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医护理干预对脾肠病症临床探析

中医护理干预对脾肠病症临床探析

时间:2022-03-10 08:17:07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脾肠病症临床特点及中医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脾肠病症患者作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平均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两组均进行中医辨证后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38.57%;有效41例,占58.57%;无效2例,占2.86%,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7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占25.71%;有效38例,占54.29%;无效14例,占20.00%,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脾肠病症疾病特点,采用中医内科辨证施治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脾肠病症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5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7.076

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类型中,脾肠病症占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复杂,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呕吐、上腹区疼痛、嗳气、食欲不佳、腹胀等[1]。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将本病定义为“胃痞”、“胃脘痛”范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对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脾肠病症患者作研究对象,采取根据脾肠病症临床特点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140例,男62例,女78例,年龄28~80岁,平均(55.2±2.1)岁,均与《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规定符合,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上腹部反复性或持续发作的不适,包括反酸、恶心、胀气、呕吐、早饱等症状,症状累计>3个月。经实验室、影像、临床检查,将器质性病变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内科辨证方案治疗,具体包括:中药口服:槟榔15 g,云木香8 g,党参20 g,茯苓20 g,厚朴15 g,白术20 g,枳实20 g,炙甘草12 g,干姜8 g,麦芽20 g,水煎服,每日1剂。针灸:依据中医针灸理论,取气海、中脘、足三里行针灸治疗,阴陵泉、内关、公孙穴可配合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针对脾肠甚虚者,对相关部位行推拿按摩操作,每日1次,取药膏于脾肠部外敷。30 d为一疗程,对预后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加以比较。

1.3 效果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有效:部分症状消失,临床症状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反应[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2.2 干预组

2.2.1 辨证施护 干预组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2.2.1.1 气滞湿阻证型 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自身有气滞因此应多使用通气的失误,不得给予使用有碍气机的食物,同时应当让患者病房保持安静,舒适,来缓解患者的心情。

2.2.1.2 脾肾阳虚证型 因患者阳虚,很容易引起外邪入侵,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当对此类患者的病房温度调至适宜,应注意添加衣物等。同时在饮食中应多给予温补阳气的食物。如桂皮等。

2.2.1.3 湿热蕴肠型 此类患者因体内湿热,从而导致邪气蓄积在小肠中,日积月累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不可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在服药的中药汤剂也不易过热服用。应少量多次的凉服,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法。

2.2.1.4 脾虚湿热证型 因自身脾虚,但伴有湿热证,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空腹温服为宜,因患者脾虚,而温可运脾胃,同时应按时定量的饮食,不可过于食用热性及大量温补的药物,以免湿热加重。

2.2.2 情志调护 中医认为,七情六欲均可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患者的情志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发现患者唉声叹气,郁郁寡欢,或暴躁易怒都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同时对于患者,护理人员应详细清晰地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以树立患者对待疾病的正确观点。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中医内科观点认为,脾肠病症是指在脏腑失调、外邪侵入、情志不遂、内伤饮食等病因诱导下,于肠道、脾胃、食管发生的一组病症,具有较高发生率,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西药尚无确切治疗方案。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念,对病情行细致观察及全面分析,针对性采用中医内科方案治疗,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依据病因病理行辨证诊断,胃肠积热型:属患者肠胃部极热,使津液耗伤,肠道表现为干涩状况,导致便秘形成;气机郁滞型:以久坐少动、情绪失调,通降失调,腹气郁滞而导致疾病形成;阴寒积滞型:患者以阴寒内盛为主要表现,于胃肠凝滞,而致病变形成;气虚阳衰型:阴寒则内结,久之致便秘。脾胃同属中焦,脏腑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降浊、主受纳,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由脾胃共同完成,对营养精微物质进行输送,以对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闪腑加以滋养,故脾胃为后天之本[4]。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肠症结的患者,以厌食呕吐、胃痞隐痛、嗳气不爽等为临床主要表现[5]。故患者病发脾肠病症后,症结多集中在机体胃部发生,胃部以阳明燥土为主要表现,为气血之脏腑,非喜不定、饮食不调、外邪入侵,均可造成胃部损伤,引起积气淤滞,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胃部长久受损,实转虚,气息不调,气虚胃弱,造成胃胀满或胃痞[6]。中医组方药物特性包括:槟榔味辛、苦,性温,在腹脘胀痛、消积食滞中应用;云木香味辛、苦,性温,用于行气止痛、健脾消滞、理气疏肝;茯苓味甘,性平,微酸,以宁心安神,健脾和胃;厚朴味辛、苦,性温,以行气消滞、降逆平喘;白术味甘苦,性温,可燥热利水,健脾益气;枳实味辛、苦,性寒,可作用于停滞内停,痞满胀痛;炙甘草味甘、性平,用于脾胃虚弱,可补脾和胃;干姜味辛、性热,可燥湿通脉、温肺化饮、温中散寒;麦芽味甘、性平,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7]。上述配方中,党参为君药,可除烦渴、和脾胃、补中益气,用于调补,是针对胃虚气弱治疗的最根本药物;臣药为白术,可消食除痞、扶植脾胃,对食少腹胀有改善作用;而炙甘草为使药,可调和诸药,补脾益气,除腹胀满。中药以补益脾气为主要目的,活血、行气作辅助治疗,符合辨证观点[8]。

脾肠病症同时具有纳差、脾胃虚寒、呕吐、胃部隐疼特点,以缺于温养所造成的脾虚胃寒为发病机理,故除采取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外,给予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根据不同症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使预后明显提高[9-10]。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选择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西医单纯对症治疗比较,中医辨证施治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诊疗积极性得以调动,将心理、社会、生物医学等资源充分结合,达到共同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依据脾肠病症疾病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旭东.中医内科脾胃肠病症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225.

[2] Chang F Y,Lu C 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the 21st century perspeetives from Asia or South-east Asia[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1):4-12.

[3]何跃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26-127.

[4]张崇泉.胃肠疾病从肝脾论治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3):42-43.

[5]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10(1):10-11.

[6]王永炎,鲁兆麟.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8-403.

[7]苏干伸.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14.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9]周殿元,陈烨.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157-159.

[10]张霞.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2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69.

(收稿日期:2014-11-10) (编辑:金燕)

推荐访问: 探析 干预 临床 护理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