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化及启示

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化及启示

时间:2022-05-15 12:50:04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型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上升,国内外教育机构针对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本文总结探讨了四种典型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中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研究生培养目标、过程和评价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人才 培养策略 多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01-05

基于中世纪行会所衍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外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的漫长的历程中,不断地互相借鉴和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四种典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及教学式,历经风雨依然在当今教育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魏所康指出,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时间规范和基本范式,是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和培养评价等要素的综合概括。它根植于一定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和政治经济制度,在指导思想上则导源于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解。研究生教育是在接受本科学历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高等教育,包含独立研究能力培养、专业能力教育和第一学位继续教育三个部分,其具有研究性、广泛性、专业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等特征。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界定,诸多学者提供了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依据相应的高端人才培养规律与社会需要,在特定的思想、理论和社会需求等因素指导下,为达到培养目标,在培养的主体与基础环节之间形成的组合样式和运作方式。亦有部分学者从系统论角度总结认为,所谓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有序系统,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由此归纳可知,培养模式应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特定社会基础条件下所形成的教育具体样式;第二,反映了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教育制度特点;第三,某种具体的高等教育和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其反映具体教育活动过程的具体程序与方法。一般而言,研究生培养模式由研究生培养目标、过程和评价三部分构成。首先,深入了解国内、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有助于深刻认识教育发展规律,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一、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其特点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会的其它子系统,诸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及其它如人口、资源、地理、民族、宗教等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即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而,教育要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所在社会系统的要素,如对相应社会条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起作用,推动社会进步。研究生教育由中世纪行会中的师徒关系演变而来,经过百年演变和发展,国外教育体系开发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典型培养模式可归纳为: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四种。

学徒式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此模式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师生间类似中世纪密切的师徒关系,其目标是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环节是研究生以科研助理形式,在导师亲自指导下进行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这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实验室和研讨班作为教学与科研的形式。实验室和研讨班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的雏形,虽具有中世纪学徒制特点,但师徒之间的纽带已经变成了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学徒式培养模式的优越性体现在学生与导师的共同研究活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导师个人所具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在现代学术研究中,仍然能够突显个体独特的独立活动,研究者以其独具特色的治学方式和“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模式与中国传统的师徒制颇有相通之处。这种教学和科研双重自由的培养模式具有个性、非正规的特点,对后来的研究生培养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因该模式缺乏系统性、研究工作规模小、学术视野相对狭隘及欠缺科研协作等不足,不利于基础理论的掌握,从而难以进行基础性和前沿性的新兴学科和交叉的科学研究。

专业式培养模式是在学院制基础之上建立的“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其与培养主体的本科学历教育背景相关性强,在培养模式上吸取了本科教育中的部分优势,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该模式强调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基础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与科研并重是其重要特征,目标是培养理论型与应用型兼具的高层次教学与科研工作者。专业式培养模式区别于学徒式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满足教学和一定数量的累积课程学分要求,其主要差别在于专业式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三者的结合。

协作式培养模式是在大学与产业界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培养方式,是“生产—教学—科研”型协同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应用和管理型高素质人才,合作是其主要特征。协作式模式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研究与生产实践的高度结合,致力于“产学研一体化”。该培养模式通常采用双导师培养制,大学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联合培养人才。协作式与专业式的主要差异在于评价系统的不同。前者更加侧重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联,强调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评。协作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建立起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高度结合;另一方面,所培养出的人才主要是流向企业,其培养过程的科研任务也主要是为企业进行开发研究,从而满足了信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将学院制与学徒式培养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学徒式基础之上的研究生院制度,成立专门的研究生院实现相关的管理职能。并通过其授予正式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建立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式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更加关注课程和案例教学效果,实践意识很强。实用性是其主要特征,目标是培养实用的职业型人才。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历程、现状及问题

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不断交流与相互影响,并吸收传统教育中优点而逐渐吸收融合的产物。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轫,该时期主要学习和模仿日本和德国模式——学徒式培养模式。“五四”运动以后,受美国和德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主要采用教学培养模式和学徒式培养模式。1935年,国民政府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涉及学位授予级别、候选人资格审查和评定标准等具体办法的两个重要文件:《学位分级细则》和《硕士学位考试细则》,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的真正开端。民国期间战乱频繁,很多教育措施没有机会真正得到有效实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制度深受苏联之影响,转而主要采取苏联模式。1953年,由高等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明确指出,招收研究生主要目的为了培养大学师资和科研人才。

“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断12年,1977年逐步开始恢复。198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得以确立,并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使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和现代化,重回欧美模式的探索阶段。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要突破1949以来的形式单一、偏重基础和学术理论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还要培养适合于相应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转向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逐步探索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1990年以来,我国迎来了20多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期。1999年,国务院决定在本专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人数方面大幅度增加。1999-2003年期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平均增长率为29.5%,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研究生总数达153.84万人,增长9.50%,其中在学博士25.89万人,在学硕士127.95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后续的10年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从140万增至200万,增幅达42.8%。很明显,自1999年后,我国的研究生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GDP增长率9.4%)相比是非常快的。然而,我国教育投资到目前为止,仍未能达到GDP的4%。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幅扩招研究生,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紧张,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难以保证。目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总的来说,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起源于学徒式,近年来,逐渐转向专业式。在实践过程中,通常是学徒式和专业式的复合,并以学术性研究为主,同时兼具课程学习。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各个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持续增强,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培养各种层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构成要素方面进行改革。在充分认识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宜我国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宽泛

概括地讲,我国研究生教育目标是:政治素质方面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德素质方面要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业务素质方面需要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并兼具创新精神,能够满足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专门技术需求的高级人才。然而,我国教育目标宽泛而模糊,在实践中随意性大。同时,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远见不足,缺乏特色。因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关系难以理清,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 招考过程中的不公平

研究生招考过程中存在“地方保护”。一方面,很多学校的导师倾向于选择本校毕业生攻读相应学科研究生,对于外校生源缺乏关注度。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不严肃,未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常会出现一些因人而设的选择标准,面试考核标准随意性较大,尽管一些复试过程也有一套看似规范的考察内容,但是往往透明度不足,缺乏严谨的程序来保障复试工作的公平。

2.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

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增长过快,研究生课程教育无法实现小班上课,现实方式多为大班授课,这与本科生上课无异,研究生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更多关注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形成,缺乏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至于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并未深入掌握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授课内容陈旧,部分课程在本科、硕士、博士培养期间均有相互涵盖,课程内容的深度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同时,部分授课老师“一个PPT行天下”,讲述内容多年不更新,缺少学术前沿动态信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

3. 生师比过低

受常年“超常规增长”的数量取向政策影响,研究生人数逐渐增加,以至于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过多,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据相关统计,硕士阶段,有78%的研究生导师带9人以下的学生,19%的导师带10-19人,还有3%的导师带20人以上;博士阶段,77%的导师带5人以下,19%的导师带6-10名博士生,4%的导师同时指导博士生人数超过11名。加之导师繁重的教学、项目申请等诸多工作,常常难以对学生课题进行深入指导,最终导致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主要采用“师兄带师弟”这一传统传帮带的模式。

4. 师生关系异化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推崇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已被颠覆和摒弃,师生关系部分走向更加复杂甚至异化的境地。有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3.6%的研究生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导师为其“老板”。究其原因,部分导师处于强势地位,研究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研究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被忽略,有些研究生沦为导师的“附属品”。因此,研究生对导师的称呼也由“老师”变更为“老板”。更有甚者,部分导师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为学生提供少量生活补助,让学生为导师完成科研或企业的研究项目或进入导师所在公司进行研究或实践工作,但研究成果归导师所有,所获利益大部分由导师占有,学生从本质上沦为廉价的“学术民工”。然而,现阶段学生主体意识觉醒,师生之间在与之相关的工作量、署名权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研究生与导师在教研过程中情绪对立或公开对抗等问题时有发生。

5. 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原创性科研成果较少,影响力偏低

据统计,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达27.1万篇,占世界总发表文章的11.5%。在国际论文数量排序中,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略高于英、德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作者的论文质量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主要表现在他引次数偏低、影响力不足等方面。1999以后的10年间,全球有14个国家SCI论文发表累计超过20万篇,中国的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64.97万篇,位列世界第5位;中国作者发表科技论文的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5.2,位列世界第12位,而全球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平均值为10.06次。由此可见,我国科技论文的影响力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在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和服务创新力的重要指标方面,我国的专利数量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世界专利报告》结果显示,2005-2006年间,我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总数增长了32.1%,中国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增至7.3%,成为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由于底子薄和起步晚等原因,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三)培养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评价是典型的政府办学、政府评估,价值取向较为单一,集中在行政性评价和面向考生评价两个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分学科、分专业领域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机构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课题组和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等。虽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但是其政府主导的性质难以摆脱,整个评估体系具有强烈的行政性色彩;其余评价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考生择校提供参考。总体而言,各个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难以对国家教育政策产生影响,对教育投资的引导作用甚微。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经费来源单一,额度有限且不确定性较强,严重阻碍了我国研究生在培养评价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经费主要来源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评价,社会资金基本不参与研究生的教育评价活动,缺乏资金的支持,其评价结果难以达到较高水平,这严重限制了我国研究生培养评价的发展。

三、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对策

(一)拓宽培养目标

作为最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应有“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追求真理的崇高目标,“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家长和一个人所必需的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共同的伦理价值、平衡的美学观念”。为此,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做到:第一,学习与创新相长;第二,研究与育人并重;第三,科技与人文交融。以此文理兼修,博学专精,真正造就一批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高素质人才,为人类智识进步而求索。

(二)规范培养过程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应加大导师和学生互相选择的空间,管理机构应仅是服务性质的,而不是决定性的,以此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归宿感,增加师生之间的信赖。课程设置方面,以专业为主,多学科渗透,课程学习不应与实践分开,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加上导师悉心指点,增加获得知识的目的性和广泛性;其二,教学方式应不拘一格,授课老师随时更新授课内容,追踪科技前沿进展,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和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其三,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的能动性,致力于创造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拓宽学术研究视野,更好地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动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多层次能力;其四,抓好学位论文质量关,通过提高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改善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完善培养评价体系

依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评估体系可从以下四方面完善:其一,实现研究生培养的评估主体多元化,扩大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社会参与性,针对我国教育体制,应充分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如社科院等)在研究生教育评价中的作用,鼓励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通力合作,广泛开展研究生教育评价工作,提高评价水平;其二,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评估范围,要深度挖掘研究生教育评价成果的多重功能,改变“行政性评估”和面向考生评估的单一性功能的现状,使得评价结果能为国家教育政策、高校管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提供多重服务;其三,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程序,促进评估手段的合理,发展和拓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社会资助模式,激励企事业单位为研究生教育评价系统提供更大资助;其四,重视学科和项目为单位的评价结果,开发针对交叉学科的评价方法,同时在指标设计上,更加关注教育质量的评价,如毕业生情况、毕业生调查表、开展毕业生的短期和长期的调查等;其五,培养评价体系应更加适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高素质人才,评价标准应更加社会化,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桎梏。

四、展望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历几十年发展,期间几经周折,延续性欠佳,加之现代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割裂的先天不足,其发展进程缓慢。自1978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发展,如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经历了传统的学徒式模式,渐渐转向专业式,如今在整体上仍是多种模式混合,且各有侧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专业学位的推广,必将引导一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同时,所形成的高校与研究院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二元结构模式,充分保证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初步形成的学术型与应用型专业学位并存的硕士培养格局拓宽了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局面,充分发挥了研究生培养的多元模式优势。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近些年推广势头十分迅猛。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在全面借鉴国外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应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培养模式,保证博士培养质量;其次,应巩固拓展专业式培养模式,充分展现学术性硕士学位的中国特色;第三,应大力推广协作式培养模式,部分行业型高校因其先天独特优势尤其适合该种模式的推广,一方面可以缓解由于扩招引起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培养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缺口;第四,应逐渐培育教学式培养模式,针对社会需要进一步开发应用性专业学位。如此多管齐下,协调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必将取得长足发展,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贡献高素质创新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魏所康编. 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左兵,许兰平,王政爱. 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 2004,6(23):10-12.

[3] 程斯辉,王传毅. 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 3): 50-53.

[4] 周叶中. 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7): 35-37.

[5] 孙崇正,韩孟青.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 (6): 61-64.

[6] 郭艳利. 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8):72-77.

[7] 王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10(1):135-13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3/xxgk_132634.html.2012-03-21.

[9] 薛天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27-32.

[10] 程建华,曹一雄.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培养途径的选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1):3-6.

[11] 王中华.研究生教育之乱象与治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14-20.

[1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 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赵清华,周玉清.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14] 朱莉.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61-66.

[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9)[EB/OL].http:///.2010-12-10.

[16] 刘宝存.国际视野下我国大学创新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1-25.

[17] 戚巍,李峰.中美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73-79.

[18]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19] 杨力斌,徐振海,李永祯.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4):6-8.

[20] 王全林.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5,(1):82-85.

[21] 卓炯.融入学生评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1,(3):69-72.

[责任编辑:雷 艳]

推荐访问: 演化 启示 中外 培养模式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