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医学气功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作用

浅谈医学气功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12 15:05:03 浏览次数:

所谓医学气功,属于中医学范畴,是运用中医理论,以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学说为依据,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功法,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等目的,并结合现代医学,进行临床教学、科研、诊疗及保健的一门学科。医学气功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广泛应用于医疗与保健,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人生病无非是两条途径,外感与内伤。当感受外邪,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邪盛而正虚,则为实证;当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寒暑不避,造成气血亏虚,脏腑失调,则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现代医学常常把疾病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所谓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西医的慢性病实属于中医的虚证范畴。针对如此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慢性病,中医其治疗原则则强调: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阴精、重养神、调气机等6个方面,医学气功在这6个方面更是有具体的体现。只有内外环境平衡协调,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 中医学对慢性病发病原因的认识

1.1 阴阳学说

中医学认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这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去平衡所致,如果出现阴气或阳气一方的偏衰偏胜,人体则由正常的生理状态变为病理状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故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说。

1.2 气血学说

《灵枢·本脏》谓:“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物质,人体的脏腑经络、九窍、百骸功能都离不开气血的推动与濡养。气血病则一身皆病,可表现为气血衰弱失调与气血淤滞不通两方面。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因此,气血出现病变,必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丛生,乃至衰老。从而总结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原理。气血乖违,乃百病之纲领,而“气通血和,何患不除”?

1.3 整体观念学说

1.3.1 形神相依

最早的形神思想源自《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形与神俱,精神乃治。”说明只有形神兼备,精神才会健全。《荀子·天论》曰:“形具而神生”,形体是精神的基础,形与神相互依存而不能分离。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把调神和养形作为防治疾病的“都领大归”。“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人的形成是先有五脏形体而后有精神藏于心,才产生各种情绪心理,并提出“身心健康”的概念和理论。

1.3.2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为《内经》基本学术思想,《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论述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1.3.3 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成一个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整体性除了生理活动的统一协调外,人的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跟心密切相关。这种整体观提示我们,在调节自身处于完好状态时,应重视心理调节,达到情绪稳定、心态平衡的健康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3.4 情志学说

《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时高兴、喜笑,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好象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下雨,有时干燥一样,是一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变化,可以出现慢性病状态。中医认为七情过极或持久作用,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称为七情内伤。《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临床尤其以心、肝、脾三脏失调多见。盖喜甚伤心,大怒伤肝,久思伤脾。心伤,虚则心悸、失眠、多梦;实则哭笑无常,狂燥妄动。肝伤气机不利则胸胁胀满、精神抑郁、性情急噪,或有脘腹不适、嗳气、叹息、月经不调、两乳胀痛等。脾伤不能健运则不欲饮食、四肢倦怠、心下痞满、大便不实等。

2 医学气功学对慢性病的干预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慢性病都属于人体内外环境失衡。预防为主的保健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医学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现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病状态的防治提出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2.1 平衡阴阳

平衡阴阳是指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气功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国医指南·阴阳之义》也指出:“凡人乃阴精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在诊疗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对于一个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它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四诊的方法辨别证候的属阴、属阳。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也就是说使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因此,如果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对于慢性病者来说,就是要经常检查自己体内有无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措施,使阴阳“以平为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三处提到平衡阴阳方能长寿无疾。

2.2 调和脏腑

调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是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要健康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可见,健康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人体脏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气功锻炼也是很好的途径。《灵枢·本脏篇》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暑,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又如《灵枢·天年篇》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2.3 疏通经络

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决生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会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再看“处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说明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再谈“调虚实”:中医学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总之,保持经络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条防治慢性病的重要原则。练习气功首先能体会到的就是经络通畅,像下丹田的发热,气沉丹田及任督二脉气机的运行等,都是通经络的具体体现。《素问·刺法论》早有记载:“所有来自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2.4 惜阴吝精

俗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但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管子》则明确提出了存精以养生的主张,认为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灵枢·刺节真邪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指出作为人体精气之本源受后天培育充养形体。这为后世关于肾主生殖,肾主生长衰老,并称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汉代名医张仲景亦重视养生防病,他在经典著作《金匮要略》里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并把此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体现了他重视保养阴精的思想。元代朱丹溪更是重视阴精,他创“阳有余阴不足论”,著“色欲箴”,其要旨是言肾中阴精难成易亏,而肝肾相火容易妄动,因此主张收心养心以抑制相火,节房事远帷幕以保护阴精。大医学家张景岳曾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主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慢性病在症状上与中医所说的肾虚类似,补肾是较好的调补方法,最好补肾方法还是内炼气功。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静坐,颇有心得。他的《静坐诗》曰:“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

2.5 重养精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养神的方法很多,但以清静为主。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原文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弛甚至消亡。老子提出“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主张“志闲而少欲”,照此而做,减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各种养生方法中,特别强调精神调养。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生理活动,故《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黄帝内经》以心为精神之主宰,调心以使“主明”,说明调养精神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地位,为后世医家所遵循。气功的修炼重在调神,气功入静的关键,在于“炼念”,也就是从“止念”达到“无念”入静状态。《规中指南》说:“夫无念者,非同土石草木,决然无情也。盖无念之念,谓之正念。”马丹阳语录:“务存心于清净之域。而无邪心也。”《素问·刺法论》明确指出:“道贵长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惟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正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6 疏调气机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而言,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气机运行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肺之肃降,肝之升发,脾之升清,胃之降浊,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肺之主呼气,肾之主纳气,都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就会波及脏腑经络、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李东垣则提出,升降出入必须平衡调和而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气功首先强调呼吸,不管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遵循升清降浊、气归丹田的原则,丹经里提到的“吸吸归脐”就是这个意思。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专著《行气玉佩铭》所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若摄生者,必明调气之故。”阐述了养生与调气的关系。

推荐访问: 慢性病 气功 浅谈 作用 医学