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乡土地理的研究综述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乡土地理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5 08:12:39 浏览次数:

zoޛ)j香۲۲iǿ۲۲۲۲m4ըky纲要(试行)》提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生活的适应性”的改革目标,并要求地方和学校积极开发乡土地理教材或校本课程[1],乡土地理上升为国家课程,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2011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将乡土地理作为7年级至9年级地理课程四大部分之一,并对乡土地理内容做出了明确说明[2]。乡土地理具有区域空间概念,融合了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要素,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除此之外,乡土地理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契合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乡土地理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为更好地了解乡土地理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21世纪以来的乡土地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据此提出展望。

一、从发文量来看乡土地理

在知网以乡土地理为主题进行搜索,时间设置为“2000—2018”,并绘制发文趋势图,以清晰展现不同年度乡土地理相关研究的发文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乡土地理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对乡土地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2004年,此阶段中乡土地理的发展较为缓慢,每年发文量不足20篇,有小幅度的增长,这段时期内研究者对乡土地理的研究不够重视。第二阶段是2005年—2010年,乡土地理的研究发展较迅速,其中2006年和2008年的发文量均超过30篇,和前一阶段相比,增长速度有所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参与乡土地理开发的案例增多。第三阶段是2011年—2018年,乡土地理的研究快速发展,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颁布有关[3],其中2017年研究者发表文章数量最多,有99篇,这一阶段对乡土地理的研究除了2015年、2016年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呈增长态势,研究者对乡土地理的研究热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从知识图谱看研究热点

1.研究数据与方法

Cite Space是长江学者、大连理工大学陈超美教授用Java语言开发的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并用知识图谱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4]。本研究采用Cite Space V,数据来源于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将搜索主题和关键词都设置为“乡土地理”,时间设置为200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人工剔除会议、报纸及与主题不相关文献,共得到653篇,在CNKI中导出参考文献,并保存在“download.txt”的文件中,作为知识图谱分析的原始数据。

2.从知识图谱看研究热点

(1)作者聚类视图

运行Cite Space软件,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2000-2018”。选择作者(Author)聚类,其他保持不变,成图后,适当调节字体大小和位置,得到作者聚类视图,见图2。

图2显示的是发文量在两篇及以上的作者,共31名。作者的字体越大,表明发文量越多,其中王静爱、苏筠、李新发文量最多,都是4篇,王静爱、苏筠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教研者,合作研究了高校乡土地理的实践教学及课程体系等内容;李新以清末乡土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乡土教材的产生、出版、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文量较多的有张华龙、岳耀杰、段明远,都发表了3篇。图中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E=24,表示有24条联系,其中有王静爱、苏筠、周钰,段明远、岳耀杰,谭夏兰、张胜前、孔贞、黄丽元、田镛芳等多个研究团体。从总体上看发文在2篇以上的作者数量不多,网络密度=0.0516,说明作者之间联系不太紧密,在乡土地理这一研究主题中应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多方面合作,乡土地理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機构聚类视图

参照作者聚类视图方法,选择机构(Institution),绘制机构聚类视图,见图3。

图3显示的是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一共有15所,可以看出乡土地理的研究机构不仅有高校,而且有一些中学,在高校中发文量最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发文5篇;发文较多的还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均有4篇,且有多次合作;部分中学参与乡土地理的研究,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晋江市首峰中学、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从地域分布看,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次是西北地区。总体而言,研究机构之间联系不紧密,师范类院校在乡土地理的研究中占主体地位,研究机构之间存在地域差异。

(3)关键词聚类视图

绘制关键词聚类视图,见图4。

在关键词聚类中(图4)中,可以看出在乡土地理主题下形成聚类九个研究热点,分别是“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兴趣”“渗透”“地理学科”“课程资源”“区位因素”“开发”“乡土教材”。

地理核心素养的序号是0,体现了乡土地理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乡土地理的区位因素包含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实用性的特征,给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重要启示。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乡土地理的支撑。

义务教育是乡土地理开发与应用的主要阶段。卢松[5]提出乡土地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教育价值、德育价值、地理价值、美育价值;《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强调乡土地理是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必学内容之一,要让学生踊跃参加乡土地理的调查,通过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对国情、乡情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乡土地理将学生生活和地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陈珂[6]提出通过运用乡土区域地图、乡土发展变革现象、乡土化知识内容及知识迁移等手段能培养学生兴趣,也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渗透是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并落实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地理课堂和习题中渗透乡土素材,可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重要课程,但是在考试制度和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展存在现实困难,但是把典型的乡土案例的形式进行课堂渗透和试题渗透,既能融入乡土地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及家国情怀。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乡土教材是关键。李家清[7]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综合。乡土教材需要遵循课程开发的原则及乡土地理的特点。代稳[8]等认为乡土教材的开发需要体现科学性与地理性、乡土性与区域性、历史发展性和时代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由此可见,编写优秀乡土教材并及时更新尤其重要。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1.结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乡土地理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1年—2004年发展缓慢,2005年—2010年发展较快,2011年—2018年发展迅速,反映了乡土地理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紧密联系。在分析的653篇文章中,发文量在两篇及以上的一共有31名作者和15所研究机构,占全部作者和研究机构的比重较低,且作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高校在乡土地理研究中占据主体地位,尚未出现稳定的核心研究团体。

2.展望

(1)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对研究团队的培养。

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乡土地理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分析研究,发现虽然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研究者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不紧密,频率很低,整体上呈现出松散的状态。因此,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乡土地理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尤其对于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更需要发挥团体优势,编写出质量上乘的乡土地理教材。

(2)研究主體应朝向多元化发展。

在发表2篇及以上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中,可以看出高校及高校教师是乡土地理研究的主体,中学教师虽有参与,但是频率较低,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地理教学的研究者,地理教师连接着社区、学校、学生及家长,可以将其组织到乡土地理开发过程中,提高乡土地理课程的适应性。

(3)重视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与更新

乡土地理教材是乡土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应符合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要求。由于人力、财力等资源有限,乡土地理教材的质量难以保证,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知识,另一方面乡土教材的内容难以更新,尤其是人文地理等内容,变化迅速,需要及时去旧添新,达到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建华.农村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4]李杰,陈超美.Cite 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5]卢松.论乡土地理在新课标中的重要价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26.

[6]陈珂.故乡水最美故乡情最亲——例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情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6):51-52.

[7]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虚出版,2013.

[8]代稳,张美竹,秦趣,王金凤.关于六盘水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06):95-97.

推荐访问: 乡土 二十一世纪 综述 地理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