,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尚无统一标准。因此,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集各家流派之所长,临证制定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最佳方案,减少盲目操作,提高疗效,促进头针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宇传华,罗丽莎,李梅,等.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1):1-5.

[2] LANGE M C, CABRAL N L, MORO C H, et al. Incidcnce and mortality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 in Joinville, Brazil: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 Arg Neuropsiquiatr,2015,73(8):648-654.

[3] WANG W, JIANG B, SUN H,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687 Adults[J]. Circulation,2017, 135(8):759-771.

[4] ZHAO D, LIU J, WANG W, et al.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of stroke in China twenty-one-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Sino-MONICA-Beijing Project[J]. Stroke,2008,39(6):1668-1674.

[5] 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等.捻转补泻手法对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即刻效应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 22(7):17-20.

[6] 贾澄杰,张宏如,倪光夏,等.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12):1271-1275.

[7] 张立峰,王丽岩,李凌雁,等.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3):314-318.

[8] 王德深.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中英对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

[9] 全逸峰,孟兆祥,尹正录,等.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4):252-254.

[10] 李小军,胡彩虹,柳文丹,等.头针运动疗法对卒中偏瘫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61-164.

[11] 张姝,张丽华,王艳君,等.双侧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9):837- 840.

[12] 陈新勇,吴富东.头针针刺病灶侧和非病灶侧对中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86-588.

[13] 孙怀玲,李翔敏.头穴透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1, 21(5):275-278.

[14] 焦顺发.头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18-20.

[15] 胡元水,王俊,骆培源,等.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中风偏瘫9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53-955.

[16] 王晓燕,李静茁.头针与体针联用对脑卒中后偏瘫肌张力过高和运动模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2):167-168.

[17] 袁坚荣.针刺血管舒缩区与运动区治疗半身不遂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3,25(10):35-38.

[18] 楚佳梅,包烨华,朱敏.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區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40(6):474-478.

[19] 吴勃力,于慧敏,杨沈秋.于致顺教授头穴治瘫经验[J].中国针灸, 1997,17(3):153-154.

[20] 于致顺,向包阳,郭占忠.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特异性研究[J].中国针灸,1985,5(4):21-24.

[21] 李晓宁,王燕.头穴丛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5):891-892.

[22] 姜迎萍,周益凡,王波,等.1H-MRS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研究[J].康复学报,2016,26(1):10-14.

[23] 叶明柱,汤慧仙.汤颂延和“汤氏头针疗法”[J].中医文献杂志,2010, 28(2):50-54.

[24] 李文,李少敏,徐向阳,等.运动疗法结合汤氏头针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81-982.

[25] 方云鹏.头皮针[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3-48.

[26] 方云鹏,黄琳娜,方本正,等.头皮针治疗707例脑血管意外偏瘫疗效体会[J].重庆中医药杂志,1988,4(2):19-21.

[27] 赵卫锋,安军明,任媛媛.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30例[J].陕西中医,2013,34(9):1212-1214.

[28] 朱明清,孔尧其,彭芝芸.中国头皮针[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3:63-68.

[29] 王纪春.头穴透刺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33例临床小结[J].江苏中医, 1990,22(4):21.

[30] 俞昌德,吴炳煌,陈跃,等.针刺颅骨缝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应用解剖[J].中国针灸,2002,22(3):177-179.

[31] 俞昌德,王国书,吴炳煌,等.颅针加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痰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血清SOD、MDA影响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 20(2):7-9.

[32] 靳瑞,赖新生,李艳慧,等.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3,13(1):11-12.

[33] 徐世芬,顾金花.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53-156.

[34] 东贵荣,王钊,吴宝柱.头穴治疗急性脑出血即刻效应的机理探讨[J].中国针灸,1994,14(2):26-29.

[35] 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等.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 36(1):43-47.

[36] 石现,张志芳,李晓燕.头部“菱形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学报,1991,7(3):35-36.

[37] 程为平,周海纯,万征.头部“卜”字针法对缺血性中風临床疗效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8):34-37.

[38] 王本显.日本山元式新头针疗法简介[J].中国针灸,1989,9(5):33-35.

[39] 王萍.山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61例[C]//.中国民政康复医学会.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民政康复医学会, 1993:2.

[40] 关振雄.刘炳权主任医师八卦头针治瘫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12):8-10.

[41] 李继英,赵杨,张臻年,等.通脑活络针刺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BI、NIHSS评分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8-32.

[42] 王立存,周智梁,郭家奎,等.“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01,26(1):32-34.

[43] 江钢辉,李艳慧,黄勇,等.头颅磁共振成像定位围针对中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4,29(1):63-65,68.

推荐访问: 缺血性 偏瘫 研究进展 流派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