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社区卫生机构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的功能及不足

社区卫生机构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的功能及不足

时间:2022-05-20 11:05:05 浏览次数: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实现城镇全民医疗保障,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在职工医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之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医疗改革。建立无职业的老年城镇居民、重度残疾人、低保家庭、特困职工家庭、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及没有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动职工医保向居民医保延伸,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享有医疗保障,是构建和谐医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保证城镇居民医保的顺利实施,深化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方面,要重视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作用,利用总额控制的费用支付机制,将社区卫生机构引入到基金管理者的阵营中,把许多管理工作嵌入到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中去,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员和技术力量,严把基金支付关,使有限的医保基金能够为参保居民提供必需的医疗保障。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创新投入方式。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考核目标实行奖惩。按国家和省里规定保障对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同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核定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吸引一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保障此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为促进城镇医疗全覆盖制度的出台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卫生和教育部门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同时,应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在一定时间内对现有服务人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持证行医。在大中专院校中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和城市社区护理专业,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制度。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在提高内功上下功夫,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引导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鼓励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人事和卫生部门要共同建立退休卫生技术人员人才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人、用人提供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对机构的投入、人员的奖励挂钩,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实行优劳优酬,拉开分配档次,提高业务骨干的待遇;对工作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社区卫生工作者,给予重奖。

三、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医疗保障网络

按照“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发展要求,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确定了“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指导思想,在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上,采取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首诊医疗机构网和以二三级综合医院为核心的转诊医疗机构网的二级医疗保障体系。为了满足参保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首诊医疗机构的确定上,按照参保居民的居住分布情况,选择了一些方便居民就医、能对常见病、多发病提供门诊、住院、家庭病床治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定点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地方,选择部分一二级医院作为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参保居民每年可选择一所首诊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就医医院,如因病情特殊需要到上级转诊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须先经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同意并办理转诊手续后,医疗保险基金方可支付。

四、确定总额控制的费用支付机制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和责任机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中,要明确对社区首诊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的费用支付机制,按照首诊医疗机构服务的参保居民人数,确定全年的医疗费用总额指标,对首诊医疗机构转至市内转诊医疗机构或市外上级医疗机构患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均纳入首诊医疗机构全年费用总额指标内。在这种费用支付机制下,一方面鼓励首诊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获取更多参保居民的认同,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使首诊医疗机构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首诊医疗机构不但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医保基金的管理者,要全面担负起对转诊居民病情的甄别和转诊医疗费用合理性的评审工作。

五、降低社区首诊医疗机构个人负担水平

在政策设计中要求参保居民到社区首诊医疗机构就医同时,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参保居民主动接受这种就医模式。在住院报销待遇上,大幅提高社区首诊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吸引小病患者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在降低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少居民医保基金的支出。

六、医保管理服务前移至首诊医疗机构

通过总额控制的费用支付机制转变首诊医疗机构在制度运行中的身份,利用首诊医疗机构在人员和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其在医保待遇和费用结算中的管理作用。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规定,参保居民需要进行市内外转诊、长期居外、审批家庭病床和门诊特殊病种、报销各种医疗费用,均由首诊医疗机构按文件规定给予办理,并接受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管和审核。通过将管理和服务前移,一方面可以使参保居民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医保经办机构有限的人员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医疗水平尚存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称誉为“家门口”的医院,看病方便快捷,看普通的小毛病花的钱也比大医院少,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亟待改善,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用房面积小、临床诊疗设备简陋。二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在靠医疗创收维持运转,“以药养医”、“以医养防”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三是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尤其是全科医师、护士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难以满足参保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就医观念还需改变。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设备、人员技术方面与大医院存在差距,使社会上产生了“无论大病小病,都要去最好的医院”的错误观念,特别是一些人去小医院或门诊看病,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效果时,就会认定小医院或门诊水平太差并加以传播,在社会上逐渐形成“有病就去大医院”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崇拜心理”。

(三)双向转诊和首诊制度开展不利,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尽管已开展双向转诊和首诊制度,但没有建立和形成有效运转机制,城市社区病人转出率高,康复阶段转回率少,制约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四)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督管理不力。监管部门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考评奖惩不严,尤其对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考核奖惩制度。加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收费不统存在个别高收费的问题。

推荐访问: 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 卫生机构 功能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