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乡土资源的有效性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乡土资源的有效性思考

时间:2022-03-02 00:12:01 浏览次数: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课程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文章作者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乡土资源要避免“拿来主义”“重量轻质”;要发扬本地特色;运用乡土资源要贴近生活,搭建桥梁;要正确处理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乡土资源;课程资源

一、避免“拿来主义”

当前高中政治课存在“拿来主义”的现象,即在运用课程资源时,教师“拿来就用,用了就扔”。教师在面对广博的乡土资源时,并没有一个普遍的、适用的筛选标准,运用乡土资源后,并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克服“拿来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可用的、不可用的乡土资源,即当乡土资源与教师、学生、课堂、教材这四个教学要素相结合时,不可用的乡土资源才能转化为可用的课程资源进入课堂,而根据课程观,转化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培养。

二、避免“重量轻质”

教师在运用乡土课程资源时,要重视乡土资源的“质与量”问题。一方面,挖掘身边的、家乡的可利用资源,关注时事新闻、国际国家大事,教学内容涵盖教材、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不拘泥于教材,比如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关于认识活动方式的能力和技能,关于发展实践活动能力的经验等;另一方面,关注乡土课程资源的质量问题,取其精华,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与认知水平的文化场景,选择触动学生心灵的材料,取代走马观花的介绍,并在运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能力,即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找到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发扬本地特色

高中思想政治课始终承担着德育的重任,品德的形成受外部与内部的影响,品德的形成途径众多,学校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运用乡土资源的范围,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包括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和校园氛围等。例如,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提出的“三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即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核心,培养具有国家栋梁特质、学术大师潜质、君子情怀气质的“三质”学子。学校的培养目标契合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本地特色,孕育出更贴切的教育理念。春华何灿烂,秋果更玲珑。峭拔栋梁材,涵养学术功。“三质”的本质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四、运用乡土资源要贴近生活,搭建桥梁

面对丰富的乡土资源,如南京六朝博物馆、云锦博物馆、科举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我们要用深入了解历史民俗文化取代走马观花式的认识。例如,金陵中学举行的雨花台清明祭,在表达对革命先烈最崇高的敬意的同时,学生表示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报效伟大祖国”的誓言;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丛葬地”祭扫活动,通过悼念遇难同胞,使学生不忘国耻、珍视和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体验民族精神,深入了解乡土文化,并结合后续活动,产生深刻的情感触动,培养美好的品德。

除了学校教学、博物馆参观,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也能运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品德。例如,金陵中学高一年级在溧水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走近残障人士,认识生命的可贵与坚韧;在农田进行倒水、扦插、剪枝……在分工与合作中,学生身上团结、认真、善良品质体现出来了。

五、正确处理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乡土资源属于课外资源,我们要正确对待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教材是最主要、最权威的课程资源,新时代的教师已经能够理解和做到教学不是“教教材”,教师应该做到尊重教材,优于教材。

第一,在态度上,要明确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在方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灵活处理课程资源的选择与优化,将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资源,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提高学生在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能力素养。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弥补教材在时效性方面的瑕疵。在此环节中,我们要重视教材中经典的课程资源,不能一味地追求时效性。经典的教材案例对重难点的解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学会辨别,理性判断。乡土资源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对于教材中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等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资源,运用丰富的社区、人力资源,结合新媒体等新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终身发展。乡土资源有经典的资源,也有时效性的、最新的资源,两者都是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运用乡土资源可以配合活动型课程。目前提倡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教师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注重通過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教师要注意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活动组织是否恰当,活动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学生是否有获得感、成就感。

六、善于发现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意料之外的资源,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的。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回答,学生每一次回答,特别是与教师设想有偏差的答案,都是一次思想的交流碰撞,都是新的教学的开始,而不是终点。因此,教师要养成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的回答、表现的习惯,发掘对学生来说的重难点,完善下一次的教学设计,形成良性循环。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待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态度,随着当代教师素养的提高,视学生的意外回答为“洪水猛兽”的情况逐渐改观。教师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进行及时的反馈或者评价,或者结合正在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补充。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语言、动作、眼神,这些都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反映,是课堂新知识与学生旧知识体系的碰撞,新教师、老教师均需要重视。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万小平.巧用乡情 打动学生 激活课堂——乡土案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7).

作者简介:郭家乐(1996—),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 政治课 乡土 有效性 思考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