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5-09 12:35:04 浏览次数:

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予以判断[6]。疗效判断标准,基本治愈: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降低91%~100%;显著进步: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进步: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5%;稳定: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0~17%;恶化: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死亡:患者经治疗后未出现明显好转而出现死亡。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5、30、90天等不同时间点神经系统功能情况,分值范围为0~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选择SPSS 18.0软件予以分析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等相关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等相关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时两组患者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30、90天时观察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由于脑血管形态受到明显损伤或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情况,使得患者脑组织血液供给严重缺乏,而神经细胞对于缺氧病理状态的耐受程度相当低,因此可出现缺血性坏死,进而使得患者的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严重缺损,若未在疾病早期阶段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给患者造成永久性的残疾,给患者以后的日常生活以及患者家庭均造成不利的影响[7-8]。因此制订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选择血栓通注射液予以治疗,血栓通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主要为:(1)改善机体心脑血管病理状态,可有效扩张脑血管组织,减少心肌组织耗氧总量[9];(2)阻止神经细胞出现凋亡现象,抗氧化应激反应,清除有害氧自由基分子,保护受到严重损伤的脑神经细胞,显著性减轻脑组织水肿严重程度[10];(3)抗血管內血小板大量聚集现象,显著性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11];(4)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显著性增强机体纤维活性功能[12]。相关研究证实,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阻止脑卒中病灶进一步扩大,但仅采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3]。

丁苯酞则是由我国医药专家从芹菜籽提取而来的一种脑保护剂,也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较为显著的药物,其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等病理状态对线粒体细胞造成的损伤严重程度,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14]。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以下几点:(1)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受损严重程度,有效抑制有害氧自由基分子的大量合成和释放,显著性降低血管的通透程度,同时还可明显改善脑血管组织收缩现象和脑组织血液循环异常状态,从而显著性提高脑神经细胞的活性功能[15];(2)显著性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状态,明显缩短凝血酶原时间,从而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促使血液循环状态得到明显改善[16];(3)抑制缺血、缺氧等病理状态时钙离子、5-羟色胺等物质的大量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上述物质对细胞线粒体造成的损伤严重程度,促使血液循环状态得到明显改善[17];(4)减轻炎性感染反应严重程度,抑制有害自由基分子的形成,从而减轻其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炎症程度,阻止脑梗死病灶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明显降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18];(5)有效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现象,主要是通过抑制半暗带区域脑神经元caspase-3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19];(6)选择性抑制花生四烯酸及其生理代谢产物所介导产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改善微血管组织痉挛情况、抗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现象,明显缩小脑梗死病灶体积;(7)改善患者脑微循环状态和脑组织循环血流总量,显著性增加脑组织微血管的数量,最终起到改善缺血区域微循环状态的药理作用[20]。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第15、30、90天时观察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由此可知,丁苯酞联合血栓通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性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润,周农.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血清学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95-799,809.

[2]王班,关天嘉,尤莉莉,等.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残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16-219.

[3]蒋宁,林林,张魁魁,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2):141-144.

[4]张丽娜,安中平.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16(4):51-52.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6]马荣花.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9(3):217-218.

[7]李虹,陈娜,陆连生,等.不同疗程的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130-132.

[8]薛朝军,靳会欣,张旭东.丁苯酞及其衍生物对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6):401-404.

[9]李琦,吕静,杨妹琴,等.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107-109.

[10]王宽红.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7):118-119.

[11]胡建荣,孙晓川.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867-868.

[12]吴逢波,代国友,冯小荣,等.丁苯酞胶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师,2017,20(2):314-317.

[13]张志伟.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究[J].当代医学,2018,24(26):155-156.

[14]舒志刚,徐峻峰.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1):1-7.

[15]代承志,辜建伟,彭竹芸,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39-40.

[16]郑峥,陈兴泳,程琼,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22-326.

[17]董治燕,郭改艳.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99-100.

[18]陈德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98-99.

[19]伊恋,李星达,王建秀,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30-4132.

[20]赵晶,赵辉,孔文基,等.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5):4962-4965.

推荐访问: 缺血性 血栓 患者 丁苯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