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以麒麟舞为核心的非遗校园传承渗透品德教育的思考

以麒麟舞为核心的非遗校园传承渗透品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3-17 10:21:51 浏览次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黄阁麒麟舞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教育活动,对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学校对非遗校园传承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情感价值观体验和爱国主义情操等方面阐述品德教育在非遗校园传承中的渗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麒麟舞 校园传承 品德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72-02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一些国家极力在全世界推销其思想文化,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威胁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为辅、综合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在当今的文化生态环境背景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的学校应当说是最理想的场所。黄阁麒麟舞、沙湾飘色、广州刺绣、粤剧、沙湾音乐、广州珠村乞巧以及佛山黄飞鸿狮艺等众多民间传统艺术都是广东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阁麒麟舞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麒麟是我国传统神兽,是逢凶化吉的吉祥物,是一种祈求风调雨顺图腾。麒麟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麒麟舞是由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是一项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情趣与情感,弘扬了我国的“诚、仁、礼、智、信”等传统优良品质。我校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德育渗透”为主题的非遗校园传承活动正在有序的开展,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结合笔者的传承教学经验谈谈“麒麟舞”在校园传承中渗透品质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建立非遗校园传承推进机制,拓展学生品德教育空间

广东省文化艺术积淀丰厚,遗存文物及优秀民间技艺众多,“麒麟舞”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如何让这些优秀的民间文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如何把麒麟舞引入校园,让其扎根校园,在传承中发扬、在传承中创新?我校以传承“麒麟”文化,弘扬“麒麟”精神为品德教育的新载体,多措并举,学做并重,在开展非遗校园传承体验活动中,努力探索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了解本土文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公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广东有着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文化古迹和众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设施,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黄阁麒麟舞”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对舞麒麟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情感。节日里,麒麟队走街串巷,为民众送上祝福,独有的欢乐祥和气象深入民心。麒麟舞可以激发学生在内心深处的崇敬之情,使之更积极主动去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学校积極与非遗传承人建立传承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听讲解、阅资料、观图片、看演示,让学生了解先人们勤劳俭朴、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建立麒麟舞传承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在创造中通过口传手授,实现其延续不绝的传承。为了让“非遗教育”有阵地、有实效,使学校品德教育工作成为“有源之水”,为了提炼办学特色,彰显办学个性,我们学校非常重视非遗校园传承的基地建设。教师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专门设计、定制各种服装,引进各种教具、设备,并特意把校园的一角开辟为麒麟舞的专用教学场地。另外,将“麒麟舞”编入学校特色课程教材,作为我校重点的校本课程加以推进。在平时的传承教学中,以传承为核心,努力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习练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体现了品德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二、运用多种传承教学方法,营造品德教育氛围

运用多种传承教学方法,在学习共同体系传承教学模式下实现师生资源共享,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效地增强了“麒麟”文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使“麒麟舞”艺术进校园活动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平台,成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新手段和加快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新载体。对于营造学校德育氛围,探索在学校课堂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凸显其传承功能,发挥出在传承与保护链条上的作用,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推进麒麟艺术校本课程建设,激发学习兴趣

麒麟舞是我国民间文艺奇葩,传承了千年的民间智慧,但至今也没有一套指定套路的教学方法,更没有现成的教学教材。我们通过网络搜索、书店查找的方式,在麒麟舞教学方面也没有可提供参考的教材。传统的麒麟舞只是通过口授身传,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难以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我校教师为了让麒麟舞更好地引进校园,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民间调查访问,请教民间老艺人,对麒麟舞的发展与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传承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工作,开发出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校本传承课程。在传承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创四位一体教学手段,在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中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坚持以“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育智、健全人格;艺术育健、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有效地开展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养性的麒麟舞传承教学活动。利用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校园传承教学方法,极大激发学生习练麒麟舞的热情及兴趣。

2.邀请传承人引领麒麟舞传承,净化学生心灵

邀请传承人通过对麒麟舞动作展示,难点动作分解,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实践,使传统文化艺术得以薪火相传。让学生初步掌握麒麟舞的基本技法后,开始逐步从模仿学习向感情自创学习的深层次转变。开展“麒麟与文化”、“麒麟与社会”、“麒麟与品德”的引导,通过对麒麟文化的领悟改变个别学生中出现的自私、霸道现象;通过麒麟舞的团体习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持之以恒、果敢坚毅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活化麒麟精神,彰显品德教育魅力

1.以麒麟精神为载体,提炼育人方向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被誉为“四灵之首”。汉代刘向《说苑·辨物》说麒麟是“糜身、牛尾、圓顶、一角。”宋代朱熹《诗集传》说麟是“糜身、牛尾、马蹄”。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看出麒麟是原始先祖对崇拜的诸多动物优点的集合体。经儒、释、道诸多文化写意,麒麟神兽被民众广泛尊崇,彰显出“施仁、秉德、兆瑞”的文化理念。麒麟舞是麒麟文化升华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麒麟舞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象也在不断变化,但通过麒麟舞来展示和宣传的“仁爱、正义、祥瑞”等正面形象和思想内涵没有变。它教育民众要倡德、至善、向上。可以肯定,社会教化功能正是麒麟舞历久不衰的主要动因。麒麟舞进入学校课堂,以麒麟精神感染学生德育成长,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麒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生两人合作或多人合作进行演练,磨练他们的耐心和意志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质。

2.强调品德教化功能、凸显育人价值

历经沧桑岁月的麒麟文化,受社会条件、经济形态、生活习惯及思想观念的局限,在其萌芽、发展、繁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精华和糟粕。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麒麟文化限定在一个健康的区域内。校园传承中的麒麟文化,更需与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文化,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思想,树立友善的道德目标,以麒麟健体、以麒麟会友。例如:传承过程中,要求习练麒麟舞从学习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再如:在习练过程中有许多动作、练习是一般新学者独立所不能完成的,必须在其他人的保护帮助下进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在不知觉中培养了学生互助的思想品质。麒麟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忠诚、节操、信义等。它使习练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调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凸显强大的育人价值。

我们要让以麒麟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承非遗的重要性和意义,让这一民间艺术奇葩能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继续传承、发展下去,焕发出新的光华,绽放出新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传承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热爱民间文艺、崇尚民族文化的情感。彰显麒麟文化在学生健康的审美品味、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养成过程中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春生,罗学光主编.黄阁麒麟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叶春生,罗学光主编.中国麒麟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推荐访问: 麒麟 品德 传承 渗透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