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2 00:18:07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研究新课改实施后高中政治课堂学习现状,以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的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在政治课堂的学习表现,并针对调查中凸显的问题提出“构建有效的教师教学”与“强化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学习现状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013-03

新课程改革在广西已经开展四年多,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当前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学生的政治课学习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高中政治课堂呈现出的新特点:一方面,更多的教师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实现教师的单向度教学向师生互动的双向度教学转变;另一方面,更多的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的主体意志彰显。但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在学生的维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对高中政治课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以推动高中政治课的良性化发展。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一)調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课改后广西普通高中政治课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的要求,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以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调查对象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的学生。其中学校高中部属于普通高中,在校生有一千多人,现对学校高一 6 个班和高二 8 个班随机每个班抽 20 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中政治课学习现状。

(三)调查有效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在线调查,每班 20 名同学到学校电脑室上机填写调查问卷后提交,最后由问卷星系统形成百分比,有效率达到百分百。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现状

1.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调查发现,学生对政治课没有特别喜欢和不喜欢,其中比较喜欢占 55%,一般喜欢占 45%,可见当前学生对政治课堂还是处于相对满意的状态。喜欢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所学知识能有助于帮助自己将来发展占 70%、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占 65%、老师的授课有吸引力占 25%、对政治本身的爱好 15%。可见对于政治课堂的喜欢更大的驱动力是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望,而成绩也是学生追求的重要原因,教师上课的吸引力并不是影响学生兴趣的主导因素。对于不喜欢的原因,其中考试的成绩老是不理想占半数以上,其次是政治本身的内容枯燥,最后才是老师的教学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所学没有转化为有效的成果,导致学生不喜欢政治课,而内容的枯燥也是一个大的原因。

2.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目的

调查显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目的是基于考试和指导生活,占 75%,对于自身的帮助主要在于自身修养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占 85%,而认为没有帮助的占极少数。可见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注重自我的发展和提升。

3.学生在政治课课前、课中、课后的表现

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到自主预习的占 45%,差不多半数的同学学习自主性较强,但也说明有一半的同学缺乏自主性。学生在政治课堂的表现良好,有 80% 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对于课堂中产生的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考前突击可以得以解决,有 35% 的学生会在课下解决。在课后的表现中,对待作业的态度,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的占 45%,只是把作业完成的占 50%,说明有一半的学生对于作业还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还有 5% 的学生不看书也不写作业。

4.学生对有效化学习政治课的看法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学好政治课的关键,有 45% 的学生认为靠上课的听讲效率,可见课堂对学生的重要性。35% 的学生认为通过日常的理论联系实际, 20% 的学生认为靠死记硬背。高中政治课更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死记硬背已经不是学好政治的有效方法。

(二)学生对政治课堂和政治教师的要求

1.当前政治课的形式

调查发现,60% 以上的教师能够进行师生互动和恰当引用事例,说明新课改后大部分政治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师生互动,进而让课堂生活化。同时,高中政治课堂开始采用大胆灵活的教学方式,如主题式讨论,学生上台讲解的占 25%。而从头讲到尾的占 25%,照本宣科讲的占 15%,这种老旧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尽管教学方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但从学生的课堂气氛评价中发现,气氛一般占到 80%,因此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2.学生喜欢的政治课类型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60% 的学生喜欢的政治课堂是设计情景、师生互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自主参与到教学中,参与的积极性高。对案例的类型学生热衷于社会热点新闻,占 85%,可见学生渴望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生认为政治教师最应具备的业务素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占 55%,教师的基本功占 25%,熟练的应试技巧占 20%,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知识与生活的对接。

3.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70% 的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的原因是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还有就是教师照本宣科,灌输教学等,这些问题导致 40% 的学生对该科目不感兴趣。学生认为教学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当前政治课的有效性

针对课堂的收获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认为有很多收获占 35%,有一些收获占 65%,没有收获占 0%。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常能联系占 40%,觉得有联系但找不准结合点占 60%。这两组数据说明当前的政治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有效性还是不够突出。

三、高中政治课现状的反思及改进对策

(一)新课改后呈现的新特点

1.教师转变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教师注重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消解传统的教师的绝对权威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能做到基于教材基于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活跃中学生思维,从而推动知识的落实,进而内化为生活的理论。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政治知识与当前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注重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实现与时俱进。教师自身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增加知识的储备,积极开拓进取,积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学生的转变

由于教师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认可政治课堂的价值,更多的学生喜欢政治课,对于政治课堂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教师情景化的教学能使学生能做到生活与知识相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并对社会事件能做出理性的评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自主学习的实施中,学生能提升基于自身知识的能力,同时做到自主学习,发挥自身内在主体性。在合作探究的实施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新课改后存在的不足

1.教师方面

目前高中政治教师面临新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少、教學任务重的矛盾。在教学的过程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一是注重课堂趣味而设置大量的情景和探究活动,但知识落实不够深入。二是为了落实知识而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活动组织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师从教学的主角地位退下来,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发起者和指导者”,因此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当前课堂的情况表明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材的素材选择上存在困难,要在众多的事件中挑选一个能很好切合课本主题,又能极大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能更好地落实课本知识,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出选择和设置。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对于高考的方向把控还是处于一个朦胧的状态,对于考试的模式和方向,较多一线教师有困惑,在教学的改革上不敢大胆的改革,害怕影响学生的升学,让一部分教师还是坚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强记多练,以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

2.学生方面

新课改后,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从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调查发现,学生把政治课当成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取得好的课程成绩是学生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没有从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方面高度对待。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点,而忽视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的分析和情感引导,使自身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品德修养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在学习习惯上,一部分学生课前没能自主预习,课后没能认真完成作业,还是基于传统的学习习惯上课做好笔记,课后应付作业,没有额外地对知识进行现实的拓展。在学习方式上,在新课改后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然而,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受限,特别是学习困难及性格内向的学生处于游离课堂的状态。因此,要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还需实现学生的转变。

(三)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1.构建有效的教师教学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首先要转变知识观。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学生接触世界更加容易,政治教师需要不断地通过多种方式更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变化。其次要转变师生观,新课改后更加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到及时点评学生观点,帮助学生生成和落实知识。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2)变革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创设符合学生经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把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索知识,体会知识的价值,避免对知识的枯燥灌输。其次,创设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3)整合教学内容

当前政治学科存在内容繁多与课程时间少的矛盾,只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提高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实现必修模块的有机整合,高中政治必修课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搭建模块之间的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其次,加强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各学科之间存在知识相互渗透的状态,政治学科尤其与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相关联,加强学科的整合,一方面可以为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加强政治学科与生活素材结合,新课改后政治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如当前的时事热点、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哲学生活小故事等素材,既吸引学生,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优化教学设计

科学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有效。首先要优化教学步骤,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计教学环节,注重课堂时间对每个知识的安排,做到重点难点突出,结构安排合理。其次,优化每一个问题的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能实现课堂的有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的价值。最后,优化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深化、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练习要注意少而精,做到精讲精练,实现练习的有效性。

2.强化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针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偏差的问题,需要学生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以积极开发的心态进行政治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科所取得成绩,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对自我能力和品德的提升。政治课不仅要落实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落实德育目标。在课堂中学生要注重应发挥自觉的独立性,成为知识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感悟者,把知识和情感内化为自我的思想和行动。

(2)重塑学生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效,教师要实施有效化的措施引导学生转变被动、消极的学习习惯,跳出思维的定式,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引导和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坚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适时采用知识竞赛、辩论会、学生自主讲课等方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课后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检查、相互监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和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总之,要打造有效的政治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转变,更需要学生的转变,师生共同促成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 晶.高中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庞玉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困境[D].苏州:苏州大学,2014

[3]陈桂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

[4]马国智.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与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2013B15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静玲(1987— ),女,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责编 周伟琳)

推荐访问: 政治课 新课改 高中 对策研究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